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提到太监就容易让人想起阴险一词,那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好的太监?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提到太监就容易让人想起阴险一词,那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好的太监?

  太监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一提及,便能想出一串关键词:阴阳怪气、奴颜媚骨、兰花指。这类人群,少了告子“食色性也”中“色”,生理上的缺失会导致心理上的变态,难免有一些异于常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王振、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等,都成为了反面教材,遗臭万年。

  然而,人性本善、人性本恶都不是事实,只存在信仰之中。东汉的蔡伦,虽然也干了坏事,起码还是个不错的太监。

  提到蔡伦,便会想起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家境贫穷,为了改变命运,选择了“一剪没”,入宫当太监,从底层报事做起。

  当时是汉章帝在位,其弱不禁风,时时有一命呜呼的危险。这让窦皇后很着急,因为自己没有子嗣,而宋贵人、梁贵人都有了小子,且宋贵人所生的刘庆已经是太子。

  很显然,三人之中,窦皇后是绩优股,目前暂时领先;宋贵人是潜力股,未来一片光明;而梁贵人地位最低,所生的刘肇,年纪也是最小。这些蔡伦都看在眼里,其选择投靠窦皇后,为此献出计策,作为见面礼,供需双方一拍即合。

  剧本如下:

  1、 选择以“挟邪媚道” (即用巫术使得皇帝获得独宠)的借口,杀了宋贵人。连消带打,牵连到太子刘庆,将其贬为清河王。而年幼的刘肇作为了新太子人选,更好操控。

  2、 此事一出,无疑有敲山震虎的作用。梁贵人还算聪明,马上将刘肇过继给窦皇后。只不过,窦皇后很快找了个借口,将梁贵人办了。

  经此一役,刘肇继位后,是为汉和帝。窦皇后成为了太后,将蔡伦晋升为中常侍,月俸2000石,与九卿同级。

  随着窦太后日渐老迈,蔡伦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靠山。这次,蔡伦没有把宝压在皇后,其隐约感觉到刘肇的阴皇后,诚如她的姓氏一般,也比较阴,不会长久。之后,阴皇后因巫蛊被废,也印证了蔡伦的判断。

  蔡伦选择了邓贵人,此人为东汉开国元勋邓禹的孙女。阴皇后被废,邓贵人登上了皇后之位,蔡伦申请了自降为尚方令(月俸600石),主管御用器物,追随左右。邓皇后喜欢吟诗作画,为迎合邓皇后的喜好,蔡伦刻苦钻研,加之天赋异禀,竟然弄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关于造纸术是否为蔡伦发明,历史上还有争议,多处遗迹,曾经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蔡伦发明的纸较之西汉,有着两点显著不同:

  1、 西汉使用的是麻;蔡伦所用的是树皮。树皮较为普遍,因此生产成本也较低;

  2、 西汉使用石灰水,蔡伦所用的是草木灰。草木灰水碱性大,造出的纸质较为柔软。

  当汉和帝得知制造出的第一张纸时,非常高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由此,不仅书写方便,也有利于学问的传播,人们再也不用背着几十斤竹子行走。形容一个人“学富五车”,也极大增加了知识量,蔡伦的造纸术,无疑有划时代的意义。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正当蔡伦以为找到了后半生的“饭票”之时。先是汉和帝刘肇驾崩,邓皇后成了邓太后,其抱着刚过百日的儿子,登上龙椅。只不过,这个孩子不到两岁便夭折了。

  邓太后不像当年的窦太后,会完全为了一己私利,完全听从蔡伦,她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邓太后便没有选择,汉和帝自幼多病的长子刘胜继位;转而选择了当年被废的太子,而后贬为清河王的刘庆之子刘祜继位。邓太后也不是不知道蔡伦与刘祜的故事,完全是出于稳定朝局的考虑。

  一边是刘祜磨刀霍霍;另一边是悬于蔡伦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他知道终有一天,失去邓太后庇护之时,也是自己的死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戴罪立功,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为此,蔡伦主动参与到工作之中,积极合理化建议,为东汉的长治久安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公元121年,邓太后逝世,刘祜一道圣旨将蔡伦的经营,化为乌有。蔡伦最后沐浴更衣,身配全副衣冠,服毒自尽,为自己保留了一点尊严。

  这16年,蔡伦都处于提心吊胆之中,也算是为前半生作恶,所付出的代价,当其自尽的那一刻,应该是欣慰的,终于结束了这样的日子。为了赎罪,蔡伦无意之中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很突出的贡献。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捧个人场,点个赞呗^_^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自古以来,中国最高权力存在四个隐患,分别是:外戚、权臣、皇族、宦官。

