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日系车为何大多用自吸?是日系涡轮技术不行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日系是最晚应用涡轮增压技术的车企!连相对保守的丰田也开始大规模应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日系的涡轮技术不行吗?实际上大众等德系车型所采用的涡轮增压器均来自日本的企业!例如大众涡轮增压器上会有IHI三哥字母,IHI是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的简称,1853年成立。是目前五大涡轮增压器制造商之一。宝马用的涡轮增压器来自三菱,也是日系企业。所以说日本涡轮技术还是很流弊的!

  涡轮最早是被大众汽车带入中国的,与涡轮增压器一起来的还有个双离合器!早期的涡轮增压器虽然性能强劲,但是应用在家庭轿车上弊端也很多,还不太成熟。大众的黄金动力组合完全是拿中国市场开练!涡轮机普遍寿命短,甚至还有烧机油案例!双离合也是故障频发!

  中国因为政策原因,小排量发动机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小排量发动机马力普遍动力不足,所以涡轮机发动机在国内非常吃香!动力强劲,排量小,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而且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先进!这些都是涡轮机在国内走红的原因。而日系车看到德系车大卖以后也开始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例如本田,旗下除了混动雅阁之外,1.5T发动机几乎取代了自吸发动机。丰田也是如此。从雷凌1.2T到汉兰达的2.0T发动机,增压发动机几乎全面取代2.4以下的自吸发动机。甚至汉兰达3.5L自吸机也淘汰了!只有荣放还保留2.0 2.5自吸发动机,普拉多、酷路泽还依然采用自吸发动机!

  连自吸之王的马自达也要开始玩涡轮增压了!例如在美国发布的CX-9,所搭配的就是增压发动机!真期待创驰蓝天+2.5T的效果!而阿特兹在美国也采用的2.5T发动机!可以遇见将来自吸机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我认为这个问题正确的问法应该是为什么德系车大量的使用涡轮?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法规....油耗跟排放法规逼着所有人在动力不能牺牲的前提下又要降油耗还要降排放,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加涡轮,但加涡轮唯一的缺点,不是什么耐用度、温度高,而是一个最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贵!大家回想大众在德国柴油发动机排放作弊,为什么大众敢顶着风险作弊,因为这样才能省钱,搞排放实在太痛苦,排放降、马力跟着降,马力降,消费者就不买单,加了各种解决排放的方法,成本太高,由此可见排放对发动机调教的难度。所以这20年为什么德、美系一窝蜂的出涡轮,就是加了涡轮,才有可能既能过排放还能降油耗。哪回到日系,站在日本车厂的角度,再回一句不好听,我能用自吸过排放,你能吗?所以现在除了丰田、马自达有大量自吸发动机,本田都没有了,其实大家可能很难认同,但这就是本事啊!尤其丰田就打算拿着目前最新的这些自吸发动机用到石油用完,这些自吸发动机加上电机配成油电混合,可能都比你涡轮发动机加多速变速箱便宜,效率高、动力足,为什么搞涡轮浪费时间金钱?等到大家发动机都过不了法规,还不是乖乖用电池!

  在我们印象中,相比德系车对涡轮增压技术的狂热,日系车似乎比较坚持自吸发动机,对涡轮增压似乎不是那么感冒。其实到2022年的今天,日系车并不是大多都用自吸,本田的地球梦的1.5T、日产可变压缩比的2.0T,涡轮增压车型在日系车上已经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数数坚持自吸发动机的日系品牌,仅仅马自达而已,丰田也勉强能算,虽然这两个品牌也是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品牌都是比较少的不喜欢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品牌,是因为技术不行吗?

  一句话总结就是,某日系用涡轮增压在F1疯狂刷冠军的时候,大众还在想通过修改规则禁用涡轮。这家日系品牌就是本田,1987年本田发布了代号为RA167E的1.5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惊人的1050匹马力,增压器可以实现4bar的增压值,放到今天来看也是恐怖如斯。次年,国际汽联将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值限制在2.5bar以内。但没关系,本田改。自此的10年后,本田共推出6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横扫F1赛场,实现了长达10年的统治,最后被国际汽联封杀,不得退出F1赛场。

