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二战德国的V-2弹道导弹性能如何?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二战德国的V-2弹道导弹性能如何?

  V–2导弹Vergeltungswaffe–2

  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黑科技”产物之一。

  1937年开始研制、1944年服役。

  Ⅴ–2液态燃料中远程导弹、是现代运载火箭/弹道导弹的开山鼻祖。

  更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运载工具的先驱者。

  投入实战后给英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的损毁,同时、给英国人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惧。

  V–2投产后(据战后统计)共生产了6000多枚,实际发射3745枚给英国以沉重打击造成英国2000多人死亡、数千人负伤、建筑物损毁严重。

  即便如此,V–2仍然给英国造成了巨大压力和威慑。

  二战结束后、部分V–2导弹以及半成品被美国人获得,冯.布劳恩也被美国人收编、为美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人类的运载火箭技术做出了贡献。

  从血缘关系上看,V-2是中国、美国、俄罗斯,甚至全世界其他国家弹道导弹的亲祖爷爷,中美俄的第一代弹道导弹都是以V-2为基础研制的。你知道,最先进入太空的航天器是哪个吗?并不是美苏之间的任何一个国,而是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最早进入太空的航天器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V-2火箭,是人类最早投入使用的弹道导弹。

  V-2导弹或者说V系列火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的德国奥比尔公司的火箭推进器研制,虽然最早该火箭推进器是用于竞赛用的汽车上的,但是这种极具科技感和新颖魅力的火箭推进装置却引起了德国军方有关部门的兴趣和关注,到了1929年,以赫尔曼?奥博特为首的一批德国科学家创建了一个名为“德国宇宙航行协会”的民间组织并吸引了大量对火箭技术感兴趣的年轻大学生,德国国内的火箭推进器研制已经初具规模。眼见时机成熟,于是在1932年由德国军方高层由瓦尔特上尉统筹,开始系统性地研制火箭推进技术,并招募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中的很多成员,其中冯?布劳恩便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候的冯?布劳恩刚过20,年少有为,学习了很多火箭先驱奥博特的知识,但无奈经济状况不好,在得知德国军方开出高价聘请火箭技术研究人员后,便欣然地接受邀请,投身军方牵头的液态火箭推进器的研制项目中。

  由于布劳恩表现出色,1933年布劳恩已经是一个研究团队的领头人了,但是首代研制的V系列导弹雏形:A-1导弹由于涉及缺陷,推力严重不足,所以根本无法完成正常发射任务,随机失败。

  吸取教训之后,冯?布劳恩的新式A-2火箭于1934年初步定型,这种安装有陀螺仪的新款导弹使用的是高浓度乙醇燃料,配以液态氧辅助燃烧,射程已经有3公里左右,现在看上去虽然没什么,但在那时候已经是一个长足的飞跃。经过之后的A-3和A-4计划后,布劳恩的导弹射程已经增长到了170公里,具有初步的作战能力,最后的型号FI-103被纳粹德国军方定名为V-1,取意Vergeltungswaffe(复仇)的首字母V,欲以向盟国复仇。

  之后布劳恩并没有停下,在A-4之后的A-5已经性能优良,可以规模化量产制造,在1942年随即定型命名V-2,在1942年9月8日,V-2火箭通过预设的飞行轨道成功轰炸伦敦,自此闻名于世。

  1941年的冯?布劳恩和纳粹军官合影(图中的黑色西装者即是布劳恩)

  冯?布劳恩博士和土星五号火箭等他的得意作品的模型

  V-2火箭虽然没给英国造成多少毁灭性的破坏,但却给英国人留下了心理阴影,主要是因为V-2并不像他的前一代V-1可以被防空火力拦截下来,其恐怖的5马赫最高速度即使到了二战之后很多年之后都足以让美苏两国为之惊叹。由于V-2导弹能够飞行到100km的高空,这就意味着V-2导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进入过太空的航天器。

  但是这种“黑科技”导弹并不能拯救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因无力应对东西两线作战,在1945年5月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在5月2日以冯?布劳恩为首的V-2导弹的研究团队就被美国在“回形针”行动中接到了美国本土,布劳恩也成为了战后美国太空火箭技术的领头人,包括土星五号和红石导弹在内的数款导弹/火箭都由布劳恩领衔研制,可谓美国战后火箭和太空技术的重要人物。

  V-2弹道导弹虽然具备了现代化同类武器的一切要素,但它在二战期间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究其原因就是可靠性太差、打击精度感人,轰炸城市目标尚且靠运气,定点打击单个目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总的来讲,V-2弹道导弹并没有达成取代超远程火炮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它之所以鼎鼎大名,完全因为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式武器,且成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可避免的被载入史册。

  但真实的V-2导弹受制于各种技术瓶颈,距离开发者的预想和德国军方的期望太过遥远。

  最大的技术瓶颈就是制导系统,V-2使用的是惯性制导系统,核心部件是在一维方向上具备很强稳定性的陀螺仪,再加上指南针、高度计、气压计等设备的辅助,最终确定导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和姿态。知道了导弹的位置之后,只要有控制系统帮助导弹向原定路线靠拢即可。

  (现代化的陀螺仪精度远超二战德国,但仍然无法保证惯性制导的精度)

  (V2导弹上的陀螺仪,对比上图两者代差立竿见影)

  导弹上的设备可以通过对陀螺仪、指南针、高度计、气压计的数据汇总,计算得出导弹的实际飞行路线,再通过对比设定路线的数据形成“制导指令”,这个指令再经过数据转换传递给伺服机构,该机构调整导弹的发动机推力矢量舵面偏转角,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直到弹头击中目标为止。

  这个过程可以人为干预,当然最好还是让导弹自身的设备自动完成,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可能在上世纪40年代里完美做到,使用惯性制导的V-1、V-2导弹命中精度感人,命中面积几百平方公里的伦敦核心区都难,战争后期德军甚至想用V-2导弹击毁莱茵河上的雷马根大桥,用惯性制导命中一座桥,就是放到现在也很难实现。