  权臣。权臣很好理解,掌握了国家大权的大臣,想要篡权自然容易。尤其是乱世,比如五代十国、南北朝,权臣往往享有军政大权,架空皇帝,篡位都是寻常事。

  不过,如果在正统王朝时期,对权臣的权力会有很大限制,这是制度上的限制,篡位难度很大,而且老百姓未必会服你。

  皇族。皇族主要指王爷们。这些人大多进行宫廷政变而篡位,一般不会有内战,因为王爷大多没有兵权。皇族篡位赢得可能性较大,因为其实都是同姓兄弟、叔侄之间争夺大权,说来说去都是一家人。老百姓和大臣也并不太关心。

  外戚。外戚其实主要是皇帝年幼或者昏庸,皇后或者太后把持朝政。这些女人大多信任娘家人,所以扶持外戚势力。外戚就成为全国强大的政治集团,但他们篡位也不容易。这主要是外戚是别姓,不符合封建世袭制的观念。况且外戚篡位,就等于同自己的姐妹手中夺权,皇后、太后也不会支持。所以,外戚比较常见的是扶持傀儡皇帝,也有一定威胁。

  宦官。对不起,说来说去,威胁最小的就是宦官。

  宦官其实没什么权力,也没有势力。上面的三股势力,大多是当朝的大家族、大集团,本来就有很高的地位和势力。然而有钱有势的家庭,怎么可能让孩子去当太监?所以,太监即便有权,也是没有什么后台的。

  而一个人就算能力太强,能搞出什么风浪,何况又是个伺候人的太监。

  另外,谁都知道太监没有后代,那么他们篡权的可能性就极低。既然没有后代可以继承权力,不如自己这一生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即可,何必篡权夺位之类。而享受人生,也不需要获得太多权力,搞个几万两银子,一辈子就潇潇洒洒了。

  太监其实只是皇帝的代言人,也是皇帝的背锅侠,有功是皇上的,有过甚至杀头是太监。但由于太监身体残缺,备受歧视,地位低下,生理上也有失衡,加上文化程度低,很多都是心理变态,狠毒凶恶之人。自然,宫廷生活的险恶,也是导致太监变态的原因。

  不过,古代还是有很多太监尚且不错。

  比如唐代法律规定,打仗时候太监负责监督。虽然一些太监监军坏事,但也有些太监勇敢得很,同将领誓死迎战外敌。

  另外,很多太监由于长期在皇帝身边,也有一定的军政能力,也办成过很多大事,比如三宝太监郑和。

  好的太监有啊,郑和,云南晋宁人,原姓马,明朝皇帝赐姓郑名郑和,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到了30多个国家到了非洲。他不仅是航海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他的贡献功不可没!资讯详见截屏图5,点开细看。[配图选自头条搜索引擎]

  正如人有善恶之分,太监其实也有好有坏。当然,这个好和坏是站在历史的大角度来讲,如果从辩证角度来讲,每个人其实都有好有坏,有善有恶。而且,此处不能直白地说太监,而应该称为宦官更准确,因为历史留名的,往往是有一定官阶的宦官,不是普通的干杂活的太监。

  高力士

  为什么先说高力士?因为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不仅仅对唐玄宗忠诚,而且深得唐玄宗的厚爱,甚至说两人亲的“像一对恩爱夫妻”都不为过!唐玄宗曾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可见他对高力士的看重。

  最后,当唐玄宗死后,高力士悲痛欲绝,绝食七日而死。死后,人们按照唐玄宗的遗愿,把他葬在了玄宗墓的旁边。

  郑和

  这个不必细说,因为大家都知道。7次下西洋的郑和,虽是个宦官,但其成就甚至已经超过同时代的许多官员。而且,与其说他是个宦官,不如说他是个航海家、外交官甚至探险家更贴切!

