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单雄信只有一个最亲密的好友,那就是同郡的徐世勣,也就是演义中的徐茂公,还是后来的大唐猛将李勣。其他的像秦琼、程咬金、王伯当、罗成等人,要么就是杜撰的不存在,要么就是基本上和单雄信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所以当然不会为他向李世民求情了。

  民间有句俗语,那就是“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柱香”。桃园三结义大家都比较熟悉,当年刘关张三人结拜只因志趣相投、情真意切,后来纵使曹操以金钱、权利相诱也未能打垮关羽的忠义之心,关羽死后,刘备更是倾全国之力为兄弟报仇,足以证明三人确实是真情换真情的好兄弟。

  但是相比而言瓦岗寨众兄弟之间的情义就让人觉得太过凉薄。就像单雄信虽然一生交友无数,身为七省绿林会总瓢把子,到最后却没有一个兄弟跟随自己,相反昔日的好友还都跑到了敌人李世民那里。

  演义中的单雄信出场就是属于自带气场的那种人,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庄主,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绰号“赤发灵官”,行走江湖极为仗义,单雄信外表雄壮,武器是一杆金顶枣阳槊。

  单雄信在秦琼落难时,他对落难中的秦琼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当秦琼途中重病困在寺庙里,他就热情接待他,流泪道:“为朋友者,死若是替得吾兄,雄信不惜以身代兄。”秦琼要回家,单雄信暗暗送他三百两银子,又怕被他发觉,不肯接受,把银子打扁,放在铺盖里。秦琼被当作劫贼,至死人命,被关进监狱,他又千方百计替他周旋,免受重刑。

  其实单雄信不光对秦琼很讲义气,对其他的人也很讲义气,但无奈的是,瓦岗寨覆灭后,很多人都投靠了李世民阵营里,而只有单雄信因为与李渊有杀兄之仇,还在阴险狡诈的王世充手里。正是因为与李家的杀兄之仇,也注定了他的结局不会很好。

  后来单雄信终于逮到一个机会,在御果园遇到了游玩的李世民,单雄信直接杀向仇人之子,而就在李世民要挂的时候,徐茂公拉住了单雄信,单雄信这时候很失望,昔日的好兄弟阻止自己杀仇人。于是他和徐茂公割袍断义,但是李世民被后来出现的尉迟恭救走。

  而之后王世充组织了五个军阀对抗唐朝,而罗成更是设下埋伏锁五龙,王世充大势已去,单雄信孤身踹唐营,中计被俘。然后众人都为单雄信求情,劝他投降李世民,但是单雄信心意已决,甘心赴死。

  所以在主流的演义中,比如《隋史遗文》、《说唐全传》、《隋唐演义》中,众人都在为单雄信求情,甚至在《说唐》里面李世民都不舍得杀他,再三劝降他,可是是他甘心赴死,并且大骂李世民。可能在单雄信的心里他也知道李世民是英主,但是他单雄信是义字当头,怎么可能投降自己的敌人,死亡是最好的解脱。

  其实关于单雄信演义中的定位经历了很多次的变化,因为隋唐类的小说大致上分了两类,一种是以帝王为中心的,一种是以反隋的英雄为中心的。所以这两种类型的小说中单雄信的形象肯定也不一样。单雄信在唐朝和宋朝应该就是以勇猛战将的形象在小说中出现,到了元朝和明朝单雄信就被定位为小人,比如《大唐秦王词话》就把单雄信写成了反面人物,他被王世充设下“美人计”,招为附马,背叛了朋友,和王世充里应外合,拿下了瓦岗寨。

  单雄信后来也随王世充降唐,李渊下令“果首示众”,单雄信向徐茂公求情,徐茂公都不理他,直接斩首。所以这时候的演义小说是没人给单雄信求情的。而到了明末,《隋史遗文》等小说出现后,单雄信又变成了义薄云天的小关羽,自然最后求情的人很多了。

  正史中的单雄信根本不是什么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也不是二贤庄的庄主,和秦琼也没有过硬的交情。

  《旧唐书》记载,单雄信和徐世勣是同乡密友,两个人都很勇猛,单雄信善于使马槊,程咬金据说也使得这个东西,一种马上用的长矛。

  大业九年(613年),韦城翟让因为犯了罪亡命到了瓦岗,聚齐了一群人宣布起义。单雄信和徐世勣一同去参加了翟让的瓦岗起义军。成为了翟让的得力干将。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因为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了瓦岗军。李密这个人很有才能,进入瓦岗后,帮助瓦岗寨实力提升了一大截。随后翟让就在王伯当和徐世勣的劝说下,把大权交给了李密,李密从此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翟让让出了大权,他是个粗人,觉得没什么,可是手下人都觉得不行,还是得把李密的位置抢回来,翟让没有同意,但是这个事情被李密知道了。李密所以先下手为强,以宴请翟让为由,设计杀了翟让,同时还砍伤了翟让的心腹徐世勣。单雄信一看情况不妙,立马向李密磕头求饶,李密觉得他们都是猛将,所以没有杀他们。让单雄信和徐世勣统领翟让的兵马。