  (雷马根大桥是个很大的目标)

  现代化的微型计算机、高精度陀螺仪和其他测量设备,让惯性制导的可靠性和精度大大提高,但也只是在较近的距离上能命中较大的目标,距离越远导弹飞行过程中要做的调整就越多,导弹的射高也要跟着升高,弹头在下降阶段的速度也会成倍提高,这都给导引设备工作带来了困难,最起码伺服机构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导弹姿态。可能有人要问,射程万余公里的战略弹道导弹不也使用了惯性制导吗?这主要是因为人家用的核弹头,几十公里的误差完全可以接受。

  (V2导弹的方向舵和稳定装置)

  V-2导弹在军事领域难有作为,但在航天领域确实是个不错的角色,早在纳粹德国的弹道导弹试验期间,就有弹道导弹飞行高度突破189Km的记录,在地理学上这个高度被认为是太空,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这东西是第一种飞到太空的人造物,自然也就可以帮助人类进入太空。战后,V-2导弹的研发者冯-布劳恩成为美国的座上宾,他除了对美国导弹工业贡献巨大之外,对美国的航天事业同样意义重大。

  叹为观止,V-2弹道导弹(图1)刚诞生时,就被希特勒直接射向英国有价值的目标,它是全球大国弹道导弹的祖先爷,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美俄在德国战败之后,吃相难看,其中包括硬件设施、导弹科技人才、图纸等统统打包回国,后来苏联和美国将导弹技术都相继传授中、英等多个国家,V-2是世界弹道导弹的鼻祖,要是当时德国拥有大量资源(钢板、陶瓷、复合材料等,导弹材料和飞机材料差不多,而航天火箭和弹道导弹材料,很多需要特制),这货要是在二战之前技术成熟,很可能二战就开始改写历史,二战时期德国数控技术与现在相差悬殊,别看V-2是第一代弹道导弹技术,它最大飞行速度能达到4.8倍音速,和现代普通弹道导弹速度差不多,甚至会快一些,也就说接近高超音速,这一点V-2数据是否有水分,那就不得而知,原因是二战时期,测试飞机、导弹速度和现代相比,科学技术不同,得出结论多少有些出入,但数据再有出入也不会少于4倍音速,证明V-2弹道导弹性能了得。

  V-2弹道导弹重量为12至13吨,但与全球首枚洲际弹道导弹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就是前苏联的P-7(图2),它可是又长又粗,长为29.9米,直径为10.2米,全重为268吨,它把人类首颗卫星送入神秘的太空,为人类探索太空奠定了基础,当然P-7技术是来自V-2,这是无可置疑,当初苏联和美国竞争,把三分之一的德国搬回家,这样说是表示苏联和美国得到纳粹技术,是非常之多,那么作为短程弹道导弹的V-2,它的射程只有320公里,显然自身动力装置不需要那么大的份量,它的经验是来自V-1(图3),所以13吨重的V-2弹道导弹是它的极限,再制造更大弹道导弹,必须经过数十年的技术进化,如V-2向P-7进化,苏联用了12年时间,那么1925年至1944年,证明德国用了19年,由此可见,以P-7为证明,V-2技术性能可靠,得到美苏的重视,从中改进升级,要不然美苏会抛弃V-2技术,P-7是V-2技术的缩影。

  V-2射程为300多公里,1000公里以回算是短程弹道导弹,也是《中导条约》所指的,它能飞越三百公里,二战时期,除了飞机能飞行几百公里,剩下就是V-1、V-2弹道导弹,两者是老大和老二之分,两者在二战后期(1945.6.13至1945.3),短短300天时间,纳粹向英国发射了1万8千枚弹道导弹(V-1占了1.5万枚、V-2占据3千枚),造成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伤亡惨重,单是被弹道导弹炸死人数有3.1万人,以伤亡数据为证明,那时候全球没有技术能拦截纳粹的弹道导弹,看到纳粹向英国发射弹道导弹的数量,就知道日耳曼民族对大英帝国的仇恨很深,这种仇恨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积累,应该是源于18世纪中叶到二战之前,以前的英国和现在的美国作风,根本没两样,所以英国得罪他人,是要付沉重代价。

  德国的V-2弹道导弹性能,可以从现代中美俄三大国的弹道导弹来总结V-2性能,V-2在二战时期除了飞机能飞出一千几百公里,那么剩下到V-2弹道导弹,它性能很不错,不可拦截,把整个英国打到稀巴烂,让英国付出数万人生命,这样成绩,谁敢说V-2不好?1倍音速等于时速1224公里,那么4.8倍音速乘于1224公里,等于时速5875.2公里,这样算下来射程为3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飞达目的地?相信大家一目了然,也就证实V-2是二战期间最快飞行器。

  作为一个忠实的军迷,我对V2导弹一直有着很大的兴趣,因为这款导弹可以说是现代所有弹道导弹的老祖宗。作为纳粹德国众多黑科技之一,V2一出场就惊艳了世人,再回首看二战军史,仍觉得不可思议,这种武器简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聊V2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同胞兄弟V1,V1是现代所有巡航导弹的鼻祖。V1于1944年2月15日进行了第一次试射,鉴于德军战况每况愈下,急需一种能够扭转战局的武器,在同年3月V1就开始了大规模量产。由于时间匆忙,V1的性能并不稳定,德军于欧洲大陆发射的V1导弹,大部分都没能飞越英吉利海峡,即使能够到达英国本土,大多也是偏离目标,打击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V1的飞行速度较慢,盟军高炮部队和战斗机能够相对容易的进行拦截,使V1的威慑力进一步下降,为此德军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同时期研发的另一种导弹——V2。

  德国工人正在组装V2

  V2导弹与V1飞弹几乎于同一时期研制,当时的V2导弹属于绝密工程,导弹各部分分开生产,参与生产的工人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是什么东西,待各部分零件完成后进行统一组装。V2导弹高14米,以乙醇和氧气燃烧提供动力,满载燃料时重约13吨,能够以4.5马赫的速度攻击320公里外的目标,4.5马赫在今天看来不算太快,但在当时那个连喷气式战机都没有的年代,将V2称为高超音速武器一点也不夸张,拦截难度可想而知。至于V2的威力,直接说弹头重量怕大家没有概念,我们就举个V2导弹的攻击实例——1944年12月16日下午,一枚V2导弹命中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国王剧院,现场1100人中有567人直接遇难,地面被炸出一个深达7米的大坑,整个剧院彻底消失了!