  郑和下西洋官方的记载,最远到达过东非,而且从东非带回一只麒麟(长颈鹿)。可惜的是,没人继承他的航海事业,不然,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说不定就是中国人了。

  蔡伦

  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本出生于铁匠世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出身于工科世家。先天的条件,让他自小就接触发明创造类,而且,他喜欢学习,熟读《论语》和《周礼》。后来因家庭变故进宫当了太监,因有学问又聪明,官至中常侍。而这,也为他发明造纸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王承恩

  许多人对这个名字陌生,但说起崇祯皇帝,许多人会想起来。

  王承恩,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说他是好宦官,不在于他有多大的功绩,而在于忠。当年崇祯皇帝自杀,让王承恩走,王承恩坚定地陪着崇祯上路,可谓为大明众官员挽回了仅存的一点颜面。

  冯宝

  说起冯宝这个名字,也不是家喻户晓。但说起明朝名臣张居正,许多人都知道。而冯宝的名声,也来自张居正。

  当年张居正改革,离不开冯宝的鼎力支持!要知道在明朝,太监其实是皇帝无形的手,大臣离开太监,根本办不成事。而有了冯宝的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最终使大明王朝的政局有了短暂的复苏。

  司马迁

  司马迁严格来说不能算个宦官,他只是个被施以阉割之刑的史官。之所以把他加进来,是为了表达敬意!没有他的著作《史记》,我们的古历史会乏味很多!或许用鲁迅先生的话表达更准确:“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提到太监,我想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都是贬义词,诸如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祸患朝政等等,而赵高、魏忠贤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然而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其实历史上的太监也有并非全都是只懂得勾心斗角的非人类,有些太监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曾做出巨大的贡献,下面笔者就来介绍其中的几位。

  一、高力士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潘州人,幼年入宫被高延福收为养子,而后才改名为高力士。

  因为为人机灵、办事得力,高力士深得武则天的宠幸。唐玄宗时期,高力士还曾帮助李隆基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因战功累累被封为一路从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齐国公,并且深得李隆基的赏识。

  他一生忠心耿耿,执掌大权却从不以权谋私祸乱朝政,哪怕唐玄宗岌岌可危也对他不离不弃,曾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公元762年,高力士得知李隆基驾崩,深受打击吐血身亡,随后被追赠为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一个太监能够混到这一程度,简直没谁了。

  二、蔡伦

  东汉初年,蔡伦出生于年大凑山下一个铁匠世家。从小蔡伦就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研读《周礼》,琢磨《论语》,长此以往他对冶炼、铸造,种麻、养蚕等生活技能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年少的蔡伦已经颇具才气。

  18岁那年,蔡伦经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介绍进宫做了太监,由于自身具有过硬的本领,蔡伦的晋升之路畅通无阻,没过多久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成长为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

  蔡伦一生中的主要成就有两个,一是促进皇宫制造业的发展,二是发明蔡侯纸。

  蔡伦曾兼任尚方令,掌管尚方即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由于蔡伦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与莫大的兴趣,尚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期间蔡伦大幅度改进了刀剑等器物的制作工艺,所以到了公元97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已经达到了“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的地步,可见其制造技术的高超。

  崔寔曾在《政论》中写道:

  可见蔡伦在这一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

  当然蔡伦最大的贡献还是发明出“蔡伦纸”。为了改进造纸术,蔡伦命人将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物品切碎剪断,然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

  等到这些物品只剩下不易腐烂的纤维以后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至其成为浆状物,然后又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将其弄干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公元105年,蔡伦将这种造纸术写成奏折呈递给皇帝,得到皇帝大力的赞赏,随后这种方法被推广至全国,由于是蔡伦首创,所以人们也把这种纸称为“蔡伦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他的身份仅仅只是个太监,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三、郑和

  郑和,云南昆阳州人,明朝著名的大太监、航海家与外交家。

  早年郑和跟在燕王朱棣身边,凭借自己的谋略深得燕王赏识,后来他又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因此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朱棣篡位以后,为了炫耀国力同时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他派遣郑和七下大西洋,1433年,郑和病故于古里国,而后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出于政治目的,但是客观上讲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郑和本人以因此被后人所铭记,身为太监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综上所述,虽然古时候太监是个贬义词,但是有些太监如高力士、蔡伦、郑和等,仍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确实是难能可贵。

  清朝末期,有个太监,被慈禧派去当卧底,却叛主反水,成为光绪皇帝的心腹;

  他向慈禧冒死进谏,最终被慈禧杀害,其刚烈之气,爱国之心,令你后人汗颜;

  他的生命很短暂,却在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学大师梁启超为他立传著书,使其名垂青史。

  他就是晚清一代义宦寇连材!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太监很早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目前有据可考的历史典籍证明,中国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了太监。

  太监就是在皇宫大院照顾皇帝(或王爷、国君)及其妻子儿女生活起居的人。

  为了方便后宫管理,这些人都人为地进行了阉割手术,阉割其生殖器官。

  这是一群可怜人,他们迫于生计,或因为战争,净身受阉。

  从成为太监的地位天起,他们就被整个社会所歧视,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让列祖列宗蒙羞,死后无颜面对祖宗。

