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绍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绍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作为生在绍兴、长在绍兴、工作在杭州的离乡人士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绍兴的经济现状,横向比,应该说还算过得去。放到全国去,肯定还是牛逼的,但是放在浙江,现在大概只能排在中游。

  纵向比,就有点尴尬了。要知道,在2010年左右,绍兴的经济曾经大有赶超温州的势头。而如今,却已经跟温州不在一个档次上。

  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从2022年到2022年,绍兴GDP的增长率为36.54%,看上去很不错,但却是浙江11个设区市里的倒数第一。

  绍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看。

  先看外因。老越认为,这是主要的。

  绍兴地处杭州、宁波两个二线城市之间,这样的地理位置显然制约了其发展,因为这两个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外溢效应。这方面老越已经在另一个回答里(绍兴、金华、嘉兴、衢州,你更看好谁?)详细展开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样的局面,未来会有所改变吗?

  长期看,有点机会。

  杭州已经是新一线城市了,再发展几年,有可能外溢效应会更强一些。

  其实,绍兴自己也已经看清楚了这样的形势。现在提的战略都是“融杭、融宁”,也就是一边对接杭州、一边对接宁波,希望分别融入杭州、宁波两个都市圈。

  这样的战略,等于确认了自己作为小弟的身份,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基本已经没有可能。绍兴未来的发展,更多要看杭州这个老大哥的脸色了。借着杭州发展的东风,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争取在全省处于中上游的水平,还是有可能的。

  再看内因。

  从产业性质来说,绍兴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民营经济为主。这几年民营经济不好做,绍兴的发展自然受到了影响。

  从产业结构来说,绍兴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区,尤其是纺织业,占了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位居全球第一。还带动了几个周边产业,比如化工(印染),纺织机械等等。问题是,纺织业基本上已经算是夕阳产业了,被人工成本更低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瓜分大部分市场,是迟早的事。

  此外,绍兴的建筑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问题是,未来的十年,房地产肯定会受到抑制。就算没受抑制,绍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培育出强势的本土房地产企业,只是到处去帮别人造房子,扮演的是建筑工人的角色,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其余,金属加工(轴承、电机)、黄酒、珍珠(诸暨)、旅游等等,作为块状经济来说,很不错,但还不足以撑起整个绍兴的发展。

  最关键的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网络产业和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在绍兴都鲜少见到。直到最近,才有所布局。未来,滨海新区这一带,可能会有相对好一点的发展机会。

  综上,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都决定了绍兴经济在当前及今后几年都难有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绍兴没有前途。随着绍兴对自己定位的逐渐清晰,其发展应该会越来越稳健。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我们并不要求所在的城市都要“高大上”,有时候“小而美”反而更宜居。你说呢?

  喜欢就关注我吧,跟老越一起追寻“越文化”,发现一个最真实的绍兴。

  这个问题我可以从自己12年的打拼说起来!在绍兴12年!感觉还是有原因的!

  1.厚此薄彼 :目前绍兴重点是柯桥区的发展,忽略了其他的城市!诸暨如同分裂,新昌和嵊州如同世外桃源一样!其实绍兴 诸暨 柯桥完全可以建一个公交或者快车系统,本来半个小时的路程折腾几个小时!三地之间竟然没有互通公交!诸暨店口到杭州的溏湄线就知道了杭州的野心,无缝对接杭州,杭州直接修到店口门口,很多店口工厂在萧山开厂,店口到杭州有公交车直达火车东站!这就是胸怀和差距!绍兴当弃子,杭州当宝贝!绍兴的观念需要改变一下!

  2.缺乏统一!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诸暨店口是到绍兴的公路,绍兴仅仅把漓渚修了,剩下的竟然保持之前的破烂不堪,店口也是绍兴的,感觉没有大局观!绍兴需要的是同城共进!把几个近区市连接起来,现在感觉乱糟糟的!

  3. 割据严重 缺乏高新区:各自安好,没有统一的观念,那么多的企业都是本地企业,没有昆山或者苏州的高新工业园!你可以看看绍兴很少有华为 富士康 纬创 阿里等高科技的新区!总感觉自给自足就绰绰有余!有容乃大!杭州 这点就做的非常好,现在最尴尬的是诸暨,比诸暨更尴尬的是诸暨店口!绍兴竟然把他们当做弃儿一样,也难怪店口总想着归入杭州!因为需要的是认同和支持!缺乏引进大企业的魄力和优势,故步自封!