  早期的V2采取发射井发射,后由于德军制空权的丧失,发射井不断遭到盟军战机轰炸,遂改为机动式部署。这一改变使盟军大伤脑筋,机动部署的V2使得盟军轰炸机很难确定其位置,V2 一旦成功发射,凭借其极快的速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英伦三岛上空,而当时的高炮几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试想一枚携带一吨高爆炸药的导弹呼啸而来,盟军的心理压力该是有多大。

  V2 导弹虽然具有飞行速度快、威力大等优点,但也并非没有缺陷。在导弹发射前必须进行 弹道、飞行航路、速度等的计算,而在计算机还没有问世的那个年代,依靠人工去计算这些数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弹的精度取决于切断燃料供应的时间,时间相差几秒钟就可能造成几千米的误差,二战时期依靠人工手算,产生的误差是可以想象的,这也就造成了V2的命中精度并不理想。二战后期德国在10个月的时间里,向英国发射了超过一万枚V2导弹,其中命中英国本土的超过1000枚,却只造成了英国2700多人死亡,平均每发导弹只能炸死两个人,这效率属实有点低了。

  虽然V2有着种种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V2引领了战后弹道导弹的发展,从前苏联的“飞毛腿”系列,美国的“潘兴”系列都能够看到它的影子,可谓影响深远。

  作为各国弹道导弹的鼻祖,V-2导弹在当时来说相当有震撼力,想想看二战时期火炮射程也就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但是火箭动力的V-2导弹可以达到320千米,设计初衷就是能从欧洲大陆攻击英国本土,和无制导的炮弹相比。V-2带有制导系统,可以指向相对精准的目标,从而达到破坏及精确杀伤目的。

  和喷气式战斗机研制一样,德工科研人员在火箭动力上也是走在时代前沿。1937年V-2开始研制,1944年正式服役,跟以前飞航式V-1相比性能直线上升,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V-2弹道导弹

  V-2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的弹道导弹,最大飞行高度约1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甚至达到4.8马赫,在当时无法进行有效拦截。弹头包括1吨重弹头高爆炸药,再加上高速所带来的冲击力,实际杀伤效果还是很恐怖的。

  进入战争末期的德军企图以这种高新技术武器改变战争态势,仅1944年到1945年十个月期间,德军向英国本土发射了3000枚V2导弹。总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不过较为简陋的制导模式命中精度不高。所有发射V2大量散落于距目标10-30千米范围,对有预防的地下防空来说,人员伤亡相对较小但对建筑物的破坏反而更大。

  V-2弹道导弹

  威力大射程远,但是战争末期没能留给德国太多机会,虽然寄希望能挽回败局。甚至在盟军空袭下将V-2安装在卡车上移动发射,不知不觉间成了世界上第一款自行弹首导弹系统,一切都过于超前而且历史不再给德国时间,最后V2导弹反而成了各国弹道导弹的研制参考。

  V-2弹道导弹

  纳粹德国的V-2型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地对地弹道导弹。作为二战期间诸多技术革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并对后世的导弹与运载火箭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V-2导弹并没有改变纳粹德国“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注定命运。它未能像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编队那样,毁坏了日本继续进行战争的根基;也无法如同一般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与20世纪30-40年代德国人在军用火箭技术上的巨大投入相比,V-2导弹给盟国造成的损失却完全不成比例。它并非纳粹宣传机器所鼓吹的“奇迹”武器,而只能跻身入众多华而不实的“末日武器”之行列。

  韦恩赫尔·冯·布劳恩博士(Wernhe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二战纳粹德国V-2弹道导弹的总设计师,战后美国“阿波罗”登月项目所使用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现代运载火箭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对外层空间探索的梦想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火箭技术的先驱者们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征程。德国军方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巨大潜能,到1935年,陆军装备局已经在德国西北部波美尼西亚的小镇佩内明德(Peenemünde)建立了“陆军装备试验中心”,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多种新式武器的研发工作。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计其数的失败之后,以“A-4”编号命名的该型导弹终于在1942年10月3日首次试射成功。到同年12月底该型导弹正式出厂之时,它便有了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别称“V-2”,即“2号复仇武器”(Vergeltungswaffe 2)之意。显然,纳粹企图将其作为一种报复英国皇家空军轰炸德国城市的反击手段。

  V-2导弹采用单级液体火箭结构,制导方式为惯性导航(后期型也可使用无线电波束辅助制导)。其发射全重为12.52吨,推进剂(燃料)为3.71吨75%的工业酒精,氧化剂则为4.9吨-183℃的液氧。V-2采用泵压式推进剂供应系统,酒精与纯氧混合燃烧产生的后冲气体,将作为导弹在主动段飞行的动力来源,其最大推力可达27000千克力(Kgf)。

  V-2导弹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V-2火箭发动机可正常工作60秒左右,当它以320千米的最大射程发射时,其主动段飞行的最高点可达3.5万米。当推进剂和催化剂耗尽之后,导弹全重将减至4.04吨,并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升至9.7万米的弹道最高点(此高度是空气非常稀薄的大气层“热层”之下界),然后,导弹将在重力作用下偏转,战斗部与弹体其余部分仍保持一体,并在无控状态下自由落体射入目标区。

  下面老白就从导弹的命中精度、杀伤力、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益等方面,与大家具体聊聊这种武器的性能如何。