  他们不仅丧失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生理能力,更被剥夺了社会尊严。

  可是,正由于他们生活在皇帝身边,和皇帝关系紧密,是皇帝的家仆、心腹。

  因此,靠近权力中央的他们,往往很容易获取皇帝的信任,获得巨大的权力,权势惊人,炙手可热,甚至只手遮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加上太监由于身体受创,性格往往急功近利、孤僻敏感,睚眦必报,行事阴毒。

  以至于人们每每提及太监,第一印象要么坏,要么贪财,要么歹毒,要么阴邪,要么奸诈;要么奇葩,要么变态……

  尤其是在太监专权比较严重的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掌握巨大权力的太监们口碑并不好,甚至是遗臭万年。

  其实,太监和官员一样,官员有贪有清,清官少,贪官多,君子少,小人多。

  太监有好有坏,坏太监的比例并不高于贪官污吏的比例。

  可因为太监独特的身份,好太监不为人知,坏太监却知名度很大。

  以至于整个太监群体名声都不太好。

  不过,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几个名声很好的太监。

  比如清朝的寇连材,就是一个不贪、不坏、不奸、不诈的好太监。

  寇连材,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于河北昌平县南七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望子成龙的父亲为其取名“连材”,希望孩子能长大成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可是,在封建社会,一个寒门子弟想要出头何其艰难。

  长大后的寇连材如很多农民一样,勤勤恳恳,却始终饥寒交迫,穷困潦倒。

  寇连材人生非常普通,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光绪九年(1883年),15岁的寇连材在父母的安排下,与邻村一个张姓女子成亲。

  婚后,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孩子的出生,让本就贫困的寇家更加捉襟见肘。

  很快,寇连材迎来重大打击。

  光绪十六年(1890年),寇家仅有的几亩薄田被当地一个赵姓豪绅巧取豪夺。

  这几亩薄田可是寇家的命根子呀,寇连材父亲气愤填膺,只好打官司,希望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家产。

  他多希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秉公执法,为他做主,讨回公道。

  可是,清朝官场一片黑暗,青天大老爷有如凤毛麟角。

  寇家官司败诉,投告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寇连材父亲又气又无奈,悲愤而死。

  寇连材年轻气盛,决定去京城,寻找发达的机会,好为父报仇。

  于是,他将妻子儿女送回娘家后,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找出路。

  北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容易,很快寇连材就走投无路了。

  正在寇连材无计可施之际,他有幸遇上了一个出宫办差的太监。

  原来,紫禁城空出几个太监名额,需要紧急补缺。

  寇连材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入宫当太监。

  其实,如果不是时局动荡,不是事态紧急,宫中是不会招收寇连材这种超龄太监的。

  光绪十七年(1891年),寇连材入宫,“光荣”地成为紫禁城里的一名太监。

  (注:寇连材之孙寇长城认为自己祖父是1868年出生、1891年净身入宫;

  唐益年先生查《新进太监底档案》认为,寇连材出生于1877年,1893年6月23日入宫;

  梁启超先生《烈宦寇连材传》认为,寇连材出生于1879年,1893年入宫;

  本文采取寇长城说法,特此说明)

  中国历朝历代,就属清朝太监最不好当,清朝建立后,清朝皇帝吸取了明朝宦官干政的经验教训,严厉禁止太监插手朝政。

  清朝太监工资低、待遇差,要权没权,要财没财。

  有清一代只有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等少数几个太监混得不错,其余太监大多养家糊口而已。

  直到晚清时期,太监生活才稍微有所好转。

  寇连材入宫后,从最底层的使令太监做起,受尽了屈辱。

  后来,他被调到,梳头房当值。

  梳头房就是负责给宫中的妃子们梳头的。

  谁也不知道,寇连材竟然有着娴熟的梳头技巧,成为宫中几个最会梳头的太监。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总管崔玉贵请旨将寇连材储秀宫梳头。

  寇连材运气不错,他梳的头是紫禁城权力最大的一颗头。

  头的主人是慈禧太后!储秀宫就是慈禧太后的宫殿

  因为寇连材谨小慎微,梳头技术超绝,深得慈禧喜爱。

  在寇连材之前,也有一个太监,因为梳头梳得好,被慈禧提拔重用,成为宫中当红太监。

  这个太监的名字叫李莲英。

  寇连材能成为下一个李莲英吗?

