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长江地理】江汉关大楼新生之路——修旧如旧,气氛环境难再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长江商报消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汉关大楼新生之路

  □本报记者谢方

  2012年,已经88岁的国际级文物保护单位江汉关大楼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它将结束作为武汉海关办公大楼的使命,被改建成武汉近代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在为了适应此次身份的转变和后期利用,大楼正在被施以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和维修。所幸的是,虽历经岁月洗礼甚至战争破坏,但由于大楼本身的坚固和使用人的妥善保养,大楼健康状况仍然良好,甚至还保留着最初的百叶窗和金属门把。

  专家们为它制定了“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经过一年多的维修,目前已接近完成。它的外立面、格局均保留了它原本的样貌,内部装修设计也尽可能还原历史感觉,对那些具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也尽可能地予以保留。

  继上海邮船大楼的修缮工程后,本期长江地理关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汉江汉关大楼的新生。

  朋友是地道武汉人,每次有外国朋友们请他代为向导游览武汉,长江、东湖这两个得地利之自然景观是必去之处,而另一处便是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之间的那一大片老租界区。

  当年,汉口外滩的洋楼里多半是外国金融机构,英国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等20多家境外银行,都设立于这条街上。洋人、洋楼、洋街,洋生活、洋气息,光怪陆离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每年络绎不绝来此感受时代的人群,心里怀念的却是当年的高贵优雅、纸醉金迷。

  当年,英法日俄德纷纷在此划地建楼,这里也因此成了一个建筑陈列区。这些洋楼的外观大多极为考究,有的大理石外立面,呈现出庄重典雅;有的红瓦坡顶,浓烈鲜艳;有的在清水红砖外墙上勾出精细的线条,华丽不俗。古典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建筑,令人目不暇接。

  在江汉路尽头的江汉关大楼在所有大楼里最为特别,尤其是它高耸的钟楼。站在沿江大道上看江汉关大楼,它巧妙地让沿江大道在此拐了个弯,门前因此呈现阔大广场似的视觉感受。远远看去,楼呈几段式分布,最下面是厚重的四层大楼,其上是细长的直冲云霄的钟楼,两个部分中间,露出白底黑字的“江漢関”三个字,“根骨奇佳”。

  走近看,则会被建筑的细节吸引,大理石的花纹刚刚好,几根巨大的石柱造型很是特别。但大门紧闭着,无法进入。绕道沿江汉路一侧,发现灰色的墙面已有些发黄,和紧追其后的仿古建筑清淡的新灰色对比鲜明。

  抬头望去,二楼三楼的阳台上,工人们骑在木梯上,正在给百叶窗刷上红色的漆。侧门也是同色系的暗红色木门,新上的漆色还透着湿润的亮泽,门大开着,记者随之进入。原本的一楼其实已经变成了半地下室,地面比江汉路的街道还低那么一点。

  墙壁、地板都已经粉刷过了,地上散乱着木头、漆桶,漆味并不浓重。顺着楼梯走到正门,大门紧闭,但从此处进入方可感受到大楼的美感。灰色大理石柱带给人一股清凉和整洁感,装饰雕花也并不太多,木质器具一律是新上的红漆,地板也是素色,让人感觉简单、整洁。如果是踏着门外的几十层台阶上来,视线所及到大楼正面的高大石柱和木门,或许会生出沉默之感吧。

  大楼原就是作为办公大楼而修建,因此并没有宽敞的大厅,高大台阶上来就直通楼梯,四层楼被分成许多小房间,记者曾在2012年来过,此时所有家具、人员搬迁一空,进进出出的换成了装修工人们,或粉刷墙壁、门窗,或装设空调、拉线。据工人们介绍,大楼的装修已经快要完成。

  记者走进一个已经装修完成了的房间,墙壁都被粉刷一新,东面墙壁上的壁炉封着,玻璃窗外装着暗红色的百叶窗,天花板上的吊灯有些摇摆不定,还是民国时期的富贵样式。工人们介绍,灯光需要根据此后的展览规划来设计。

  紧闭的大门和玻璃阻挡了进入大楼内部参观的可能,但是此地依然是拍婚纱照的热门地点,记者两次前往,都碰到新人们在楼前腼腆微笑。而沿江大道一侧的玻璃窗上,不时有脸贴上去,好奇地窥探室内,散落的办公桌、落着灰的地板、时而穿行过的穿迷彩服的工人们,“喔,里面在装修呢”,他们恍然大悟,附近懂行的人有时候会凑一句,“以后要改成博物馆。”

  天花板上的吊灯,还是旧时富贵样式

  ◎探访

  江汉关旧影。

  为修江汉关,专建了一条轻便铁路

  做旧的木门。

  做旧的金属玻璃把手。

  石雕栏杆。

  石门的雕花。

  长江商报消息◎历史

  为修江汉关,专建了一条轻便铁路

  关于江汉关大楼的历史,资料颇多。曾在武汉海关工作的甘胜禄今年已年届九十,他曾经负责编写过《武汉海关志》一书,对江汉关大楼的建立历史、经过、大楼的变迁做过研究,而他本人也是江汉关大楼九十年变迁的亲历者。本报记者在2012年曾就江汉关大楼的历史对其进行过采访。