  作为一种使用常规弹头的制导武器,V-2导弹的命中精度是衡量其实战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V-2的惯性制导系统主要由两个二自由度陀螺仪(在一惯性坐标系中,它们可测出导弹相对于三个坐标轴的角速度)和一个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组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固定安装在弹体上,这种捷联式惯导系统对弹载弹道计算机的实时计算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它需要以大量风洞试验和实际发射数据为依据并辅以理论计算,进而构建数学模型并编制成专门的算法,这在20世纪40年代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

  V-2导弹的各种风洞试验模型。

  陀螺仪可测出弹体在三维空间中偏离预定弹道的角度,然后,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可根据反馈的控制信号,利用安装在火箭发动机尾部的两对石墨燃气舵(gas rudder)和安装在尾翼上的飞行控制舵(air rudder)可对弹道进行实时修正,前者主要用来调整导弹方位角和俯仰角;后者主要用来控制导弹的滚转角(即弹体相对与运动轴转动的角度),如此即可保证弹体始终在预定弹道上飞行。

  另一方面,导弹在主动段飞行时的最大设定速度是控制导弹射程的最主要因素。安装在弹体纵轴上的加速度计可测出导弹飞行之线速度值,并将这个线速度与发射前输入的预定值比较,当达到预定值后,制导控制系统即发出控制信号关闭发动机。随后导弹的运动将完全受制于惯性与地球引力。

  V2导弹之惯导系统所使用的双自由度陀螺仪。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惯性制导,就是通过安装在弹体上的仪器设备,随时测量出导弹在飞行中每一时刻的位置、速度以及运动变化情况,再与制导程序中设定的数据相比较,当发现实际飞行轨道与原定航线发生偏离时,就通过制导指令加以纠正。因不与目标和地面系统发生任何关系,故而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但缺点是飞行时间越长,积累的误差就越大。

  衡量弹道导弹命中精度的一个重要值为圆概率偏差(CEP),它是以炸点(弹着点)散布中心为圆心,弹着概率为50%的圆域半径之值,换言之,就是涵盖50%弹着散布点的大圆半径值。就V-2导弹而言,它在以320千米的最大射程发射时的理论圆概率误差即高达5000米。这就好比有一个人自称是特等射手,但当他使用步枪射击100米开外的人型全身靶时,子弹上靶概率竟然还不足50%!

  当代弹道导弹在主动段仍采用惯性制导,不过其在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也常借助星光导航、卫星导航(如GPS)及各种地形匹配制导手段以增加命中精度。就拿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期间名噪一时的苏制“飞毛腿”系列导弹来说吧,纯粹采用惯性制导的“飞毛腿”-A型,其圆概率误差也高达3000米,对于采用新型惯导仪器的“飞毛腿”-C型导弹,其圆概率误差仍达700米;直至末段采用基于电视图像比对的地形匹配制导的“飞毛腿”-D型问世后,其圆概率误差才降至100米以内。

  V-2导弹的实际命中精度则更加感人。关于这一点,由于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历来众说纷纭。笔者在2009年为《兵器》杂志撰写的专题文章中曾专门讨论过此问题。根据现有资料,V-2在实战中与预定目标点的平均偏差距离在15千米左右,而落入目标半径5千米以内的数量尚不及总发射量的4%! (按照理论值,这一百分比本应在50%左右)。

  V-2导弹内部的复杂管路。

  V-2导弹惯导系统本身的精度误差,实际上已经被纳入到其理论圆概率误差(CEP)的考量因素当中了,之所以实际值与理论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白以为,储存与运输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恐怕难逃其咎。在20世纪40年代,没有哪种武器像V-2那样集成了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复杂的电子器件,而液体火箭发动机与推进系统的复杂管路,也对这种武器的日常保管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与V-2导弹之“粗旷”之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它实为一种非常“娇贵”的武器。据不完全统计,在V-2投入实战的最初两个月中,交付各发射单位的导弹中有12%因受损严重而被直接拒收,在剩下的导弹中,又有57%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堪使用。如此说来,实际发射的导弹又有多少因其它未发现的潜在问题而导致“大失准头”,我们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一次失败的发射。

  V-2使用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当时独一无二的产品,并无任何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供借鉴。此外,超音速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学仍在当时仍为一全新领域,德国人在这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超音速风洞建设和试验工作仍相当欠缺,再加上供高温环境使用的高强度新型材料之研发领域存在的瓶颈,从而导致了当导弹在无动力状态下以数倍于音速的超高速下落时,其战斗部常会被提前引爆,或者弹体本身出现结构性解体,这些都是失败率畸高的重要因素。

  如果导弹在发射台上爆炸,其携带的数吨液氧和酒精易燃品将造成比直接命中目标时更大的破坏……

  实战分析

  伦敦和安特卫普两城是二战末期遭受V-2导弹袭击的“重灾区”。

  根据英国方面的数据,在V-2导弹针对伦敦所进行的历时203天(1944年9月8日到1945年3月27日)的打击行动中,德军从荷兰海牙及周边地区向伦敦发射了1359枚导弹,其中有1115枚顺利飞抵英格兰(82%),但是只有518枚(38%)击中了伦敦地区。

  当坐落于斯凯尔特河畔的比利时重要港市安特卫普(Antwerp)在1944年9月4日被加拿大军队拿下后,这里作为盟军补给线上的要点,便也成为了希特勒“奇迹武器”之打击目标,针对该地的V-2导弹攻击于1944年10月7日开始,据统计,到1945年3月为止,在半年多的袭城战中,瞄准安特卫普发射的1610枚V-2导弹中有1262枚落入了安特卫普地区(78%),落入城中的有570枚(37%),落入港口区的则只有153枚。

  乍看起来,V-2导弹针对两城的打击效果相差无几。然则伦敦的城市规模要比安特卫普大上许多;在1944年,后者的建成区面积尚不足前者的1/5。换言之,V-2导弹针对后一目标的命中精度要比前者高出许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老白以为,主要原因还出在射程上。从荷兰海牙等滨海地区到伦敦市中心的最短直线距离也有300千米,而德军各主要发射阵地到安特卫普的距离则要近得多。具体可参看以下列表。