  不久,寇连材被慈禧委以重任,调至奏事处当差。

  寇连材成为慈禧跟前的红人,在宫中的地位蹭蹭上升,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的权贵,甭管心底里怎么鄙视他,表面上都得尊称他一声寇公公。

  别嫌公公不好听,能让曾经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叫一声公公,又是几人能做到呢?

  期间,他通过关系,把老家豪绅强占去的田地全收了回来,算是为父报仇了。

  至此,寇连材的心愿已了,也算是得偿所愿,唯一的代价就是他下面的胯下长枪没了,从此空荡一片,直不起腰。

  不过,寇连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寇连材当差的奏事处就是光绪皇帝批折子的地方。

  寇连材的工作,明面上是伺候光绪皇帝,实则是慈禧派他来做卧底,专门监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11位皇帝(入关后第九位)。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皇帝驾崩,由于没有儿子,由光绪皇帝继位。

  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他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亲生母亲是叶赫那拉·婉贞,是为慈禧太后亲妹妹。

  因此,慈禧太后既是光绪皇帝的伯母,又是他的亲姨母。

  因此,同治皇帝驾崩后,光绪皇帝被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子,登基称帝。

  光绪皇帝登基后,由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亲政。

  但实际上,慈禧太后只是名义上归政于光绪皇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皇帝从登基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傀儡皇帝。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管教极严,光绪皇帝对她畏惧如虎,母子俩感情并不深。

  随着光绪皇帝年龄日益增长,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当一个傀儡皇帝。

  因此,他和慈禧太后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帝后失和,朝廷也形成了帝党和后党。

  尤其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惨败。

  清朝腐朽无能、虚弱不堪暴露无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光绪皇帝能真正掌权,重振朝纲,挽救时局。

  慈禧风里来、雨里去,什么不懂?光绪皇帝的小心思,她一清二楚。

  虽然,她碍于舆论压力,表面上已经归政光绪,暗地里却依然牢牢掌握大权,并且派出大量心腹监视光绪皇帝。

  寇连材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慈禧太后英明一世,这次却看走了眼,寇连材是她的人不假。

  可他居然认为慈禧应该将大权真正还给光绪皇帝,他是个连光绪皇帝都不知道的帝党!

  就这样,寇连材反水了,他成为一个双料间谍,表面上在慈禧面前如实汇报光绪皇帝一举一动,暗地里,他却为光绪皇帝一些重要行动打掩饰。

  寇连材一个太监,就在慈禧太后面前,玩起了无间道。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惨败后的清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日本白银二亿两。

  消息一出,举国震惊,自汉朝时期,中国知道有日本这个国家以来,中国都是天朝上国。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打不过欧美列强就算了,现在连日本都蹬鼻子上脸,狮子大张口,真是狼子野心。

  因此,消息传出,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5月2日,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积极倡导进行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本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可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政权的宫廷政争。

  一时间,风雨欲来,整个紫禁城、整个京城人人瑟瑟发抖,纷纷紧闭房门,唯恐牵扯其中。

  而寇连材却忧心忡忡,在为光绪皇帝担心。

  可他只是一个太监,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身边的太监好友都笑他,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天下大事,与你何干,不要忘了你只是一个太监,你服侍好主子就行了,主子的事,你少操心。

  寇连材愤然回答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回答他的是更无情地嘲讽,匹夫?我们太监还是夫吗?我们只是太监啊,主子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得干什么,多磕头,少管闲事,否则人头不保。

  夏虫不可语冰,寇连材没有跟他们废话。

  他干了件更大胆的,他居然冒死向慈禧劝谏!

  一次不听,再劝,再不听,再劝。

  最后慈禧烦了,警告他道:后宫不得干政,再多嘴,死!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2月10日,凌晨,慈禧太后沉睡未起,隐约中,她听见有人在哭。

  她打了个激灵,被吓醒了。

  这时,她才发现,有个人跪在榻床抽噎不停。

  她定睛一看,此人正是自己宠爱的太监寇连材。

  她连忙厉声呵斥道:“怎么回事?”

  寇连材痛哭流涕,大哭道:

  国危至此,老佛爷即不为祖宗天下计,独不自为计乎?何忍更纵游乐生内变也?”

  国家已如此危险,老佛爷即使不替列祖列宗之天下打算,也该为自己想想,怎么还忍心玩耍,不怕发生变乱呢?