  我们得明白,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市场服务的,否则便毫无意义。作为全世界利润最高、专利数最多的车企,你觉得丰田玩不转涡轮吗?丰田不是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而是因为丰田最大的市场是北美,而北美没有排放法规的严苛限制,大排量自吸是北美用户的最爱。在这种情况下,丰田不必去研究涡轮。再加上丰田的立身之本是可靠性、实用性、性价比,在这三个维度下,自吸发动机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出色。而在欧洲,排放政策更加严苛,德系厂商不得已只能研发涡轮发动机,这几年国内的排放政策也越加严苛,所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越来越多。

  另外丰田还是混动领域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高端玩家,他们在降低油耗方面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在他们眼中,依靠涡轮增压减少的排放和油耗,通过混动可以轻松实现,并且未来必定是属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领域。

  和其他厂商相比,马自达有些不一样,这个厂商有些刻到骨子里的执拗精神,在各家厂商执着于提高自吸发动机热效率的时候,马自达玩起了转子发动机。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大行其道的时候,马自达坚持自吸发动机,疯狂将压缩比从第一代压缩比的14:1提高到18:1,将柴油机的压燃式方式用到汽油机上,据说全新一代的创驰蓝天发动机燃油效率将达到 56%,能够大幅降低油耗,如果实现,这无疑是一次壮举,是人类内燃机发展的一次跃进。

  马自达为什么坚持自吸发动机,原因就是马自达认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不是他们追求的驱动方式,会对操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坚信自吸发动机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其实车企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自吸发动机,背后都有其一系列的考虑。技术路线可能10年前就已经确定,而不是一窝蜂的赶鸭子上架,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市场销量表现好的技术就是好技术。

  感谢邀请:

  自然吸气—〉带可变气门技术的自吸—〉混动

  由上述的德、日系不同的过渡方式我们即可看出诸多日系车企在十几年前对今日市场的布局中就没有“涡轮增压”这一环,在日系车企的战略中,想通过带有“可变气门”技术的自然吸气车型替代“涡轮增压”作为通往“混动时代”的一种过渡,其实“可变气门”技术也属于一种增压方式,只不过力度都不够而已。。。

  本身说日系车涡轮技术不行,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桑战神gt-r上就可以看出来,gt-r搭载的是3.8t的v6双涡轮的发动机,动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强悍,最大扭矩628,百公里加速成绩2.7秒,你说他厉不厉害?

  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和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相比的话,稳定性肯定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更稳定一点,这是物理层面进行分析的,实实在在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同级别的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动力参数可以说是更好看,那为什么日本车用的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比较少呢?

  个人觉得和日本汽车的造车理念和国情有关,因为让小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弹丸小国,资源比较匮乏,所以说更追求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更注重汽车的稳定性,觉得没有必要搞出来一个涡轮增压,压榨出来那么大的动力,民用车型,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就挺好,能满足日常的出行需要。

  另外一点我觉得和企业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丰田这个品牌,丰田一直信奉的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就是一种保守进步的策略。因为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稳定性方面,故障率方面确实比自然发动机要更多一些。

  所以说小日本虽然说是不擅长运用涡轮增压的技术,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涡轮增压技术比较落后,相反也非常优秀!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关日系品牌迷恋自吸的言论,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拿日本销量极大且极其代表日本文化的K-car来说,其实很早就使用上涡轮增压了。知名的折翼天使马自达Autozam AZ-1(1992)就搭载了一台657cc涡轮增压发动机。

  要说我,日系品牌对涡轮增压的态度是不排斥、不积极才对。他们并不是不用,只是没有把它吹得很厉害而已。而就技术特性来说,涡轮增压还真没有很多技术壁垒。

  相反,你看看丰田混动是怎么让人绝望的,因为技术壁垒,不知道直接打消了多少汽车厂家想做这项技术的心思。

  不过这些年自吸技术发展遇到瓶颈,加之环保/油耗要求越来越高,这直接推动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兴起,所以日系品牌也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其实日系车一直掌握着涡轮增压技术,只是近些年在家用车领域中的应用才多了起来,就以最具代表性的“两田一产”来说,两个能制造出F1引擎的加上一个能生产出GTR的品牌,再加上广泛采用涡轮增压的大众和宝马,其涡轮增压器分别来自日本的IHI和三菱公司,所以说日系车涡轮增压技术不行显然是不成立的。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间是比较早的,上世纪50年代,日本因为资源匮乏,限制家用汽车的排量,因此日本出现了很多小排量发动机的汽车,最著名的就是k-car,当时限制不能超过0.36L的排量,后期增加到0.66L,这么点的排量的发动机动力比屁强不了多少?,于是,日本就在k-car的发动机上增加了涡轮增压器,所以说,日本的涡轮增压是非常早的,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日本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放弃使用涡轮增压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系在中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排放方面已经领先,为了对抗日益严格的欧盟的排放法规,大众、奔驰等车企开始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来降低排放,提升动力。