  瓦岗寨失败后,徐世勣转投大唐,而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直取李世民,多亏了徐世勣的出现制止了单雄信,使李世民幸免于难。

  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单雄信等将领被大唐俘虏。《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是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人处死,这时候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可是没有被允许,于是单雄信被砍头。而《旧唐书》中记载的是李渊下令杀死的单雄信,同样也是徐世勣求情无果。

  但是单雄信被杀时,徐世勣亲自给他送行,说起为他求情失败的事情,单雄信有点失望,说我就知道你不能做到。徐世勣说,忠义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并且徐世勣还割下自己的肉给单雄信吃,说没有忘记当年同生共死的誓言,单雄信很感动,随后被杀。

  充既平,雄信将就戮,英公请之不得,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了此。’绩曰:‘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已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因以刀割其股,以肉啖雄信曰:‘示无忘前誓。’雄信食之不疑。”《隋唐嘉话》

  其实正史中单雄信被杀,只有徐世勣一个人求情也可以理解,毕竟历史不是演义,在历史上程咬金一直是李密的手下,而秦琼一开始还是隋朝的官员跟随来护儿过瓦岗军,后来兵败不得已投降了李密。所以单雄信和秦琼等人属于瓦岗寨的不同阵营,他们不求情也正常。再说秦琼和单雄信接触的时间也没多久,后来秦琼就投靠了李世民,二人只能说认识而已,谈不上有交情。

  至于李世民之所以不放过单雄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正史中的单雄信不像演义中那么忠义,他就是个墙头草,翟让被杀,他立马向李密磕头求饶,李密失败,他马上投王世充,王世充失败才被俘,这样的人李世民确实也不敢用。再说毕竟单雄信差点杀了李世民,李世民于公于私都不喜欢单雄信,杀了他也很正常。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对结义兄弟。

  徐茂公就是徐世勣,字懋功,山东曹州人。单雄信也是曹州人,身材骁健,武艺高强,能在马背上用枪,《资治通鉴》中说他“善用马槊”。

  单雄信和翟让是同乡,两个人关系友善。隋朝末年,翟让在瓦岗寨占山为王,单雄信聚集了一群少年加入其中。这一时期,单雄信和十七岁的徐世勣相识,成为好朋友,二人发誓生死与共。

  后来李密设计夺权,谋杀翟让。当时单雄信和徐世勣都在现场。混乱之际,徐世勣向外逃出时,守门者在他脖子上砍了一刀,再要杀他时,被王伯当救下。

  单雄信赶快向李密叩头,请求他放过徐世勣,李密答应了,让人把徐世勣扶过来,自己亲自为他包扎伤口。

  从这个过程来看,李密动手之前,单雄信可能已经被李密收买,单雄信也算救过徐世勣一命。事后,李密先让单雄信前去安抚翟让的部下,后来又安排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率领翟让的部队。

  李密比较器重单雄信,军中都称他为“飞将”。但李密的亲信房彦藻认为,单雄信这个人不可信,容易背叛主人,建议李密除掉他。但李密爱惜他的武艺,不忍下手。

  后来李密败给王世充,单雄信转而投降王世充,成为大将军。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时,单雄信率兵迎战,战斗中他的大枪险些伤到李世民,徐世勣在一旁急忙大喝:“此秦王也!”单雄信这才收枪退回,让李世民躲过一劫。

  李世民曾经带领五百骑兵出行,被王世充的一万多人包围,单雄信手持长槊直扑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使其落马。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之后,把他的十多位亲信部将斩于洛水之上,其中也包括单雄信。

  关键时刻,只有生死结义的兄弟才会出面求情,别人不愿冒这种风险。

  徐世勣出面,哭着恳求李世民,说单雄信是一员好将领,他愿意献出自己的官爵,换取单雄信的性命。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答应。其中的原因,一是单雄信曾经险些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更重要的一点,大概在李世民看来,单雄信这个人虽然武艺强,但缺少忠诚之心,关键时刻先后背叛过翟让和李密,这一点很像吕布。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总是一个隐患,所以不肯放掉他。

  徐世勣说情无效,单雄信很不满意,说:“我固知汝不办事!”

  徐世勣伤心地说:“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说着,徐世勣挥刀割下腿上的一块肉,让单雄信吃下,说:“让我的这块肉跟着兄长化为泥土,由此也算我没有违背当初的誓言!”