  慈禧以为他在胡言乱语,一顿臭骂,将他赶了出去。

  滚,再敢胡言乱语,斩!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此时,寇连材已经有冒死进谏之意。

  于是,寇连材请了5天假,与亲人们诀别,交代后事。

  2月15日他回到宫中,他把平时的积蓄部分给了小太监们。

  然后,他慷慨给慈禧太后上了一份奏折。

  奏折共有十条内容,

  主要有:

  请太后不要揽政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立即停止擅自动用的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去掉忠直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之人,参劾李鸿章、张荫恒;皇帝没有后嗣,请择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

  这份奏折字字饱蘸血泪,条条切中时弊。

  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当时许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慈禧看过奏折,暴跳如雷,把寇连材抓来审问。

  “大胆奴才,赶紧交代,这折子受何人唆使?”

  原来,清朝在乾隆时期,宫内便撤掉原来教宦官读书写字的内书堂,皇宫太监大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当然,其实清朝很多太监还是识字,有一定文化的,寇连材就是其中之一。

  可慈禧太后历经宫廷政变,下意识地以为寇连材是受人指使。

  一个太监,哪来这么高的觉悟,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面对审问,寇连材一口咬定,奏折就是自己写的,与别人无关。

  慈禧太后还不相信,叫他口述一遍。

  寇连材居然从头至尾地、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慈禧太后再一看,奏折上有很多错别字,对比字迹,确实是寇连材所写。

  慈禧太后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自己这个心腹太监,居然敢写这么一份奏折。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马上让内务府慎刑司将寇连材捉拿下狱!

  2月17日,慈禧太后给寇连材安了两条大罪:

  第一,内监言事;第二,私通宫外,泄露内宫事。两条大罪,件件都是死罪。

  而后慈禧亲自下谕旨,将寇连材由内务府交刑部,立即押往菜市口,斩首示众,就地正法。

  临刑前,寇连材神色从容镇定。

  他整整衣冠和襟领,面朝宫殿拜了九拜,又转向老乡方向遥遥叩头:

  “如此,足以千古了。”

  然后,他引颈就戮,从容赴死。

  寇连材死后,梁启超都为其作《烈宦寇连材传》,此后曾朴的《孽海花》、张鸿的《后孽海花》等书,都记录了寇连材的事迹。

  或许是寇连材的大义之举,激励了有识之士,维新变法的呼吁声此起彼伏,给慈禧太后带来极大的压力。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征求慈禧太后同意之后,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史称戊戌变法。

  可惜,这年9月,慈禧太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全城搜捕维新派人士。

  9月28日,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戊戌六君子),废除全部新政,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史称戊戌政变。

  或许有人说,寇连材只是一个小人物,戊戌变法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寇连材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他的认知也非常浅薄,他寄予厚望的光绪皇帝从来都不是救国、强国的救世主。

  寇连材认为的并为之牺牲的救国之途,并不足以使中国摆脱近代屈辱。

  可是,寇连材这份位卑不敢忘国忧的拳拳爱国热忱之心,足以使得他名垂青史!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太监自古以来都是历史上一个重要角色。正因为有太监这一角色,历史才更加丰富多彩。汉朝的太监干政,唐朝的皇帝废立皇帝,宋朝的太监率军打仗,明朝的太监也是权势滔天。

  历史上的太监数不胜数,出名的也很多。有三个朝代的太监们最有权势,也比较出名。东汉,唐朝,明朝。东汉末期,太监干政。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太监们随意废立天可汗的子孙。明朝太监因为皇帝赐予他们权利,其中司礼监秉笔太监最厉害,因为很多人巴结奉承,也算是达到一定权利了。

  为什么一提到太监,人们就会联想到阴险狡诈,让人厌恶呢?是因为电视剧为了特意塑造形象而定的,并且大多数是名声不好的太监,他们大多权势熏天,只手遮天,让人深深地厌恶痛恨。比如,赵高,魏忠贤等。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坏的当然就有好的,历史上的贤宦也不少。

  我就举两个例子。

  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名元一,长寿二年因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割。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宝应元年三月,得知李隆基驾崩,吐血而死。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宋朝秦翰

  秦翰于宋太祖时入宫。宋太宗、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信用,一再给予嘉奖提升。由于他久在边疆,宋真宗特置皇城使一职由他担任,表示对他的特别宠幸。官至入内都知、昭宣使、群牧副使,加领平州团练使。死后一再追赠贝州观察使、彰国军节度使。

