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福建实践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美丽乡村是我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福建实践

  东南网5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清新福建,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心向往之。

  目前,全省实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建制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全覆盖,85%建制村都有1座以上水冲式公厕,94%县(市、区)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90%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700多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50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

  福建步步为营,不敢懈怠。全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指导方针,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乡村。

  永福品樱园生态宜居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今年春节期间,一场声势浩大的村庄清洁行动,在八闽广大乡村开展。

  全省46.3万名党员,深入1.4万多个建制村,带领663.5万农民,清理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污36万多处、沟渠4万多条,发放《村庄清洁行动宣传单》80多万份。“脏乱差”问题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干群总动员,部门通力配合。

  1月9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十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随后,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持续推进中的村庄清洁行动,是今年福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项重点工作。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去年8月出台的《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一革命四行动”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

  “要突出规划先行,做到‘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要加强重点整治,抓好‘一革命四行动’;要实行分类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于伟国对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长唐登杰则要求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创新机制办法,提升发展实效。

  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构筑合力。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多部门职责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健全‘农业农村部门总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类牵头、专项主抓、具体落实’的职责分工体系,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福建各省直部门“一对一”挂钩,分片负责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和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并建立定期会商、信息沟通、专家共享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福建还不断压紧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地方党政“一把手”深入一线当好“施工队长”,整县、整乡、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将其列入省委省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强化年度考核通报。

  多元投入?多方参与

  4月1日,全省首个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落户石狮市。

  “这将从根本打破原先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辖区划分,彻底消除‘三不管’地带。”石狮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由政府与社会资本按照1∶9的比例出资,创新性地采用多项服务内容相结合的一揽子解决机制,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行业监管、转变政府职能。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福建探索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元化投入机制,扩大资金来源。

  “省级财政每年落实18亿元资金,同时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土地出让金提取、部门项目配套和规费减免等办法,提高投入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福建还加强市场运作,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治理,引导各地捆绑生成PPP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在污水垃圾治理领域,全省超过90%的县已推出以县域为单位的市场化项目。南平市将全市90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捆绑打包成一个PPP工程包,总投资约9.6亿元,每日处理量达到6万吨,解决了已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问题。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上下齐心,形成合力。

  对内,激活村庄内生动力。福建多形式调动农民参与热情,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发挥其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

  福州市妇联与本土公益组织联合发起姐妹乡伴计划。她们计划通过一到三年的帮扶与支持,引导乡村妇女意识觉醒、能力提升与自我成长,充分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姐妹乡伴计划的11支基层组织脱颖而出。她们为村民带去环保启蒙,普及垃圾干湿分类法则,推广废物利用方案,撑起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半边天”。

  对外,导入社会资源,实现同频共振。

  “我们加强社会动员,引导民营企业家、热心乡贤、华侨归侨和台港澳同胞等支持参与整治项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福建正推动台湾建筑师团队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咨询“陪护式”服务,已协调福州、泉州等地梳理35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接台湾建筑师、文化创意团队,其中18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同时,福建还大力推动高校师生下乡开展“陪护式”服务,引入了中建科、同济大学等团队,着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培训基地。

  漳平市永福镇李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统一规划?统筹实施

  近日,《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南》发布。

  指南主要针对农村村民住宅整治提出规范要求与标准,并细化至建筑材料、屋顶、墙身,门窗、防盗网,阳台、外挂空调器等具体节点。指南要求,我省农房整治行动应秉持整体协调有序、地方特色、经济性与乡村性四大原则。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福建着力构建技术规范与标准,组织编制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南、铁路沿线整治技术指南、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指南、农村公厕建设指南和三格化粪池建设图集等一系列指南图集,开展宣贯培训。

  为避免村庄建设中发生‘跑偏’现象,一些地方出现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损害乡村风貌等情况,福建通过收集整理,制作图文并茂、群众一看就懂的负面案例向社会发布,持续“纠偏”,促进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乡村环境与基础各有不同。在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制定符合实际、管用长效的治理模式,并总结推广出了“田园风光型、传统特色型、改善提升型、环境整洁型、新村建设型、产业发展型”等多种乡村建设模式。

  比如,在进行乡村户厕改造过程中,大力支持标准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粪污降解后采取三种方式处理尾水:一是对约占25%的集镇周边村庄,通过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二是对约占30%人口集中村庄,通过无动力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三是对其他人口分散村庄,就近排入山体、林地、农田消纳吸收,实现资源化利用。

  “我们将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统筹安排各项任务,重点实施‘一革命四行动’,抓出一批拿得出、学得来的试点示范,努力打好乡村振兴的硬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将不断提升规划引领水平,巩固完善管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打造更多的福建样板。