  单雄信死后,徐世勣收养了他的儿子,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好朋友了。

  古典英雄之间的情义,令人动容。

  谢邀,李世民处死单雄信时,徐茂公惺惺作态,看似只有他一个人求情,实则他最坏,假如不是他的计谋,讲真秦琼在场,单雄信不会被杀。其中的是非曲直听我慢慢道来。

  【单雄信是谁?】单雄信(?—620年) ,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善使马槊,世人称之为“飞将”。《隋唐演义》中第十八条好汉,隋朝时五路江湖「总瓢把子」。最初他和秦琼、徐茂公、程咬金都是瓦岗山结拜的兄弟。尤其和徐世绩(徐茂公)情深义重,视同生死。

  (单雄信)

  【为何和兄弟分道扬镳?】单雄信抛家舍业,和徐茂公,秦琼,李密等英雄好汉啸聚瓦岗山反隋,但由于李密和翟让争权内讧,众心离散,被隋朝击败。于是众好汉星散。徐茂公投唐,单雄信因为和李世民有家仇,故没有投唐。原来是李世民的老爸李渊曾射杀死了单雄信的大哥。由此单雄信投奔了李世民的政敌——洛阳王世充。

  【为何单雄信被活捉?】李世民攻取洛阳——偃师之战,罗成摆下阵势力擒窦建德、王世充、孟海公、朱灿、高谈圣五王,后世称锁“五龙”。单雄信发怒独踹唐营,只杀的唐军四散而逃,当时秦王李世民正和罗成等众将喝庆功酒,李世民马上骑马就跑。

  片刻之间,单雄信就追上了骑马欲逃的李世民,执马槊便刺,恰好尉迟恭赶来,救下了李世民,单雄信身疲马乏,一不留神,被尉迟恭走马活擒。

  (单雄信独闯唐营)

  【徐茂公计斩单雄信】单雄信被捉住关进了大牢。此时徐茂公急忙去见单雄信,苦劝单雄信投降李世民,但他死意已决,大骂牛鼻子老道。

  徐茂公无奈退出。他找到李世民,两人合议。徐茂公说,以单雄信的性格和威望来看,他是不会投唐的,假如他投唐,他怕江湖人士耻笑,毕竟唐国公射杀了他大哥。放他走也是不现实的,他活着就会和秦王你为仇作对。假如杀他,其它兄弟都好说,唯独秦琼不会答应,秦琼上次就为单雄信求情,放过了他一次,这次秦琼一定再次求情。

  李世民听罢,“军师,这如何是好呢?”秦王眼巴巴看着徐茂公。“为今之计就是先把秦琼支开”徐茂公说道。如此这般……。秦王听罢哈哈大笑,军师妙计。

  (徐茂公)

  【法场兄弟洒泪相别】次日,徐茂公叫来秦琼,对他说,当时军中粮草迟迟运不来。让别人去我不放心,有劳元帅亲自去一趟吧。秦琼领令而去。

  秦琼一走,次日单雄信绑缚刑场,徐茂公把酒为单雄信,哥哥要投降还不迟,正说之间,秦王也来到了面前,徐茂公把酒放下,急忙跪倒磕头,哀求李世民放过单雄信。

  单雄信哈哈笑道,徐老道,咱兄弟今天恩断义绝,割袍断义,我不怪你,各为其主,我死的其所,来吧兄弟,引刀一快,别猫哭耗子假慈悲了,单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见到老兄弟秦琼。此时程咬金和罗成也赶来了,老程对单雄信说,秦二去押运粮草去了。

  此时罗成把酒走向了单雄信,他不见还好,见到罗成大骂,忘恩负义的家伙,当初我曾为你建了「三贤庄」到如今却忘的干干净净。你这种人,早晚被万箭穿身。

  原来瓦岗山散伙后,罗成曾投单雄信,单雄信和王世充为留住他,特为他建立了三贤庄。罗成被骂恼怒,打了单雄信一拳,被程咬金拉走了。

  (徐茂公和单雄信刑场话别)

  徐茂公见不能再拖了,事不宜迟,对李世民耳语说了些话。秦王李世民传令:尉迟恭行刑。可怜单雄信命丧黄泉。后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命学桃园三结义,不做瓦岗一柱香」。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加关注,点赞和留言评论】

  这问题算你问对人了,因为单雄信曾经救过徐茂公的命,而其他人不救是因为都知道单雄信必死。

  作为跟东汉末年极为相似的隋末唐初,在这段时间内也是爆发了大量的优秀将领和谋士,单雄信和徐茂公就是其中代表。

  虽然两人都曾结拜于瓦岗,但相比较徐茂公来说,单雄信的结局未免太过于凄惨,被秦王李世明当众斩首。

  单雄信作为瓦岗寨的头号元老,而当时李世民手下还有不少刚投靠过去的瓦岗军,可最后在单雄信问斩的时候,却仅有徐茂公一人求情,这是为何?