  V-2导弹发射部队之“北方”集群(含党卫军第500导弹发射营[SS Werfer-Abteilung 500])各发射点:

  德荷边境的布尔格施泰因富特(Burgsteinfurt,与目标的直线距离约230千米);

  黑克(Heek,210千米);

  达尔费尔德(Darfeld,220千米);

  荷兰境内的海伦多伦(Hellendoorn,190千米)

  达尔夫森(Dalfsen,190千米)。

  “南方”集群的主要发射点:

  哈亨堡(Hachenburg,250千米);

  希尔施德(Hillscheid,250千米)。

  以安特卫普为目标的V-2导弹,其射程多在200千米左右。巧合的是,该型导弹朝波罗的海方向完成的首次成功试射,其射程仅有190千米,这还是历经多次失败后才取得的最好成绩。另外,按照德国最高统率部原本的打算,是要从法国东北部沿海的加来地区向伦敦发射导弹。纳粹德国的“托特”(Todt)组织也在位于瓦唐(Watten)附近的埃佩莱克森林(Eperlecques)以及更深入内陆的维泽讷(Wizernes)附近的采石场构筑有大型V-2导弹发射堡,而这两地与其首选目标的直线距离分别在170千米和180千米左右。

  很有可能,V-2导弹的所谓320千米之最大射程实为其“极限射程”。如导弹的发射指令设置无误且陀螺仪等稳向设备工作正常的话,其射程主要与火箭发动机的最大工作时间有关。根据不同的资料来源,其火箭发动机最大工作时间有“45秒”、“55秒”和“1分钟左右”等不同说法。要知道,当首批V-2导弹出厂之际,后续改进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或许是为了增进射程,后续批次的导弹在发动机性能方面有了如愿以偿的提升,但其它子系统的可靠性却未能满足导弹主动段飞行时间延长的要求,进而令其在极限射程上的命中精度也大受影响。

  通过“拔苗助长”式的手段增加导弹射程,往往只能是以命中精度的降低为代价。

  无独有偶,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在两伊战争中取得先机,当时伊拉克的统治者萨达姆·侯赛因命其科学家在获得的“飞毛腿”-B型弹道导弹之基础上加以改造,并成功研制出了射程超过600千米的“侯赛因”(Al Hussein)导弹,然而其圆概率误差也从原来的300米增加到了1000米。

  具体到伦敦的案例,还有一个影响命中精度的重要原因。

  在针对伦敦展开的导弹袭城战期间V-2弹道导弹的瞄准目标应为伦敦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塔桥”(Tower Bridge)。1944年9月8日晚间,英国本土首次遭到这种新型“复仇武器”打击:两发V-2导弹分别击中了伦敦西部的切斯维克地区(Chiswick,落点距离目标原点以西约13千米,造成3死17伤)和埃平(Epping)森林地带(据目标原点以东约27千米)。当我们对从1944年9月8日至9月17日范围内的26枚落入英格兰境内的V-2导弹进行统计后,发现其圆概率误差足有15千米之多!

  在击中伦敦的第一枚V-2导弹落点处设置的纪念碑,碑文上写 “1944年9月8日,第一枚V-2导弹落于此,3人遇难”。

  而当笔者对二战末期的、从1945年2月12日到18日的一周内的、以伦敦为目标的有据可查的76次导弹发射(除去发射失败的导弹)进行统计后发现,V-2的命中率此时变得更加糟糕:只有13枚导弹(17%)命中了伦敦地区,其圆概率误差超过了30千米(导弹最大射程的1/10)!为何导弹的准头越来越差了?

  落入伦敦塔桥附近的V-2导弹寥寥无几。

  大部分导弹都落在了伦敦东部地区。

  为了追踪V-2导弹的落点,进而修正弹道以提升命中精度,德国军方可谓煞费苦心。可是由于英国国内所实行的新闻管制以及二战时期雷达性能的局限性,德国人要想获得准确的V-2导弹落点(用于进一步的弹道修正)难上加难,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依靠潜伏在英国本土的间谍。然而到1944年底,负责英国国内安全工作的军情五处已经抓获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并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转化成双面间谍,于是,德国军方从其谍报员那里收到的V-2导弹落点信息,实际上都是经过加工的误导性很强的假情报。V-2导弹也就在这些假情报的节节诱导之下,越来越多地射向了伦敦东部和北部的人烟稀少区。

  1944年11月11日英国《新闻纪事报》的头版,其中对V-2导弹的具体落点绝口不谈。

  单就命中率而论,V-2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确制导武器。然而,正如我们不能苛求诞生之初的火车跑得比马车更快,单凭其命中精度的差强人意也不足以说明它就是性能差劲,其在射程和主动段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5500千米/小时,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0%弱)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自不必谈,单是V-2导弹落点所具备的正态分布之概率学特性,就不知比“巴黎大炮”的布朗式落点散布高到哪里去了,这也是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的根本区别之一。

  导弹的杀伤力主要应该通过其战斗部的炸药威力来衡量。V-2导弹的有效负载约为1000千克,其战斗部装有738千克由60%的硝酸铵和40%的TNT混合浇铸而成的“阿莫托”炸药(60/40 amatol)。导弹高速飞行中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限制了威力更大的热敏硝胺炸药的使用。

  根据火炸药当量表可知,此配比的“阿莫托”炸药对应的TNT当量比为0.95,于是,其战斗部威力换算成TNT当量为0.7吨。而战后配备核弹头的地对地战术导弹,大多数都是些TNT当量至少万吨起步的“大杀器”,相比而言,V-2导弹的杀伤力简直是不值一提。当然了,我们必须要庆幸纳粹德国当时没能拥有这样的“大炮仗”,否则《高堡奇人》中的架空历史很可能就会在现实中上演。

