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玄武门之变,李渊用三人守城门大有深意,最终都被李世民策反了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很高兴今天能黑一把唐太宗,这机会肥猫断然是不肯放过的。

  和大家聊一聊“玄武门之变”。从阴谋智计的角度来进行一番解读。

  玄武门事件的爆发,根源大家都清楚,就是皇权之争,李世民要抢班夺权。

  他这次的任务挺重,不但要干掉太子李建成,干掉太子的死党李元吉,还要逼迫老爸让位交权。而通过发动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的目的全部实现了,确实是雄才大略,机关算尽,令人佩服啊佩服!

  

玄武门之变,李渊用三人守城门大有深意,最终都被李世民策反了吗?

  根据正史的记载,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玄武门之变,李渊用三人守城门大有深意,最终都被李世民策反了吗?

  李世民英明神武,屡建功勋,父皇爱重,众人拥戴,而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完全是两个大草包,啥也干不成,还秽乱后宫,给老爸戴了绿帽子。李渊觉得大唐的江山应该交给能力出众、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的李二,就许了李二储君之位。但建成和元吉心生嫉恨,下毒、刺杀、诬陷等种种手段层出不穷,欲置李二于死地。李二宅心仁厚,百般隐忍退让,但部下众人都忍无可忍,坚决要求申张正义。

  李世民万般无奈,只好在玄武门含着眼泪射死了他的兄长李建成,干掉了弟弟李元吉,把弟媳接回家享福,还请辛劳的父亲退居到二线,领了退休金。

  现在我们看到的史书基本上就是这么回事,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在李世民的指示下,大家对史书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加工,满满的正能量,比较有利于教育下一代。

  那关于玄武门事变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咱们还是能通过各种记录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中的“贞观十七年七月条”和《唐会要·卷六十三》中的“ 史馆杂录 ”条,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起居注》是史官记录君王的一言一行,“不虚美,不隐恶”照实记录,以此做为后世修史者做为参照的依据。在此以前,君主是无权干涉所记叙的内容,也不能观看。以免因好恶而加罪于人,影响史官的秉笔直书。

  宰相房玄龄和谏臣朱子奢提出劝谏,不想让唐太宗看,但“上不从”,非要看不可。

  没办法,那就看吧。

  唐太宗很关心“六月四日事”――玄武门事变。他认为史官不必避讳,应该“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按照真实的事情来写。

  太高尚了!

  但是,请注意,史官怎么写,内容的基调被定下来了,唐太宗的要求是:“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

  我是正义的一方,替天行道,诛灭不良,应该这样写。

  于是,现在咱们看到的史书就成了正能量的了。

  大家现在来分析分析,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大唐皇朝谁的实权最大?

  大家也许会说,肯定是唐高祖李渊嘛,人家是皇帝啊。

  不一定啊。

  千万别被一些东西蒙住了。其实,问题就是答案,恰恰是玄武门事变,透露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李渊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很危险了,大唐真正掌握实权的就是李世民。

  咱们来看一段这样的记载:

  1.李世民住在承乾殿(大家记住)。

  2.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可以“携弓刀杂物”出入宫中。

  3.朝廷政令方面,太子的“令”,秦王和齐王的“教”,皇上的“诏”是并行的,具有同样的效力。而有关部门怎么执行呢?“唯据得之先后而定”。

  谁的发文先到了执行部门,执行部门就按谁的来。

  这一家子真是不见外,这就是皇权社会,家天下,我家父子说了算。

  可是,即然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执行,那么,谁先来谁后到呢?

  再看下一段记载:

  回过头,李渊又对旁边的大臣裴寂说了一段很严重的话,评价李世民“典兵日久,在外专制”,不是我以前那个听话的儿子了。

  关键这个“外”字指的是什么?是领兵做战的外地,还是指“宫外”?

  结合上文的语意,这个“外”字的实际含义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啊?

  情况很清楚,即然太子的“令”、二王的“教”,皇上李渊的“诏敕”在执行部门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执行,那么,谁的发文能保证总是抢先到达呢?

  大家明白了吧?

  针对这种情况,李渊怎么办?看看下面的记载:

  这个大房子叫“宏义宫”,咱们来看看这个宏义宫是个什么好地方呢?这有记载:

  而有个大臣叫马周(这位在历史上挺出名的),他上书说,这个宏义宫“尚为卑小”、“更在城外”。住在这样的地方,不符合太上皇的身份,免得外邦人士看到了笑话,应该尽快迁回到一个条件好点的地方。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历史和咱们想像的那种“父慈子孝”的场景好像不太一样了。

  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在玄武门事变前夕,李渊让李世民到城外的宏义宫去看风景了。而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把老爸李渊请到城外的宏义宫去看风景了。

  真是父慈子孝,天下楷模!

  为什么李渊要把李世民迁出去呢,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把他撵到外面,他那个“教”才会到得晚些,李渊的“诏敕”才能保持速度上的优势。

  玄武门事变的核心已经不仅仅是兄弟之争了!