  徐茂公本是富商家庭,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开棚施粥,救济穷人,只要是穷人,不管熟不熟,他都会救济。

  在徐茂公成年后决定离开家乡做一番大事业,于是在离开家乡后接受了翟让的邀请,加入了瓦岗寨。

  作为初期的元老之一,当时瓦岗军并不强大,但凭借着徐茂公的努力,瓦岗军终于做大做强。

  只是在李密到来之后就发生了变化,当初李密正在逃亡,徐茂公就建议翟让把他接过来,这样以后招人名气更足一些。

  只可惜李密不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主,在瓦岗寨呆了一段时间后就联合一些士兵发动叛乱,在一次宴席中当中杀了翟让坐上了头号交椅。

  原本李密对翟让旧部也就是徐茂公等人是想一并处决的心思,在徐茂公等人快要被李密处决的情况下,单雄信及时出现并为徐茂公求情。

  原本单雄信也是翟让旧部,不过在李密造反成功后就立马归顺李密,从而得到了李密的信任。

  李密最终听从单雄信的建议,将徐茂公留下并让他管理瓦岗军事务,徐茂公成功躲过一劫。

  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单雄信的话,徐茂公在当时是必死无疑的局面,所以在单雄信有危险的时候,徐茂公也是第一个站出来,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如果徐茂公不站出来给单雄信求情那才奇怪。

  说完了徐茂公的事情,我们来聊聊为何当时就徐茂公一个人站出来求情,按理说单雄信虽然多次易主,但朋友还是不少的,为何到关键时刻却无人帮忙呢?

  其实这不能怪其他人,主要原因在李世民和单雄信身上,李世民是何人啊,当时想要篡位的秦王,想要篡位就必须需要能人,于是李世民一生都非常爱才。

  就如大唐名相魏征,你觉得想象不到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政客,这李建成可是李世民的死敌,李世民也是杀了他才成为皇帝,并且魏征还对李建成出主意,直接杀了李世民。

  在这种种前提下,魏征最后的结局如何?得到李世民的大力信任和推崇,从这点就能看出,李世民是爱才的,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才。

  而像单雄信这种人,应该得到李世民的大力招揽才对,但却遭到了李世民的诛杀,其他人也是明白单雄信是必死的局面,所以才没有出言相劝。

  那么单雄信到底犯了什么事情呢?说出来你就知道了,处处死罪。

  单雄信得到王世充的赏识镇守洛阳城,这时候李世民派人来攻打,李世民也是亲征。

  在这样的情况下,单雄信看准时期就立马冲了出去,目标就是乱军之中的李世民,这时候由于李世民身旁没有猛将,所以大概率是要被单雄信得手了。

  在这关键时刻,徐茂公站出来挡在了李世民面前,再加上出言相劝,单雄信这才退去,李世民逃过一劫。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安能招降单雄信?也许你会觉得李世民连魏征都能用,为何不能用单雄信?看完下面这条你就知道了。

  李世民和单雄信没仇,但单雄信的哥哥跟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有仇,李渊曾误杀了单雄信的亲哥哥。

  作为以义字当头的好汉,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忍不了,于是就一直对李世民怀恨在心,毕竟李渊太不常见了,父债子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能解释清为何洛阳城外单雄信为何一定要取李世民性命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还敢养一个不定时炸弹吗?而如果杀了单雄信就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消除自己的心头之患,又能杀鸡儆猴让那些刚投靠的瓦岗军看看下场。

  所以说当时不是没人愿意救单雄信,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单雄信必死,再去求情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至于聪明的徐茂公自然也能看出其中内涵,但他还是去了,这是因为单雄信有恩于他,徐茂公自然要还,于是就出现了单雄信被斩,只有徐茂公一个人出来求情的局面。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很简单,因为当时李世民手下出身瓦岗军的人,和单雄信交集较多并且个人关系非常好的只有

  后来瓦岗军失败后,单雄信降于王世充,当时在河北黎阳一带的徐茂公则带着地盘降于李唐。

  李世民取得洛阳、虎牢之战的大胜,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将十几个王世充政权的高官骨干斩首,包括单雄信。此时李世民手下的瓦岗军出身人物,徐茂公之外,如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和单雄信经历上基本交集都不大,没有很深厚的个人交情。

  秦琼原是隋将来护儿部属,参加过隋炀帝征高句丽,后来在隋军名将张须陀麾下,长期和瓦岗军作战。李密加入瓦岗后击杀张须陀,秦琼带残兵归属隋将裴仁基。裴仁基投降瓦岗军后,秦琼才随之加入瓦岗军。秦琼是齐州历城人(今山东济南市),和单雄信也没有同乡关系,两人加入瓦岗军时间相差甚远,在瓦岗军中地位也差别比较大,有亲密交情的可能很小。