  哪怕我们用盟军重型轰炸机使用的大号航空炸弹作为对比,V-2导弹的战斗部威力也是远远不如的。以英国皇家空军使用的“高脚杯”(Tallboy)航弹为例,其填充的合2,358 kg的铝末混合炸药(当量比1.22)相当于约2.9吨TNT当量;而更大号的“大满贯”航弹的TNT当量更是达到了6.5吨。

  尽管如此,导弹触地时产生的巨大动能与弹头爆炸的威力结合在一起,仍然足以在开阔地上形成一个深约10米,直径为12~15米的大弹坑;如果它落入城市中的建筑物密集之地域,其威力足以夷平一个街区。

  V2导弹制造的巨大弹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遭到V-2导弹袭击的城市中,人们发现其发动机的燃烧室是爆炸后唯一可保持完整的部件。虽然在大多数时候燃烧室都会半埋入地,但是如果它在爆炸力的作用下飞出的话,这个重达600千克的大家伙就会杀死不幸位于它“飞行轨道”上的所有人。

  V-2的发动机燃烧室往往在高速撞击和爆炸后仍保持完整。

  V-2的涡轮机增压泵也是其另一坚固部件。

  固定发射与机动发射之争

  从1942年10月首枚V-2导弹试射成功,到1944年9月8日首批V-2导弹落入盟国领土,中间相隔了将近两年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希特勒迟迟没有动用这一令他“如获至宝”的秘密武器?

  如上所述,V-2导弹试射成功后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其量产工作已与改进工作同步进行中。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V-2的研发/试验/生产基地佩内明德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包括负责推进系统的总工程师瓦尔特·提尔博士(Dr. Walter Thiel)在内的上百名关键技术人员在轰炸中丧生,不过总体研发改进工作也只推迟了两个月而已,到1943年10月份,导弹试射即已恢复进行。

  影响V-2投入实战之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恐怕还是纳粹高层对其发射方式的举棋不定。希特勒本人更倾向于集储存、装配、发射和指挥于一体的大型V-2地堡,在法国东北部的加来地区修建专用导弹发射堡的工程已于1943年4月启动。为了抵御盟国空军的最大口径之航弹的直接命中,该项目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以及其它各种建材,其工程量浩大,甚为耗时,而来自盟军的空袭更是令工程建设进度滞后的情况雪上加霜。

  炮兵出身的德国弹道导弹项目总指挥霍普特曼·瓦尔特·多恩伯格WalterRobertDornberger,他本人也是现代火箭技术的先驱之一)坚持认为,V-2导弹可采取类似野战炮兵那样的机动发射方式。话说德国人对于在战场上移动超重型火炮其实颇有经验:一战期间的“大贝莎”榴弹炮(重43吨)和“巴黎大炮\"(重256吨),以及二战时代的“卡尔”臼炮(含履带式行走装置共计124吨)和“古斯塔夫”巨型铁道炮(重达1350吨)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以他对V-2导弹发射单位的机动化也充满信心。

  不过,另一种“复仇武器” V-1飞航式导弹采用固定发射的方式,其成本较低和发射准备工作简单等特点,允许它通过多点分散部署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戈林空军元帅认为将一堆杂七杂八的器材在短时间内拼凑成一个临时发射点并能够让导弹顺利升空,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此外,希特勒的心腹爱将之一,纳粹装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先生则希望他的“托特”组织能参与这个有助于其“飞黄腾达”的大项目,所以也不愿支持多恩伯格的方案。

  位于瓦唐的V-2导弹发射堡之示意图。

  多恩伯格在1943年7月面见希特勒时曾提出此建议,但立即遭到后者的驳斥。希特勒认为,V-2发射堡可以构筑得如同法国布列斯特(Brest)U艇基地的艇库那般坚不可摧。当多恩伯格仍坚持己见,并从经济性和生存能力等方面向“元首”阐述机动发射方案的好处时,后者又像以往一样再次恼羞成怒,叫嚷着“难道我还没有说服这个人?!”。当情绪稍微平复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老生常谈,“我的将军对战争涉及到的政治问题真是一无所知”,如希特勒所述,厚达7米的钢筋混凝土实墙,会如同蜜糖吸引苍蝇一般吸引盟军战机赶来轮番轰炸,而且“每多落一枚炸弹在那里,落在德国本土的炸弹就会少一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多恩伯格也只能作罢。

  直至严峻的现实给希特勒一记响亮耳光之后,他才终于松口,同意在固定发射单位以外增设两个“机动”导弹营。然而随着1944年6月盟军于诺曼底战役成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法国全境的光复指日可待,在第三帝国日益缩水的占领区上,可供其“复仇武器”使用的部署空间也越来越少,于是机动发射方式也便成为了他们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

  V-2导弹部队的组织和实战发射流程

  到1944年秋V-2机动导弹部队投入实战之际,其编制大体如下所示。

  导弹部队的编制以营为单位,但在实战中分为不同连队分散行动,每连下辖连直属队、发射分队、无线电(通讯)分队、技术分队和推进剂分队各一,五个分队各司其职。

  发射分队又细分为3个发射组,每组含3部“梅勒”运输/起竖两用拖车、1部移动式发射平台和1部火力控制车;每组下辖39名官兵,分为5个小队:火力控制小队、勘察与调试小队、引擎小队、电气小队和机动车/拖车小队。

  无线电分队负责单位通讯,发射场测量和发射点之定位。

  技术分队负责导弹卸运等工作,该分队下辖3组共计9部“维达尔”拖车(与连队“梅勒”两用拖车的数量对应),另有若干装卸导弹之用的移动式起重设备。

  推进剂分队则负责运输和加注酒精(推进剂),液氧(氧化剂),高锰酸钠和双氧水(涡轮增压机的动力来源);拥有各式罐车达30余辆,另有泵车若干。

  在为期半年余的V-2导弹“袭城战”期间,参战德军单位番号为国防军陆军第485和第836机动导弹营,以及党卫军第500机动导弹营。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V-2导弹单位无法像今天的许多公路机动弹道导弹那样,进行随机发射(在行进过程中接到命令后,直接从当前未经测量的点上发射),而只能采取“定点发射”(发射点已预先精确测量)的方式。