  “厕所革命”城厢区:“内外兼修”的“厕所革命”

  在莆田市城厢区,“内外兼修”的乡村公厕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访霞林街道顶墩村公厕,只见地板干净清爽,便池马桶整洁卫生,洗水台上的绿植生机盎然,第三卫生间内设有方便残疾人的安全抓杆、温馨的母婴室、应急内线电话、不同高度的坐便器和洗手池……处处彰显人性化关怀。

  城厢区把农村公厕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目前已基本形成农村每1个村至少有1座及以上水冲式公厕的布局。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城厢区摸索出了“三破解”方案:市政府出政策,就地改造提升,利用片区改造,强化宣传引导,破解项目选址难;列入财政预算,发挥群众自治,整合资金资源,破解资金筹措难;精心保洁,精诚服务,精严考核,破解长效管理难。

  政和县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治理行动政和县:姐妹撑起“半边天”

  政和县石圳村坐落于七星溪南岸。早年河运繁荣,商贾云集。随着河运式微,劳动力外流,这个繁盛一时的小山村陷入沉寂,久而久之,竟然变成脏乱差、水渠散发阵阵恶臭的“垃圾村”。

  摘掉“垃圾村”的帽子才有出路。

  2013年9月,已嫁到外村的袁云姬联合同村9名姐妹,成立石圳“巾帼美丽家园”建设理事会,自发筹资7万元作为保洁启动资金,希望再现美好家园。

  10个姐妹用锄头挖开垃圾山,徒手掏走河道里的淤泥,建筑篱笆兴绿化。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堆积30多年的垃圾被清除一空,垃圾池和污水处理池也建了起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这支“娘子军”又谋划发展观光旅游业,打造城市后花园。她们租赁130亩地用于休闲观光农业,建立葡萄采摘园项目,通过手工制茶作坊发展白茶文化体验游……今年3月,石圳村被评上福建“金牌旅游村”。

  农村污水治理行动福清市:一村一池塘,污水零排河

  在福清市龙山街道祥丰村,三口显眼的大池塘,既承载着传统农耕文化,又彰显着生态宜居的理念。

  原来,以往村里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排到附近的东张水库低干渠。如今,祥丰村利用地理优势,开挖建设了占地面积4.2亩的低位治污池,改扩建了一口高位蓄水池,采取“高位蓄水、低位治污”的方法,让生活污水经过一级沉降塘、二级氧化塘、三级生态塘后,用于农业灌溉。这既解决了村庄污水直排入河的污染问题,还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

  去年开始,福清市按照建设用于农业灌溉的“蓄水湖”、用于治污美化的“生态湖”、用于经营创收的“聚宝湖”的思路,部署全市1616个自然村全面启动“一村一池塘”建设,就近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实现污水零排河,化废为宝。

  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农房整治行动永春县:乡村工匠重新上岗了

  48岁的周金概以本土匠师的身份,重返老家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当起了施工队长。

  以前,村里建房子,多数要委托给城里的施工队。但城里的工匠不懂本土乡俗与传统建筑营造工艺,造出来的房子总不如人意。

  何不把这些活儿都交给本村匠人呢?

  在开展农房整治行动中,大羽村决定培养一支“接地气、本土化、专业化”的工匠队伍。于是,周金概和几名工匠一起返乡,组建了一支10人规模的小工程队,开始承包起本村的房屋建设。很快,大羽村的工匠队伍不断壮大,吸引不少村子纷纷来“取经”。周金概也带起了学徒,开始“走出去”,到附近村镇承包新工程。

  “90年代我去深圳打工,年底才能拿工资。晚上睡地铺,几十人同吃一锅饭,哪有现在的生活状态。”周金概说,培育本土匠人,既能还原乡土建筑的在地精神,更能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屏南县:文创“复活”古村落

  因为文创,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复活”了!

  前些年,这个古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一座座老宅因年久失修轰然倒下,只余残垣断壁诉说着沧桑和无奈。

  转机源自屏南县推行的村容村貌提升新思路。当地通过“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文创带动模式,推动文创人才和企业集聚,修缮破落的乡村民居,利用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打造历史建筑群活态博物馆,并使之成为艺术、文学、影视、动漫的发生地与输出地。

  曾经落寞的龙潭村成了“网红村”。

  破旧的农房少了,几乎要倒塌的旧屋子摇身一变,成了“随喜书店”“静轩艺术空间”“悠然之家民宿”以及咖啡屋、酒吧……村里增加了200多号的“新村民”,有省外来的,还有国外来的,原来出去打工的村民还回流了200多人,村庄“活”起来了。

  (来源:东南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