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自动启停省油,但真的省钱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在这个大家都喜欢拼配置的汽车市场,科技的更新换代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比如近两年的发动机自动启停,就一下子从豪华车的配置,变成许多新车的标配,从此,路上多了一群会忽然无故骂街的自动启停用户。

  发动机的自动启停,其工作过程大概就是,当汽车刹车停稳以后,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当驾驶者松开刹车,发动机就自动点火。初衷是为了在城市驾驶中,让汽车发动机在等待红绿灯的间隙停止工作,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想法还是很美好的,那为什么大家还是要用一次骂一次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发动机是如何做到自动启停。通过在发动机上加装具有怠速启停功能的起动机,以及在车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当汽车监测到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已经完全静止,且蓄电池有足够电量完成下一次启动时,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而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起动机就会迅速启动发动机。市面上大部分车型的自动启停,都是类似的原理,不过各品牌对自动启停的时机会有不一样的判断,自动启停的操控也就不同。

  自动启停其实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省油,据权威机构测试,搭载自动启停的汽车,一年下来能节省10%-15%的燃料,经济性还是很诱人的。但问题来了,这个只有一个用途的自动启停,麻烦却有一大堆。

  第一,舒适性差。发动机在频繁的启动瞬间,往往会有较明显的震动,对驾乘的舒适性大打折扣,不过这个情况正在逐渐变好,部分车型的自动启停已经能做到比较安静。第二,损耗大。尽管厂家总是说自动启停对发动机无害,但试问一天启停几十次,长此以往,发动机真的受得了吗?第三,维护贵。自动启停一般配备了增强型的起动机和蓄电池,但长期频繁工作,使得这些部件的故障率和维护费用更高。

  以上这些不过是自动启停的副作用,它最令人讨厌的点,其实是它无法永久关闭的设定。因为自动启停总是默认开启,这也逼着许多车主养成点火后即把它关掉的习惯,或者去尝试各种刷机、拔线的办法。说到底,并不是自动启停这个想法不好,而是实际体验太差,太不智能。目前的自动启停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驾驶者的意图,在你开车出停车场地库,倒车入库,堵车跟车,停车等人等情况下,总会莫名其妙地熄火或启动,给你制造各种尴尬。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既然自动启停这么讨厌,厂家为什么还要硬塞给我们?无他,实在是各国的环保和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为了过关也真是煞费心思。

  更换普通电池还真不行。自动启停需要频繁点火启动发动机,电池都是特殊加强的,否则早烧了。不过要不一定要去4S店换,选对型号,买自动启停专用电池即可。

  这就像前几年的节能灯,省电不省钱,因为不耐用,整体影响使用成本。起动机电池都是使用寿命的,即便是长寿命起动机和电池也不代表寿命与车相同。算过吗,100公里省2升油也不过10多块钱,跑2万公里也就省2000而已,更换一个电池都2000多了,而且自动启停夏天等红灯长了能热死,堵车到付启动让人抓狂,以至于变成上车先关闭自动启停功能的鸡肋,除了给朋友炫耀多让车厂赚点钱,没有实际意义。

  中国消费者对于这个新技术并不熟悉,让我们首先来认识自动启停系统这个新技术。汽车专家表示,发动机自动启停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自动重启发动机的一套系统。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是这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汽车环保技术,特别适用于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业界预计到2012年,欧洲新上市的车中将有50%配备起步停车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能在城市工况下达到15%的节油能力。 自动启停系统用起来很方便,行驶中只要直接踩制动踏板,车辆完全停止大概两秒钟后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一直踩着制动踏板,发动机就会保持关闭。只要一松开刹车,或者转动方向盘,发动机又会马上自动点火,立即又可以踩油门起步,整个过程都处于D挡状态。 直喷发动机更适合应用该项技术,所以在使用配有此项配置的车辆时,一定要注意使用高品质的机油,否则将影响该系统的使用。

  这个配置xrv上也有,个人感觉这个启停很鸡肋,多这么一个配置多了多少钱,省多少年才能省出来?,另外瞬时启动油耗不是更高吗??启动机这么折腾受得了吗?本来能用十年的启动机,五年就坏了,省的那点油钱够吗?

  1.这门技术就不是用来省钱的。

  200公里看能省1升油吗?发动机启动机电池的损耗远比省的油值钱

  2.这门技术就不是用来给消费者用的。

  为什么汽车的排量越来越小了,因为各国对车企按照排量收税,逼迫车企去发展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自动启停就是不好用?居然是每次都自动打开,手动关闭?为什么没有切换开关让消费者自己进行永久性切换呢?因为这个是在油耗测试中使用以降低车的油耗标称值.测试时是不考虑用户体验的.并且各国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了自动启停必须是着车就自动开启.自动取钱压根就不是给人用的,是车企为了应付排放法规而耍的花招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