  导弹在火车站执行铁路/公路转运时的示意图。

  龙门式起重机的行军状态(上)和作业状态(下)。

  装载导弹的“维达尔”公路拖车被牵引至预定会合点。

  V-2导弹从“维达尔”车转移到“梅勒”车上。

  SS-100多功能牵引车及其拖曳的液氧罐车。

  装载双氧水的罐车。

  附带说一下,V-2导弹采用泵压式推进剂供给系统。导弹发射时,装在弹体内特殊容器中80%的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与33%的高锰酸钠溶液将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进入涡轮机燃烧室,二者反应后产生的385℃水蒸气,推动内置的580马力涡轮风机以3800转/分的高速运行。涡轮提供的动力每秒钟可使58千克(压强为2.3兆帕)的酒精和7.2千克(压强为1.75兆帕)的氧气经充分混合后进入主燃烧室,燃烧产生的后冲气体将作为导弹在主动段飞行的直接动力。

  装载酒精的罐车。

  移动式导弹发射台(Abschussplattform)。

  V-2导弹尾部特写,注意两对石墨燃气舵,该设计在今天的弹道导弹上得以保留。

  为导弹加注液氧时的作业现场。

  从上可以看出,整个流程相当复杂又环环相扣,在训练有素且指挥得当的机动导弹营的运作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如果从导弹运抵火车站算起,整个发射过程需要4~6小时;如果从在指定发射点固定好发射平台起开始计算,整个过程仅需1.5小时。在导弹升空后的半小时以内,临时发射场内的人员和车辆均会撤离一空。

  这样的组织模式堪称是系统工程学方面的一个奇迹,作为二战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战略打击平台”,其生存能力完全担得起“优秀”二字的评语。最初此机动发射方式对于盟国军方是一个谜,他们完全无法想象,这一特大号的火箭竟然可以像野战炮兵那般灵活地展开与部署。在荷兰当地抵抗组织所提供的大量情报的支持下,英国到1944年10月份大致弄清楚了其运作方式。可即便在情报及时准确(通常极难做到)的情况下,依靠空中力量摧毁德国人的机动导弹发射部队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对V-2导弹袭城战实施反制行动期间,被击毁的“梅勒”运输/起竖两用车寥寥无几,而导弹部队在预定地点执行发射作业期间遭遇空袭的案例,则一个也没有。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和“飓风”战机每次都扑了个空,它们只能对着撤离一空的发射场地进行投弹和扫射。于是盟军不得不尝试各种间接手段,比如说袭击运输V-2导弹的军列或者轰炸液氧工厂等等,然而这些作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收效甚微。

  当然,受二战时代的技术局限所赐,V-2导弹的部队编制仍显臃肿,单个发射组配备的各式车辆略显繁杂,且其机动范围仍受制于铁路运输。不过,即便是当今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苏制“飞毛腿”系列地对地战术导弹,其机动作战编制仍以“连\"为单位,在新闻影片中出镜率颇高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只是整个作战单元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想让它形成战斗力,通常情况下至少还需要大地测量车1辆,通讯指挥车1辆,电源车1辆,消防车1辆和推进剂加注车2辆。美国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的作战编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但每2-3部运输/起竖/发射三用拖车,仍需配备3辆辅助支援车辆。

  要考量V2导弹的作战效益,我们可以用一系列数字加以直观呈现。在长达7个月的导弹袭城战期间,其所造成的破坏总和尚不及盟国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空袭所制造的损伤。以伦敦为例,V-2导弹共造成了2754人丧生,6523人受伤,平均每枚导弹\"只能\"杀死两个人;可是在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雷斯顿进行的地毯式轰炸,却造成了超过2万人死亡。

  如此微不足道的战果却消耗了海量资源,因此它实为一种性价比颇低的武器系统。按照2005年的美元价值估算,整个V-2计划耗资约210亿美元,甚至要高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花费(200亿美元)!单枚V-2导弹的军方采购价高达100万帝国马克(Reichmark),这笔巨款足够制造4辆虎I型坦克,或是8辆四号后期型坦克。而另外一种“复仇武器”——V-1飞航式导弹的研发费用却只有V-2的约1/10,单枚V-1的造价仅为V-2的1/45!

  V-2导弹使用的推进剂也非常昂贵:生产4吨酒精至少需用30吨马铃薯原料,德占区的液氧供应量则只能满足每日发射20枚导弹之需要,更不消说液氧生产还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

  即使从单纯消耗盟军资源的角度来看,V-2也算不上有多成功。与V-1导弹对比:

  从1943年12月到1944年6月,为摧毁V-1导弹的固定式发射台,盟军至少投放了3.62万吨炸弹,损失了154架战机和771名机组人员。

  作为一种大气层飞行器,V-1导弹的巡航速度不过600千米/小时,所以“喷火”式战斗机的后期型号和当时刚装备皇家空军的格罗斯特“流星”喷气式战机,均有机会从空中将其击落,甚至还有艺高人胆大的飞行员会驾机接近并靠上它的机翼底部,然后进行翻转,用自身战机的机翼将它掀翻。从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到1944年9月下旬盟军占领法国北部全境为止,盟军需要将1/4的战斗机架次用于拦截V-1导弹,并将占总吨位1/5的航空炸弹用于轰炸发射台。

  此外,防空拦阻气球和配备近炸引信的高炮炮弹所构成的密集火网,也有一定几率将其击落。这样在英国和比利时的各大城市和港口,又占用了大量高炮和雷达部队。

  V-1飞航式导弹的技术含量低得多,然则却为一相对更加有效的武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V-2弹道导弹从发射升空到击中320千米开外的目标仅需5.5分钟,其弹道最高点已经超出了平流层的上界,而其被动段的最高速度达3600千米/小时!这种超越时代的技术特征,再加上前述之先进战术运用手段,导致盟军在与之抗衡时颇感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它本身所造成的破坏较为有限,所以盟军高层认为无需在它们身上耗费太多的战争资源。