  江汉关大楼的建立要从1861年汉口开埠说起。汉口开埠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最初设在汉江口,后迁至青龙巷。当时沿江大道自江汉路到汉江口一段并无大马路,只是临江一条街,交通非常不便。

  1899年,江汉关税务司向总税务司建议,将江汉关大楼选址在英租界东南角(今江汉路口),即原英租界工部局及巡捕房所在地。英租界工部局位置极其特殊,一边是花楼街一带繁华的商贸市场,一边是各国大银行和大公司所在地,有利于华洋双方。但适逢义和团起义,房屋转让之议暂行搁置。

  不过,江汉关需建新楼的呼声始终未停。义和团起义被之后,1906年,时任江汉关税务司的克罗斯和1907年任税务司的安格联先后与英驻汉总领事费雷泽商议工部局及巡捕房转让之事,费雷泽同意转让,但提出,转出的房屋需中国政府保证,只能作海关办公之用,不能作其他用途,后经清政府承诺,转让之事方正式成行。

  转让虽然达成协议,但拆迁并不容易。甘胜禄说,从1907年达成协议到1920年开工,一拖就是13年,直到1920年终于达成正式协议,最终选址在江汉路口。

  江汉关大楼选址参照了上海江海关的选址经验,即关址必须建在租界内或接近租界区。当时海关为英帝国主义所控制,总税务司一职均由英国人担任,江汉关的税务司亦大多是英国人,海关若设在英租界无疑对他们有利,外国商行多分布在租界,也都希望海关搬到英租界去。

  根据史料记载,大楼基地的土质软硬不均,特别是江边扩填部分,由泥沙淤积而成,大楼的土方和基础工程量非常大。1922年5月,江汉关大楼填土工程正式开工。为了施工,土方工程公司首先铺设了一条从后湖姑嫂树到江汉路江边的轻便铁路,并用预先从法国购回的两辆小火车头拖带运土翻斗车,将土方运到工地。

  基地填好后,将百余根计长二三十公尺的木桩打到岩层,然后用混凝土及数吨重石奠基。填土奠基工程完成后,1923年1月开始由魏清记营造厂承建大楼,并于1924年1月21日竣工。

  轮船进港,白天挂旗号,夜晚悬红灯

  1901年江汉关税务司梅乐和为筹建江汉关大楼时,以奖励方式招请著名建筑工程专家进行设计,择优选用,最后选中上海“思九生”公司建筑师辛甫生所设计的图纸。“思九生”是20世纪初,上海一家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是英国人R·EStewardson,毕业于英国皇家建筑学院,后以个人名义创办建筑设计事务所,现今外滩怡和洋行大楼、上海邮政总局等一批上海著名建筑皆出自他的笔下。

  这幢4层的海关大楼座落在突出江面的地段,方便监视江面活动,同时巧妙地构成了这两条马路的对景。大楼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的建筑,其中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

  甘胜禄说,钟楼上面有瞭望信号台,可鸟瞰全港,用望远镜眺望长江上下游进出港口之轮船,通过挂出旗语指挥轮船进港,信号台由四名信号员值班。每6小时一班,从午夜12时起,昼夜轮流,分班值守,遇有轮船进港,白天悬挂该轮船公司旗号,夜晚悬挂红灯表明有轮船自下游进港。

  在大楼正面主楼顶端镶嵌着“江汉关”三个大字,铁画银钩,气势恢宏。这三个字也颇有来历,武汉作家协会作家、副研究员张小泉撰文介绍,这三个字出自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著名书法家宗彝之手。宗彝初习颜柳,后摹魏碑,善写斗方,笔力遒劲。为写江汉关三个字,他数易其稿,因为那时还是繁体字,“江”字的笔划少,“汉、关”两字笔划多,三个字难以协调。为此三字,江汉关赠他润笔之资纹银500两,足见其字的份量与珍贵。

  除了作为海关办公大楼,江汉关大楼还起着防洪的作用,当长江水位上涨到47英尺(约等于14.3256米),遇上雨季就要进行防洪,必须封闭海关大门,台阶下所有凹进处,所有门窗和院内需封闭筑坝,自街道4英尺处用木板堆叠,内以黄土筑实堵塞。

  上个世纪武汉遭遇的第一场大水灾就是在1931年。1931年前的汉江已有二三十年没发生水灾,1905年张公堤筑起之后,武汉人已经不知洪灾滋味,民国时期疏于防范,张公堤和铁路堤都因年久失修,低矮残破,基本处于废弃状态。

  1931年8月19日,江汉关水位涨到当年的最高点28.28米,汉口市内大批平房被毁,许多根基不牢的楼房相继倒塌,汉口市区就变成了“陆地行舟、有水无市”的洪灾区。甘胜禄老人说,但是江汉关大楼并没有受太大影响。1934年3月28日,江汉关税务司为查明洪水对大楼地基有无影响,对1924年至1934年间大楼地基水平测量记录进行审查,认为大楼地基水平自建立以来,移动极微。