  程咬金是地方土豪出身,隋末组织过几百乡兵。李密加入瓦岗军后,程咬金才参加瓦岗军。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和单雄信也没有同乡关系。程咬金和单雄信加入瓦岗军时间差异很大,在瓦岗军地位也相差很远,有交情的可能同样不大。

  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今山东济南市),和秦琼是同乡。同秦琼一起原属隋军名将张须陀麾下,张须陀被杀后归属裴仁基,后随裴仁基降于瓦岗军。和秦琼一样,罗士信和单雄信有很亲密交情的可能也很小。

  徐茂公此时在唐军中地位较高,且洛阳、虎牢之战立下了大功,是李世民下属诸将功绩第一。徐茂公向李世民为单雄信求情,愿意放弃全部官爵换取单雄信不死,李世民也没有答应。临刑之时,徐茂公割了一块自己的大腿肉,煮给单雄信吃,已示同生共死。徐茂公之后一直帮助照顾单雄信的家人。

  谢邀!祝大家阅读愉快!

  话说为李世民建立不世功勋的名将都是降将,正是李世民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大唐的辉煌,那么李世民对人才是不拘一格,却把单雄信给杀了,这是为什么?而单雄信被杀时却只有徐茂公一人求情,他之前的那些生死之交呢?

  (李世民剧照)

  其实李世民杀单雄信无非就几点原因:一是单雄信胆小怕事,李密杀翟让的时候,单雄信竟然对李密跪地求饶;二是单雄信跟随李密一起攻打王世充,结果失败了,又投降了王世充,李密则投降了李世民。三就是没有原则,单雄信差点杀了李元吉,结果徐茂公一求情就不杀了。

  原因很简单,单雄信和徐茂公一是发小,二是生死之交,单雄信曾经救过徐茂公,就在李密杀翟让的时候,徐茂公想逃跑,结果被士兵用刀砍伤了脖颈,后来单雄信求情,徐茂公这才逃过一劫;徐茂公一看单雄信也在俘虏里面,心里很是高兴,他以为李世民一定会欣喜,因为又得了一员大将,没想到李世民见到后就说:“单雄信,斩!”徐茂公赶紧去求情,结果还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去牢房看单雄信,单雄信说了一句话:“我固知汝不办事”,这让徐茂公更难过了,所以就有了徐茂公割肉喂单雄信的故事,他说我现在如果陪你一起死,你的妻儿老小怎么办?暂且吃下这块肉,让它陪你长眠于地下。后来徐茂公确实一直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子单道真,视如己出,将其养大成人。

  (单雄信剧照)

  题主有这样的疑虑,肯定是想知道为什么那么要好的秦琼和程咬金怎么没求情,其实我们知道的只是演义,正史上他们关系并不怎么好,而且还分属两个阵营,不求情一是觉得没必要,二就是感情还不到位!还有就是求情也没用,单雄信差点把李世民杀了。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关于徐茂公为单雄信求情这段历史,我看很多人是傻傻分不清楚真实历史与演义中的故事,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今天将真实历史与演义结合起来对比一下,对这件事情进行一下说明,并不是徐茂公猫哭耗子假慈悲,而是他确实没有办法。

  很多人也有疑问,单雄信与秦琼不是结拜兄弟么?为何只有徐茂公会去求情,那秦琼去哪里了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徐茂公与单雄信,相识很早,早在隋朝末年翟让占山为王,成立一群瓦岗寨英雄的时候,徐茂公就与单雄信认识了,换言之,当时徐茂公与单雄信是结拜过的兄弟,不过单雄信这个人对兄弟义气这件事情似乎不太重视。

  结拜过的兄弟,应该生死与共的,奈何单雄信在李密将自己好兄弟翟让给灭口之后,单雄信居然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和李密为伍,徐茂公等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带着翟让的旧部离开了。

  这个时候就有人建议李密把单雄信除掉,因为这个人有勇无谋,并且首鼠两端,与三国时期的吕布有得一拼,要是把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无疑就是留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当时李密没有听从建议,果不其然,后来王世充带兵攻打李密的时候,单雄信迅速投靠了王世充,而徐茂公实在无法与之为伍,就去投靠李渊了,单雄信因为与李渊有过节,故而不愿意去投靠李渊。

  从单雄信两次的行为来看,其实他确实有些类似于吕布,当年的瓦岗结拜之情,看来根本就靠不住啊。单雄信投靠王世充之后,与徐茂公有过一次正面接触,当时徐茂公和李世民一起去攻打王世充,结果李世民差点就被单雄信给杀了,幸亏徐茂公出现及时,才避免了一场危机。