  历代宦官中参与军事活动的并不少,但像秦翰这样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在捍卫边境中屡立大功,而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的,实不多见。秦翰可以说是宋代宦官中在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与一般的将帅相比,他亦是相当出色的。

  后唐时期张居翰

  后唐时期一个太监叫张居翰,因有人提携,很快就到皇帝李存勖身边做事了,因为聪明得到李存勖的喜爱。当后唐发兵灭掉了前蜀后,将前蜀后主王衍等一行人押往都城。随后李存勖决定杀掉王衍一行人,大约一千人左右。于是下诏将王衍一行人都杀掉,张居翰不忍心看这么多人被杀,趁着诏书墨迹没有干,就把一行人改为一家人,避免了上千人被屠杀。实在是个善良的太监。

  万历十一年,陈矩奉旨到凤阳办事,按照惯例,太监都会趁机敛财。陈矩办完事回家上坟时,不打扰地方官,不动用随行仪仗,自己带着两个侍卫就去了。他在路上廉洁安静,甚至当地官员都不知道他的到来,知道陈矩上坟时他们才知道此时。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当地官兵、平民都对他敬仰有加。

  明朝万历时期陈矩

  明朝万历年间的太监陈矩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万历二十六年,陈矩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东厂事宜。他上任后便召集所有太监,讲明自己的做事原则只有八个字“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凡事被刑部、镇抚司关押的官员,只要不是因有损国体的人,都要从轻处理。

  万历三十一年,震惊朝野的“妖书案”爆发,万历要求陈矩严查此事。但是根据陈矩的调查,这件事宠妃郑贵妃与几位奸臣想更换太子的阴谋!他们想利用此事,打击朝中的大臣,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是陈矩竟然将此事大事化小,既没有配合郑贵妃打击大臣,也没有联合首辅攻击郑贵妃。

  万历三十五年,陈矩去世,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竟然亲自题“清忠”的牌匾,派人送到陈矩的祠堂。当时的文武百官都亲自去他家吊唁,大学士朱赓、李廷机、叶向高亲自在棺前祭奠。陈矩身为一位太监,一心为国,得到如此殊荣,实至名归!

  明崇祯时期王承恩

  崇祯信任的宦官,然而崇祯自缢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王承恩陪着他。

  太监是历史发展里的重要角色,有了他们才让宫廷政治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有啊。任何群体都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

  唐朝末年,有一位太监,在大唐亡了之后,心心念念15年,一心以恢复大唐为最高目标,后来还被《资治通鉴》浓墨重彩记述了一番。这位太监就是张承业。

  张承业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张承业在唐昭宗早年被派去晋王李克用处监军。因晚唐宦官干政、废立之事很普遍,挟持了唐昭宗的朱温为了邀买人心,就假传圣旨,要尽杀天下宦官。

  李克用爱惜张承业的才能,没有杀他,反而逐步重用了他。

  李克用死后,张承业继续辅佐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也就是后来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也非常尊重他,史书记载“兄事之”。

  不久,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张承业感念唐昭宗的恩德,对大唐念念不忘。同时,李克用与朱温有仇,一直宣称要消灭伪梁,剪除诸藩,恢复大唐。有了李克用恢复大唐的目标,张承业就卖力地为两代晋王干好留守事业。可以说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张承业的能力也很强。在晋与梁战斗的十几年里,晋王率军在外打仗,内部大事、军队后勤给养,张承业均处理得井井有条。史书记载“凡所以蓄积金粟,收市兵马,讲课农桑而成存勖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

  张承业发现李存勖并不想恢复大唐,精神支柱就倒了,人也垮了。

  李存勖率军进攻后梁,节节胜利。到了公元921年,李存勖部属们开始不断地劝他称帝。

  于是李存勖就打算购买玉石制作传国宝物。恰巧,此时真正的传国玉玺现身了。

  在黄巢攻破长安之时,魏州(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僧人传真的师父无意中得到了传国玉玺,珍藏了四十年了。当传真打算把它卖掉时,有人认出这是传国玉玺。于是,传真和尚就到魏州行台给李存勖献上玉玺。晋王的左右都以为这是天意。