  但是早期涡轮增压器在没有使用浮动轴承以前,涡轮增压器很脆弱,那时的涡轮增压器在高速运转后容易因为润滑不力、散热不良而导致烧毁。

  日本自持在自然吸气发动机方面的优势加上早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控制并不完善,涡轮增压器很脆弱,处于保守的态度,日本没有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实际上,日本对于涡轮增压技术的掌握是相当早的,虽然其不生产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却生产涡轮增压器(中小排量),主要供应欧美车企,著名的大众1.4TSI发动机使用的就是日本石川岛(IHI)的涡轮增压器。因此,日本从来就不缺乏涡轮增压技术。

  后来,随着涡轮增压器的稳定性的提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低扭大、爆发力高,油耗低,于是日本也逐渐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实际上,日本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也是有很早的历史,斯巴鲁、马自达、丰田、三菱这些公司早就有涡轮增压发动机。

  但是,本田却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摔了跟头,这就是著名的1.5T机油增多现象。虽然历经多次召回,本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始终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而且还影响动力。

  虽然本田摔了跟头,但是其发动机研发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日本的发动机研发底蕴还是深厚的!因此,不能说日本的涡轮增压技术差。

  涡轮增压技术基本上可以说是由德系给发扬光大了,国内德系车大部分都是带增压的发动机。而日系一直以自吸居多,但是没有并不代表技术不行。

  上图是一辆80年代的丰田CORONA,它装的就是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

  而CORONA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是1982年由雅马哈基于丰田3T发动机开发的1.8升发动机,直列四缸,每缸两个气门两个火花塞,160匹马力,最大扭矩206牛米。

  再往后去80-90年代是日本改装车的巅峰时期,那些改装车顶着硕大的涡轮增压器,高转速区间动力输出依然给力,油门踩下去转速车速爆表很常见,甚至提速时车速表指针比一些发动机转速表还快。以至于最早看到这些视频时总以为是架空驱动轮跑的造假数据。当年的一些赛事上日本的赛车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以至于有人说当年日本玩涡轮增压时欧洲厂商在想办法改规则把日本踢出比赛。

  近几年来日系也有涡轮增压车型了,个人认为应该是顺应环保、油耗的结果。毕竟排放指标这些年来几乎是以指数级增长。不过对于日系来说开发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应该不是难事儿,毕竟很多厂商的增压器也是日本厂商提供的,把二十多年前压箱底儿的技术拿出来改一改应该还是能跟得上主流的脚步。

  日系车大多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但是那是以前。目前丰田、丰田、日产已经进入涡轮时代,也只有马自达坚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很快也会进入涡轮大军。

  日系车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有原因的,这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点和企业理念有关。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动力输出平顺线性的优点,驾乘感受会更好。并且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更好一些,不同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压工作环境,其耐久性更好。

  国内德系车多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原因就是欧洲环保法非常苛刻,会按照汽车排量进行收税,车企为了避税于是减小发动机排量,那么问题就来了,车子马力小了动力不足,此时涡轮增压器应运而生。可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厂家在环保法目前的一种妥协,如果没有严苛排放的限制,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不会被大规模使用。

  德系车以涡轮增压技术为宣传卖点,时间久了国人也认为涡轮增压技术是先进的,仿佛不带T意味着落后。在国人追求涡轮的大环境下,日系车也按耐不住了,转投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日系车在性能车方面涡轮技术并不落后,但是在民用车方面确实是缺少经验,因此也出现了问题,\"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也陷入了风口浪尖,让消费者大跌眼镜。丰田比较的谨慎,目前尚未出现问题,但是发动机虽然省油,但是性能中规中矩。均涡轮增压技术,还是德系车擅长一些。

  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有弊端,始终改变不了汽车烧油的问题,污染问题始终存在。汽车发展的大方向是更加清洁的新能源汽车,混动车型和涡轮增压发动机只是一个过渡,早晚也会像秦始皇的马车一样进入博物馆。

  

日系车为何大多用自吸?是日系涡轮技术不行吗?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