  这次之后,李世民对单雄信的勇猛有所领略,随后李世民第二次去攻打王世充,单雄信再次差点杀了李世民,又被尉迟恭援助,不仅救了李世民,还把单雄信给拿下带回军中。

  单雄信被李世民俘虏之后,徐茂公三番五次劝诫单雄信投降,或许当时单雄信已经有了投降李唐的想法,可是随后李世民却表现出对单雄信必杀的决心,这可把徐茂公吓到了,徐茂公连忙找李世民求情放过单雄信一马,但是李世民觉得单雄信总是首鼠两端,这种人靠不住,必须杀掉,以绝后患。

  当然,李世民要杀单雄信,除了觉得单雄信首鼠两端之外,还是有私人恩怨的,毕竟单雄信曾先后两次差点把李世民给杀了,让李世民也觉得有些丢脸,所以这种人怎么能留下来呢。

  单雄信临别之际,徐茂公去送别他,单雄信怪罪徐茂公说:“我固知汝不办事!”徐茂公很是委屈,就对单雄信说:“我倒是不怕死,与你一起死也是好事,可是我已经将自己贡献给国家了,自古忠义两难全,再说了,要是我也死了,谁去照顾你的老婆孩子呢?”

  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资治通鉴》

  当然了,只是说一说,单雄信还是不相信徐茂公,所以徐茂公当着单雄信的面,直接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煮给单雄信吃,以表示自己对兄弟情的重视,单雄信死后,徐茂公也确实照顾好了单雄信的老婆与孩子。

  从正史记载来看,单雄信在李唐的这些猛将中,也就只有徐茂公与他曾经是有过交集,并且感情最好的,至于其余的人,实际上并无交情,所以自然只有徐茂公一个人会去给单雄信求情。但是人们问题来了,秦琼去哪里了呢?

  在演义当中,徐茂公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为了把单雄信给除掉,徐茂公给李世民提出建议,说只要有秦琼在,一定会求情,想要杀掉单雄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秦琼支走,因此把秦琼给弄去运粮草了,在处决单雄信的时候,秦琼不在身边,因此事情才得以顺利进行。

  这个是演义中的故事,还编造除了罗成等人,要知道在真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罗成这样的人物,只有罗士信,并且李世民想要杀单雄信,岂能是秦琼能够阻止得了的,更加主要的是,秦琼与单雄信压根就没有什么交集,不可能是什么结拜兄弟啊。

  真实历史上的秦琼早年是在来护儿部下的,后来成为张须陀部下,李密加入瓦岗军击杀了张须陀之后,秦琼归属了裴仁基,直到裴仁基投降瓦岗军后,秦琼才加入瓦岗军,这个时候瓦岗军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早已经并不是当年单雄信与徐茂公等人结拜的时候了,所以秦琼与单雄信,肯定是没有结拜兄弟的这层关系的。