  这么大的事,张承业在晋阳当然听说了。

  张承业跑到魏州劝李存勖说:“大王世代效忠唐室,解救了唐朝的患难,所以老奴我三十多年来为大王收集财赋,招兵买马,誓死消灭叛逆之人,以恢复唐朝的宗庙社稷。现在黄河以北刚刚安定下来,朱氏还存在,大王就急急忙忙登帝位,和你当初奋力作战的意思大不一样,这样天下的人心怎么能不离散呢?大王何不先灭掉朱氏,报了各位先王的深仇,然后寻到唐王室的后人拥立为帝,向南夺取吴国,向西夺取蜀国,横扫天下,合为一家。到那时候,即使高祖、太宗起死回生,又有谁敢位于你之上呢?谦让的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就越牢固。老奴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因为接受了先王的大恩,愿为大王创建万年大业的基础。”

  李存勖听了以后说:“这并不是我的愿望,只是我对大家的意见无可奈何。”(李存勖这明显敢做不敢当)

  张承业知道无法阻止,痛哭着说:“本来是为了恢复唐朝大业,现在大王自己取得帝位,欺骗了老奴我啊。”张承业于是把自己的封地交还给晋王李存勖,回晋阳之后张承业就得了病,很快病死了。

  结束语

  其实,张承业规劝李存勖的话里,体现出了大格局。他劝晋王先消灭后梁,立李唐后人为帝,随后再扫灭天下各地割据政权;到那时李存勖再称帝,即使李渊李世民再世也无法阻挡啊。张承业还建议李存勖谦让,谦让能长久。这都是成熟政治家的战略。

  其实张承业只是为了报答唐昭宗的恩情,假如李存勖立了李唐后人,即使张承业明知那是傀儡,他也会认为他完成了心愿。但即使这样,李存勖也无法满足张承业的愿望。

  可惜,恢复大唐是张承业的精神支柱,当支柱倒塌了,张承业也就完了。

  张承业这样的太监,算是好太监了吧。

  历朝历代都有太监,大部分太监因生理的原因而扭曲了心灵,秦朝的赵构,西汉的周文,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马元贽、宋朝的王震,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安德海,等等,这些太监都在各自的朝代做了许许多多的伤天害理事,有的直接导致朝代的灭亡,但也有一些忠君事主的太监,心地善良,有的还有国家和民族的情怀,清未太监是寇连材便是其中之一。

  寇连材14岁进宫当太监,与其他太监不同的是喜欢学习,经常看一些忠君爱国的书,办事也比较干练,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把他唤到自己身边当奴才。当时,因戌戍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于瀛台,官员的保守与腐败加剧了国家灾难,外国烈强也睁大眼睛,虎视着大清的利益。寇连材经过深思熟虑,尽管自己人微言轻,还是向慈禧上奏一份折子,这实际上就是一份死谏。

  在奏折里,他向慈禧陈述了国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慈禧应还政于光绪。慈禧看完奏折勃然大怒,小小太监竞敢胡言乱语,并以太监干预朝政违背祖制而将他凌迟处死。

  假如他不提太后还政,慈禧可能不会杀他,因其它的建议都符合慈禧的观点,况且慈禧本人还是对他有好感,但你要慈禧交权,这对于把权力看作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慈禧来说,就是拿着一把刀子捅她心窝,冠连材面带微笑,坦然赴死,就连大太监李莲英也不禁流泪。

  谢邀!

  宦官,俗称太监。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如秦之赵高、汉之中行说、曹腾,唐之高力士、李林逋,宋之童贯、杨戬, 明之刘瑾、王振,清之安德海、李莲英 ,等等。

  太监绝大多数阴奉阳违,心术不正,用题主的话说就是阴险。这在明代时表现最为突出,东西二厂,刘瑾权势熏天,魏忠贤呼风唤雨,但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前者以谋逆罪凌迟处死,后者自缢于发配守陵路上。另外,唐代的宦官之祸是史上最严重的,到了最后,竟可以置皇帝于股掌之中,任行废立之事,皇帝活的很窝囊。

  阉祸猛于虎,阉党乱于朝,所以,到了清代,吸取了明亡教训,从顺治始便立下规矩,太监不得干政,以后的皇帝都不得重用太监,对于违制的太监处罚也极其严厉。因此,有清一朝,绝无太监作乱之事。

  宦官为起祸之根,涉乱之源,但太监中也有好的,他们兢兢业业,恪守职责,比较有名的主要都在明代。比如郑和、怀恩、陈矩、冯保、王承恩等。

  这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郑和了。

  郑和,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人称世称“三宝太监”,回族人,原本姓马,明成祖朱棣赐其郑姓。其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七次下西洋(1405一1433),宣扬了国威,开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与联络(一说是奉朱棣之命寻找不明下落的前任皇帝朱允炆),掀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直到八十多年后的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才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