  不过,比起有形的物质损失来,V-2导弹给英国军民带来的心理恐慌更不容小视。在目击者看来,它的轨迹仿佛一道细长的白色流光划过天际,但这种令人难忘的景象仅会持续1到2秒钟,旋即地面上响起了爆炸声,整个城市也随之颤抖起来……

  由于高超音速飞行的缘故,它呈现在天幕背景下的致命闪电,会在悄无声息中降临,就如同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前一秒钟你还在按部就班做着手头的工作,后一秒钟也许你就见到了上帝,“甚至连祈祷的时间都没有”。而在导弹触地爆炸之后才到来的呼啸声,仿佛是复仇女神降下的雷霆,更是成为了许多亲历者难以释怀的梦魇。

  这一奇异而可怖的场景,令听天由命的消极心态在伦敦英国军民中间蔓延。艾森豪威尔就观察到了这一点并颇为后怕的指出,“如果德国人提早6个月使用这种武器,那么我们的登陆行动将会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成功……”

  公元一九四二年十月三日,当第一枚具备实战意义的A-4导弹顺利升空并迅速消失在天际之时,目睹这一切的德国国防军少将多恩伯格却说出了这样的话,“今天,是人类空间旅行事业的一个新纪元”,或许,只有不时唤醒他内心中的那个伟大梦想,才能暂时摆脱制造同类相残的毁灭性武器所带来的负疚感吧。

  “我瞄准的是星辰,但打击的却是伦敦。”——党卫队突击大队领袖韦恩赫尔·冯·布劳恩

  与人们的普遍认知相悖的真相是,V-2导弹是纳粹德国为数不多的领先技术之一。在这方面,冯·布劳恩先生堪称是不世出的伟大天才,但是他在二战期间也有参加纳粹党卫队的黑历史。尽管他在自辩中声称,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继续进行在佩内明德的研究工作,才能实现A系列火箭的终极目标——登陆月球;然而亲自动手挑选纳粹集中营中的奴隶劳工,令其在环境极为恶劣的地下工厂从事极艰苦的导弹生产工作,并间接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亡,却是他终生难以洗刷的污点……

  弹道导弹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形态,它令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全面战争面临着双输的必然结局。只要对手尚有一线反击力量,就足以让发动突袭一方的先手优势荡然无存。一方面,弹道导弹+核武器的军备竞赛促使冷战不断升级,并让具有灭世之力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所有人的头顶;另一方面,它所制造的“恐怖平衡”却又使战争狂人们始终不敢轻启战端。要说是V-2导弹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之样貌,恐怕也不算言过其实吧。

  二战时期,德国的黑科技可谓层出不穷,有许多武器很牛叉,不但领先其对手,而且存有明显代差,譬如龙式直升机,HS295空对舰导弹,ME262喷气式战斗机,V-2弹道导弹等。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V-2诞生于1942年,1944年9月正式命名为“V2火箭”,同年9月8日,在隔海远程攻击英国首都伦敦时一举成名。

  V2火箭研发目的,就是从欧洲大陆精确打击英国本土,德文全称Vergeltungswaffe-2,意为“报复性武器─2”。

  由弹头、弹体、尾翼、燃气舵、空气舵推力架、导引陀螺仪、导引波束、无线电指令接收器等组成,以酒精和液态氧作燃料动力,射程约320公里。

  据搜狗百科资料载,V2火箭全长约14米,弹径约1.7米,重量为13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4.8 马赫,最大飞行高度约100公里左右。

  以当下的眼光来看,V2火箭用乙醇和液态氧作燃料,存有安全隐患,风险等同于用液氧燃烧作动力的鱼雷,稍有操控不当就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但德国科学家能将乙醇和液态氧以一定比例通过管线引入燃烧室点火推进,而燃烧室不因过热而融化,实在是太高明了,让军迷不得不佩服德国科学家的智慧。

  由于V2火箭能以将近5倍音速的速度飞行,让地面防空火力防不胜防,只能看睁睁地看着V2火箭落地爆炸,却毫无还手之力。

  实际上,当时英军靠声音与雷达大致测量预估弹道后,在V2火箭尚未击中目标前,以高射炮发射高爆弹药射击,企图以密集的火力拦截V2火箭,但都徒劳无功。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最高统帅部下达了使用V-2火箭作战的命令起,德军共发射了3745枚V-2火箭,其中有1115枚击中英国本土,2050枚落在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

  可见没有GPS导航的V-2火箭,精准度确实有问题,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5000米,本想打到A城市,却偏向了B城市,说不定C城市也莫名其妙地遭到了打击,扯远了扯远了。

  尽管V-2火箭导致31000名英国人死亡,对建筑物破坏则更大,给英国人以极大的精神压力,但纵使V-2火箭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德国失败的结局。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虽然德国的V2导弹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黑科技产物,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高科技版本的窜天猴而已。首先制导装置只是一个非常原始的陀螺仪,而修正弹道也只是火箭尾翼的扭动而已。

  至于V2导弹的精度更是烂出天际,能够袭击的精准度是以城市范围为指标,最精准也只有伦敦那么大。所以直到二战彻底结束,由V2导弹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没有轰炸机所造成的轰炸更多。

  V2导弹至多只能是为后世导弹科技树点亮了一盏明灯而已,至于自身弹道性能如何,垃圾的一塌糊涂。毕竟在研制V2导弹的时候,已经到了纳粹德国衰落的时节,在少量科学家以及大量犹太劳工的研制下,根本就研制不出什么高价值武器。

  谢谢邀请!V—2弹道导弹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由韦恩赫.冯.布恩博士带领下研制的,是世界第一款弹道导弹。

  发射方式:垂直发射;射程:320千米;弹道高度:80—150千米;发射重量:13吨;弹长:14米;直经:1.65米。采用液体燃料,可安装1000公斤高能炸药弹头。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