  后来瓦岗军也没有坚持多久,就被王世充给灭了,随即单雄信投靠王世充,秦琼则投靠了李渊,后来两人更没有机会拜把子了,因此真实历史上的单雄信与秦琼没有什么亲密的交情,秦琼也不会为他求情,所以自然也就只有徐茂公会求情了。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小说要更加残酷而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兄弟情义,更多的只有残酷的政治以及生存法则,就算秦琼与单雄信关系好,李世民要杀单雄信,秦琼又能怎么样呢?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余的人要是插足,不就是摆明了自找麻烦么?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什么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救情?这段历史故事比较復杂,并非如电视连续剧《隋唐英传》哪么简单,同時‘’英雄传‘’与史实有所不同。隋朝末年于文化及父子一:文一武专权,纵容杨广吃唱玩乐,不理政事的内忧,加上东北的高句丽连续进犯和全国各路英雄谋反叛逆,在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二贤庄单雄信也聚集了十八条好汉小股集团谋逆造反,其中包刮:隋大将秦彝之子秦琼,幽州大将罗艺之子罗成,民间英雄:程咬金,徐茂公,王伯当,尤俊大,谢映登……等十八人,在贾家楼,义结兄弟,他们的武艺各有特长,都很了得,如当時的威称:秦家鞭,罗家枪,王家箭,程家斧都是出名的。后來人马不断壮大,二贤庄已住不下了,占领了瓦岗寨。在阵容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总要有个头,能起到组织领导作用,所以大家一致推拥程咬金为主称‘混世魔王’,秦琼为大将,王伯当为丞相,继续招兵买马,积草囤粮。。上面是电视剧所见的,但是历史上正真的瓦岗起义,大业七年(611年)东郡丰城(今河南滑县)人,翟让率众起兵,翟让勇敢有胆略,初任东郡法曹,触法当斩,于獄使救脱,遂与瓦岗,于单雄信,徐世勋等据瓦岗,众至万余人,其部下都是善使长枪的渔腊手,大业十二年(616年),王伯当带李密加入瓦岗军,翟让接受李宻建义,亲自攻下荥阳的门户金堤关和周边县,又在附近的大海寺设伏,歼灭了二万前来瓦岗的隋军主力。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洛阳留守杨侗,派刘长恭,裴仁基带兵围剿起义军,隋军列阵十里,来势凶凶,翟让分军10队与之斗峙,并亲领将士攻隋营,隋军大乱,全线溃贩,刘长恭逃回东都洛阳,裴仁基投降。是年二月,翟让认为李宻有领导才能,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宻,李密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政权。一一‘魏’,在隋朝将被起义军推翻的关键時刻,瓦岗军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李密设计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将领,导至瓦岗军将卒离心,战斗力遭到极大削弱,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宻率军投降了隋朝杨侗,后又投唐,后来又因反唐被杀。。李密在隋未唐初的历史结束。下面交待隋炀帝杨广的丞相于文化及的结局。于文化及祖上是匈奴人,姓破野头,后归化于鲜卑于文氏,其父于文述为北周当官,隋炀帝接位后,获任太仆少卿,后于文述临终托孤于炀帝,炀帝于是授化及右屯卫将军。。隋末天下大乱,炀帝留江都(现杨州)不愿北返。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于文化及和其弟智及煽动兵变,弑逆炀帝,打算拥立被软禁的炀帝弟废蜀王杨秀为帝,众人以为不行,杀炀帝七子,外戚忠心大臣一律被杀。最后拥炀帝之侄(杨浩)为帝,自称丞相,并且领兵西归,行至徐州船不通,抢夺民车,司马德戡叛乱,北行占据东郡,欲占黎阳仓。越王杨侗在七贵(段达,王世充,元文都,韦津,王甫无逸,卢楚,郭文懿和赵长文)的拥立下继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宻为太尉,讨伐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化及屡败,领兵北走,以河北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为根据地,将士屡败归李密,化及叹日: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九月于文化及废黜杨浩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夭寿‘’,不久毒杀秦王杨浩。。唐武德二年(619年),唐部将李神通攻讨于文化及,化及被迫东走聊城,二月被夏王窦建德所擒,以槛押解化及,于其子承基,承趾至襄国郡(今河北邢台县),一并斩杀。。下面再说瓦岗英雄的结局。由于李密的野心,谋杀了翟让,建国‘魏’,自称魏王,王伯当为丞相,秦琼为大元帅,李宻不过時局,使得瓦岗英雄大都数不满,二贤庄主单雄信第一个同李密闹翻出走,投奔了洛阳王王世充,并为王世充之婿。接着瓦岗英雄相继出走,徐茂公,尤俊达投奔大唐李世民部下,秦琼,罗成,程咬金也先后投靠王世充,其余英雄也各自,自寻出路,使得瓦岗塞自然瘫痪,乘下李密和王伯当投唐,由于王世充为人自私并看重王权,不够大义,而使瓦岗英雄认为不是久留之地,使秦,程,罗也分别投唐。王世充处只乘下女婿单雄信,当時的单雄信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成了王世充女婿不仁离开,不做不义之人,另一方面同大唐李世民有深仇大恨,因李世民授命隋炀帝杀了他大哥和全家老小三百余口,因二种原因怎能投唐,但他也知道王世充的霸业靠已一人之力也是幻想,只好横下一条心同瓦岗兄弟割袍断义,以一命报答王世充收留之恩。闯唐营被擒,经瓦岗兄弟们苦劝投唐,他执意不从,唐秦王李世民爱才,也知道曾杀过他全家,也是各为其主,为了了结旧怨陈仇,秦王脆地担错,道歉,单雄信执意不从,其妻也劝投诚保妻小,但单雄信决意不从,情愿一死,不为仇人效劳,对不起全家三百多条生命,因此被斩,问题提出只有徐茂公为其救情并非是实,其实单雄信的性格太固执了,没有一点权变,这就是京剧中的《斩五龙》单雄信被斩,确实十分可惜,这种情仇性格,世上不并多见。(完)

  因为单雄信就只有徐茂公一个朋友!

  有些朋友就有疑问了,《隋唐演义》故事中,贾家楼英雄聚义,秦叔宝、程咬金等李世民的爱将,不都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吗,干嘛他俩不替单雄信求情?