  除了撵得远点,还要折断李世民的臂助。

  事变之前,李世民除了政治权力,手下可掌握的武装力量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武德八年,十二卫的军事长官:

  这其中,属于李世民方面的人:刘弘基、长孙顺德、窦诞、张琮、钱九陇、杨毛、樊世兴、李神通、柴绍等。

  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的:罗艺。

  吓人不?看到这种情况,大家觉得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事变仅仅是临时行动吗?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意思了,看武德元年时期的一段记载:

  当然,人家也不肯束手就擒,太子李建成也要做些准备:

  后来被告发,李渊处罚了李建成,但并没有废黜他,也没有处理罗艺。

  太子党对李世民的部下进行拉拢或者打压。

  后来,发生一件事,李世民立即高度警惕起来。

  但是,不用李世民出征,却要调动他麾下的精兵强将。

  李世民立即召集心腹开会。这时候冒出来一个人,叫王晊。

  大家可以想想,王晊是个“率更”,就是太子的属官,掌漏刻。就是看表的。太子和元吉如果有什么秘事商议,能让你个看表的下人听见?用你抱着个沙漏在身边站着?

  所以说,这些鬼话到底是谁安排他说的,一目了然。目的又是什么呢?无非是要这些认为自己身在险境中的武夫们惊怒之下,死心踏地的跟着他造反罢了。

  果然,大家急眼了,“皆忧惧不知所出。”

  原来早有准备了。

  为什么说李世民人家是军事家呢?看人家这安排:

  进去了多少人?又是怎么进去的呢?

  李世民设伏于临湖殿,他率领着一帮人,按常理推算,这是伏击的主力,数量不会少于三四百。

  还有一支部队,由尉迟恭率领,是骑兵,数量为七十骑。

  那么,这数量不少的兵力又是如何进入玄武门的呢?

  当时,把守玄武门的有三位将领:常何、敬君弘、吕士衡。

  先看看这位常何。

  大家明白了,李世民这支伏兵是如何携带武器进入了皇宫大内。

  而另外两人呢?敬君弘和吕士衡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

  注意看下文的记载:

  那为什么敬君弘拒绝等待援兵呢?

  我们可以推理,如果敬君弘坚不出战,宫门紧闭,而仓促间并未携带攻坚工具的太子余党会怎么办?

  最可怕的是,他们转头去攻打秦王府!

  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理,敬君弘知道秦王府的武装力量已经全都调到宫内了,秦王府的防卫几乎是空虚的。

  所以敬君弘必须要出战,把敌人全部吸引到这个玄武门下。

  那么,敬君弘和吕士衡是谁的人,大家明白了吗?整个玄武门的将兵都被李世民收服了。

  后面,李世民无意间一句话,说明了这个事实:

  “吾兵”,你杀了我的兵。

  真相大白,这个宫门的守卫士兵,可都是李世民的人。

  厉害了李世民,满朝大臣,军队,连皇宫中的将领和侍卫们都收服了。他爹和兄弟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

  怪不得被千古称诵呢!

  玄武门之变李渊用三人守门确有深意,但李世民并没有把他们全部策反。

  1 玄武门之变,李渊用三人守城门确有深意:

  第一,当时负责玄武门安全的军官分别是常何、吕世衡、敬君弘。其中吕世衡、敬君弘担任南北卫军的头领,是李渊的亲信。这三个人中常何是监门将军,常何曾经跟随李建成前往河北征讨刘黑闼,在智囊魏征的授意下,李建成几次拉拢,把常何拉入自己一系门下。

  第二,让李建成门下担任监门将军,显示出李渊对李建成的偏袒与信任,不管李建成用了什么正当与不正当手段,事实上李建成与李渊已经基本上结成统一战线。

  第三,三人中没有李世民的人选,则反映出李渊对李世民的防备与忌惮,李世民的天策府广纳人才,形成唐朝最大最强的政治利益集团,已发展到李渊说话不灵,李世民说话管事,李渊心有不满,但却无计可施的局面。

  第四,从这三人的人事安排也可以看出,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皇位之争公开化的情况下,李渊似乎已经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警觉。

  2 李世民是否将这三人全部策反?答案是:没有。

  第一,李世民只成功策反了监门将军常何。常何背叛李建成,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亲自登门,更是因为他感觉投靠李世民胜算更大,他扮演了一个双面间谍的角色,他不仅帮助李世民设下埋伏,更重要的是让李建成放松了警惕。

  第二,另外二人开始则采取的是观望态度,他们不敢参与这场生死赌博,只是在李建成、李元吉已经被杀以后,李世民接班已成定局的时候才决心归向李世民。

  第三,所以,当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其部下率军赶到时,李世民部下和常何都坚守不出,而吕世衡、敬君弘感觉自己没有立功,不听劝阻,出门迎敌,想有所表现,结果双双被杀,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大牺牲品。

  看来,模棱两可、脚踩两只船有时候也不一定是个好主意。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