  江汉关大楼虽然采用的都是优质的材料,但随着年代久远,同样遭遇着各种创伤。甘老说,建成后第一次重创是1937年,钟楼出现白蚁,后来换掉了木料。

  然而,随着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武汉,江汉关大楼遭受着更大的创伤。甘胜禄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武汉时,江汉关大楼屋面曾受到空袭弹击,四楼右边天花板及墙壁出现裂缝,屋内电气与暖气设备受到损坏,电气线路不通,其他设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到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26日,日军才撤出江汉关大楼。1946年—1947年对大楼曾进行大修,恢复旧观。

  ◎修复

  几扇旧百叶窗,被原样恢复

  江汉关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文艺复兴式样,三段式构图,中部设有典雅的钟楼,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花岗岩外墙坚固壮观,东、西、北三个立面墙均有花岗石柱廊,采用科林斯柱式,北面的8根石柱直径1.5米。在那个年代,柯林斯柱式设计是很多办公大楼的常用样式,江汉路上的几栋洋行大楼也是如此。

  江汉关大楼命运标志性时刻发生在2012年7月16日。当日,武汉市政府与武汉海关签订协议,武汉海关办公区将整体迁至金银湖畔,江汉关大楼将改造成博物馆,结束其办公大楼的身份。记者从江汉关博物馆筹备处负责人朱莉处了解到,江汉关大楼改建成博物馆的施工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江汉关大楼的文物修复工程,其二是博物馆陈列。

  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汉关大楼的维修方案需要制定完整细致的维修方案,层层审批,最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记者从文新广局博物馆处获悉,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受邀制定江汉关大楼的本体维修方案。该中心具有国家文物局授予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参与过多个代表性建筑的文物保护规划和维修设计方案编制。

  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总工程师吴晓介绍,制定维修方案前,他们对江汉关大楼做了全面调查,发现经过近90年,大楼仍然保存得相对完好。此次对大楼进行维修,是其使用功能将发生改变,为了配合以后的使用做的一次维修,并非这栋建筑本身出了很大问题。

  海关办公大楼时期影响建筑美观的外墙上的空调、防盗网被清除了;曾经作为理发室、食堂使用的半地下室被清理出来;由于此后将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因此馆内新增了残疾人通道和几个门洞,疏散通道和消防也进行了调整。

  在维修原则上,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部分还原建筑最初原始的样子,因此门的样式、五金件、百叶窗、吊灯都按照原有的样子进行了还原。

  吴晓介绍,在调查时他们发现,大楼两侧阳台上还保留着原始的两层百叶窗,暗红色的高大窗体和大楼十分契合,但有的部分已经被改造成了现代式样。于是他们希望能够还原百叶窗的设计,“还有原来的可供参考,这部分是可以恢复的。”

  同样如此的还有玻璃窗上的金属把手,做旧感觉,最初大楼里遗留了这样几个老上海设计出的玩意,恰恰是这种细节处最能体现那个年代的感觉,于是他们也建议保留下来。现今还做这样金属把手的厂家已很少,江汉关大楼里的是专门从上海订的货。

  保留建筑上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但所谓“修旧如旧”并非拿着当初设计师的设计图纸,进行原样修复。如果硬要那样做,反而可能对建筑造成二次伤害。现在业界对古建筑修复存有的理念是,尽可能保留建筑物上现存的有一定价值的历史信息。比如已经发黄的大楼外立面,恰恰为其增添了历史厚重感,抗日战争后对大楼破损处进行的修补,也保存了下来。

  1987年,大楼进行过一次彻底整修,内墙全部改粉,装饰小花点式喷塑墙面,报关大厅墙裙及部分走道铺上大理石,外墙用洗剂冲洗,墙面显出花岗石自然本色,内外焕然一新。打点和奏音乐,仍采用原有大铜钟的报时钟声和乐曲。

  此次维修,将内墙的装饰小花点全部改成了白墙,而当时铺上的大理石则进行了保留。

  在吴晓看来,很多东西回不到也没有必要回到最初。江汉关大楼初选址此地时,江边码头货船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大楼门前是一块空旷低洼的开敞地;后边紧挨着江汉路,日本银行、中国银行的金融一条街。清一色的石头建筑,几层洋楼,形成了十里洋场的繁华。

  如今,最不可复原的就是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当年,江汉关大楼前是低洼地,如今的路面比以前高很多,人行道已经和大楼一层的窗户平行。而江汉关后面,紧挨着一栋酒店大楼,虽是仿照江汉关做旧的样式,但年代、质感明显不同。

  吴晓感叹,以前开车从武昌过来汉口,远远地能看到江汉关大楼的轮廓线和高耸的钟楼。但是,虽然备受争议,江汉关大楼背后的商业住宅还是一天一天高起来了,现在再从武昌过来,只有近到百米内才能看到江汉关的背影。

  钟楼。本版图片本报记者傅坚摄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