  (1)单雄信与徐茂公,属翟让一系,这是瓦岗军中的本土派、平民与中小地主阶级出身。

  (2)秦叔宝与程咬金等,属李密一系。却是属官宦世家,与贵族世家出身。

  秦叔宝与程咬金,祖父辈皆为北齐州郡级官员,至少相当于于后世地区、省级干部子弟。

  隋唐时期,尤重门庭,出身成份决定了交往圈子。

  李密作为一个外来户,进入瓦岗军后,凭着前西魏八柱国上将军的门庭,聚拢了一大批原隋军的猛将与精兵。

  如果李密不上瓦岗,像秦叔宝、程咬金,以及后来的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自北朝起就是世代贵族将门子弟,是决不会投奔瓦岗的。

  正如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而瓦岗军却是翟让、单雄信、徐茂公等人打下的基业。

  所以,当李密麾下名将如云、羽翼丰满时,终究觉得,瓦岗元老们留不得了。

  于是,李密以设宴为诱伏杀了翟让。

  翟让的党羽,除单雄信与徐茂公二人,余者都被当场诛杀了。

  单雄信与徐茂公为何能在这次瓦岗事变中幸免?

  是因为李密埋伏的甲士冲出来时,徐茂公与其余人拔佩刀反击,混战中脖颈处先中了一刀,幸而未致命。于是,捂着脖子夺门而出,然后一直逃到了黎阳,从此拥兵自保,直至瓦岗军败亡,徐茂公再也未回过瓦岗。

  而素以武艺闻名的单雄信,一见翟让身死,竟然连战斗的勇气也没了。

  他一不反击,二也不跟徐茂公一起逃,却干脆直接伏地向李密叩头乞饶了。

  或许这是李世民要杀单雄信的原因之一,因为单雄信虽武艺超群,却贪恋富贵,临危时会忘恩背主。

  而单雄信畏死贪生的这种表现,肯定是让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天下猛将们,心里非常瞧不起的。

  所以,当瓦岗军败亡时,瓦岗名将们转投王世充。

  王世充得到了单雄信、裴仁基、裴行俨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这些一等一的骁将人来投,大喜若狂,全部授以高官厚爵。

  然而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实在瞧不起王世充这杂胡后裔,

  当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王世充率诸将迎战李世民时,秦叔宝等便又结伴于阵前辞别王世充,转投了大唐秦王李世民。

  而单雄信,却让王世充的恩赏所诱,早已死心塌地了,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价值观根本不同的两路人,小说却虚构其结义实为乱谈

  而秦、程等人在临阵投唐时,却真漏下了一个兄弟感情深厚好友,就是裴行俨。

  裴行俨骁勇无双,号称万人敌,是小说人物裴元庆的原型。

  之所以抛下裴行俨,因为裴行俨生病了,正在休养,没有随军出征。

  当裴行俨闻秦叔宝等已转投大唐秦王后,叹息道:只恨未能相随!

  这才是意气见识相投的一路人。

  王世充听到了裴行俨的叹息,大怒,下令诛杀了裴行俨满门。

  而单雄信是否参加了这次屠戮,以他的生性,十之八九是为了立功而参与的。

  所以,如秦叔宝、程咬金等,很有可能是巴不得杀了单雄信,是怎么也不会去替他求情的。

  那么,瓦岗军旧人中,单雄信也只有徐茂公这么一个真朋友了。所以,也只有徐茂公给他求情了。

  但求情显然是没有用的!

  秦王李世民与单雄信,是有仇的。若无尉迟敬德相救,秦王很有可能就死于单雄信之手了。

  根据正史,大概可以推断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在翟让事件上,单雄信大节有亏,不像忠义之人。

  其二:李世民伐洛阳。屡次与单雄信交战过,差点还死在了单雄信手中,双方皆有积怨。

  其三:洛阳城破,窦建德、王世充成擒。这时候,唐已无大敌,外战结束,必起内争。李世民与太子建成之间的暗战,也早就开始了。

  像单雄信这种人,墙头草风格,若果饶了他,他必定会投靠势力大于秦王的太子建成。

  如此,李世民要是饶了单雄信,实为自己将来添一敌方悍将。

  所以,还是杀了,才为一了百了。

  (图片来自网络)

  

莫非兄弟也靠不住?

 

  单雄信是隋唐时期一员猛将,史称其“少骁健”,名冠诸军,人称“飞将军”。有两次,他差点要了秦王李世民的命。所以,当李世民生擒他后,决意要杀掉他,任谁说情都不行。但实际上,只有徐茂公一个人给他求情。

  单和徐,是老乡,都是山东菏泽人,两人出身也差不多,都在瓦岗寨干过,属于绿林好汉出身。得知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哭着恳求,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换好兄弟一命。但李世民决心已下,没有答应。徐茂公无法,只好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给单雄信吃,说让我这块肉随大哥化为泥土,我也算没有违背当初的诺言。他还许诺,自己会照顾好单雄信一家老小,并收养了他的儿子,也算是对的起朋友。徐茂公后来赐姓李,他有个孙子叫李敬业,武则天时期发动叛乱,骆宾王还写了一篇《为李敬业讨武曌檄》。

  单雄信被俘受刑前,罗成还来劝降,单雄信吐了他一口痰,并说“从今以后,我们谁都不再欠谁”。多年的兄弟,正式分道扬镳。

  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