  胡言乱语 真心期待绍兴发展的更好

  作为绍兴土著,绍兴确实跟杭州和宁波不止一个层次的差距,整个城市规划一盘散沙,市领导班子隔段时间一换都是都是走马观花,哪里觉得不错哪里弄块出来,整个四不像,真正为绍兴做出贡献的,近二十年貌似只有冯顺桥真正为绍兴未来发展做出贡献,现在绍兴虽然一些配套设施在完善,但让下级区县市没有串联到一块,让人没有归属感,所以一直在说诸暨要脱离绍兴,别的什么要独立。绍兴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绍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补充完善版)

  城区建设分散,形不成拳头,从而起不到引领作用。

  没有中心崛起,吸引力小,招商引资就差,引进高端项目更差。

  比如武汉,倾湖北之力而建,这几年飞黄腾达了,什么样的大新高研究院,想引进就引进,还不需你去找他们,他们自动找上门。

  而绍兴,内斗拉低品味,分散提升不了档次,自满而啃老本(前期),城建胆子太小,有资金有人力不形成主攻方向,就造成了这十年之落后。

  引进点芯片有功,但规模仍小,也无什配套。

  不能片面强调位置,江苏从上海到南京一线城市都连接成整条线了,你杭宁中间客不下个绍兴?

  私企发达有好处,但规模小,眼界短,各自为政,割据一块,没统一规划。老板舍不得割肉,让工人工资停止不涨(有十年不止吧),导致旧人去,而无新大企业,又吸引不了新人。

  的确,绍兴这十年是失去的十年,希望未来十年可以突破旧框框,以达到突飞猛进,实现突飞而起,再上潮头的高端地位。

  再补充谈谈具体的有关想法:

  做配套之:

  做芯片,相关系列呢?如能否配套北斗导航?配套手机组装?配套国产电脑组装?配套机器人产业?

  做电动汽车,能否多做几个牌子?能否配套零部件?能否配套电池?配套充电桩?配套售后服务?

  做国际电商,能否如义乌样做专项基地?如何选配过硬产品?

  让利于外地人之:

  工资不涨,当地老板舍不得让利于人,使本地人贫富差距拉大,使外地人无法安居下来(房价涨,生活各项费用都在涨),他们看不到转成本地人的希望,再说老家现在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工资也赶上来不少,就只能回老家了,并且晚回不如早回。

  而老板有钱了,他们在做大做强吗?他们在做新高大上项目吗?他们在纵横联络开拓吗?他们的钱又用来干什么了?

  当地资源之:

  那么好的古文化遗存,那么好的水乡特色资源,那么好的供休闲的地理位置,那方面做大做强做精了?又吸引了多少人来?又创了多少服务产值?

  航空之:

  能否定向做配件产业园,做大做强,做娱乐服务?不要想再造飞机场了吧。

  绍兴不为之:

  绍兴做金融是个笑话吧,能否放弃?

  污染的项目早淘汰。化工滩子还小且不尖。

  非常成功值得一提的最突出也对绍兴贡献最大的是印染业了,配套上下游都做得到位,做大做强了,拿下了绍兴经济的近半壁江山。

  说到这,还要提一下,这也是绍兴市政府及全市人的功劳,没有他们的贡献及政策支持,柯桥会发展那么好?怎么发展起来后,不感恩,还闹分裂呢?成天与越城争第一,成天想入杭,是不是错位了?总让人感觉到吃水忘了挖井人了,这是有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绍兴人的作为?

  现在绍兴除了滨海印染厂工业区诸暨工业区和袍江工业区外,大多在搞商品房建设,导致先进制造业滞后。我认为,像大阮社已拆迁,不要再搞商品房,而是建立高新工业区,与涂渚和湖塘工业区组成少污染的高新工业区。一个城市没有先进制造业扛住,迟早要落后。

  本人绍兴人,06年在杭州上大学,后来一直在杭州工作,对杭州和绍兴的差别应该算是比较了解。绍兴的发展是真慢,举几个例子对比下就知道。

  杭州的公交车系统相当发达,线路多班次钱,最东边的下沙去城西有车,最南边的滨江去城北拱墅也有车,班次也多,间隔基本上5-10分钟;反观绍兴的公交,线路少,班次间隔时间时候15-30分钟

  不要悲观丧气,绍兴是大有希望的。当前的绍兴城市建设,应以三区融合为抓手,以镜湖新区为中心,开足马力,大干快上,高铁、地铁、高架、高速齐头并进,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绍兴,筑巢引凤,以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吸引高端人才和高端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改造传统产业,双管齐下,力争3至5年进入万亿俱乐部,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一个现代化的绍兴一定能屹立在杭州湾南岸。[加油][加油][加油]

  绍兴适合养老,但不适合年轻人逗留。政府如果不改变观念,引进名牌高校和高科技人才,这个城市将来发展将滞后于周边城市,仅仅靠一些小规模的纺织印染作为支柱产业,又能如何拉动整体经济?没有新项目,新产品,新科技,小桥流水又如何能吸引人才?没有科技人才,只会原地踏步,一个城市节奏的快慢,能反映出城市的未来发展速度。

  越来越多的异乡人,离开了绍兴。

  这跟地理位置也有关系,在杭州宁波之间,论城市吸引力不及这两个,作为一个书香城市,广大优秀绍兴学子都往大城市去了,本地的经济基本为三缸经济加建筑业,并不需要很多高学历人才,再加上绍兴本地没有什么高质量的高校,也吸引不了外面的人才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