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看了《山海情》,想问一下90年代宁夏有那么苦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看了《山海情》,想问一下90年代宁夏有那么苦吗?

  电视剧中的反映的宁夏南部山区的苦要比那个年代实际相对来说现好一些。

  宁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全区共有4个地区,分别是银川市(辖银川市老城区、新市区、银川郊区、永宁县、贺兰县),石嘴山市(辖石嘴山区、大武口区、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银南地区(吴忠县、青铜峡市、灵武县、中宁县、中卫县、同心县、盐池县),固原地区(辖固原县、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当时的宁夏主要划分为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引黄灌区主要包括上述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全部和银南地区的吴忠县、青铜峡市、灵武市,宁夏山区主要包括固原地区全部和银南地区同心县、盐池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宁夏,人们正在努力解决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当时引黄灌区由于有黄河得天独厚的灌溉之利,加上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10年有余,自主经营的活力还在释放的过程中,国家鼓励农民自行开垦荒地,谁开垦谁受益,灌区守着黄河老乡们把能开垦的河滩地等都开发种植粮食了,各地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人们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是宁南山区8县(那个时候没有红寺堡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人们多生活在沿清水河、葫芦河、茹河、红河等河谷平地及塬地等大山深处相对环境好的区域,宁南山区从北部的同心县下马关到南部的泾源县六盘山,降水量从不足300mm到600mm不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山区人民和灌区人民一样也进行了山坡地的开垦种植,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当时南部山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和马铃薯,但由于十年九旱,小麦产量也就每亩地几十斤,和当地近300万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每年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人们吃,这里人们生活基本上走路靠腿、喝水靠雨,说话靠吼,计划生育在这里还很难完全落实到位,农村基本上每户人家至少有3个孩子,更有为了生儿子每家5-6个孩子的人家也有很多,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劣加上人口的高速增加,生产不能满足需求,这里依然还没有解决吃得饱的问题,冬天的蔬菜除了土豆就是白菜,能吃上大米饭和白面馒头是大家最期望的目标。

  电视剧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地宁夏西吉县,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当年人口总数近40万人,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那个时候,全区耕地面积约1670万亩,其中引黄灌区耕地面积不足600万亩,旱作区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电视剧中的1991年,宁夏全区粮食总产不足200万吨,引黄灌区用不到全区三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近70%的粮食,而包括西吉县在内的宁南山区用接近70%的耕地仅生产30%的粮食,但宁南山区人口却占到了全区的约60%,这是从生产水平上反映的人多粮少的主要问题。从当地生产实际看,西吉县、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旱作区核心区域,降水稀少,这两个县超过60%的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在300-350mm范围内,而且宁夏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但是农业生产从春天播种到夏天农作物转入生殖生长的这个阶段,往往是宁南山区降水最稀少的季节,干旱给当地生产带来十分重大的影响,广种薄收是当地生的现状,收成好坏主要取决于当报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布的均衡。

  从人们的生活条件看,当时相当一部分还住着窑洞,冬天取暖都是奢望,由于没有水,人们喝水都是从遥远的山泉水源地人背驴扛弄回家的,还有就是乘着夏天下雨的时候将雨水蓄积在蓄水窑里供一家人生活使用,水在当地十分珍贵,很多人一个月都不能洗一次澡。我们通常讲水是生命之源,我觉得水在宁南山区的价值真的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在农村,由于穷再加上孩子多,好多家庭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在当时缝缝补补接着穿可以说在宁夏农村是普遍现象。屋子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象样的家居,一方土炕一家人挤在上面,电视机在广大农村还是稀缺物件,到了冬天孩子们由于没有好的冬衣,由于山大沟深,孩子们上学走了10里路是很正常的现象,你看当时孩子们手上脚上的冻疮那是农村孩子的标配。

  30年后的今天,宁南山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身处大山深处的村民还是易地搬迁移民,大家早已经摆脱了吃不饱肚子的窘境,水平化梯田是当下旱作区农业生产的标配,加上以覆膜保墒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故事中的西吉县如今跃升为宁夏产粮第一大县,2022年西吉县粮食总产近40万吨,人均口粮超过了600公斤,特别是2022年底西吉县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脱贫摘帽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在山区几个县中增长率排一前几名,好多农村家庭都买了小车,出行也不再靠腿。西吉县马铃薯全国驰名,2022年春节后宁夏筹备粮菜第一时间援助湖北,西吉父老乡亲在一天就准备好了250吨优质马铃薯,为支援湖北抗疫做出积极贡献,如今西吉县的农业产业实现种养结合,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等产业成为当地脱贫富民的主要支柱产业,为全县脱贫增收发挥了最重要作用。

  真的,我是西海固人,85年出生,原来属于固原县黑城镇,现在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现在属于海原县三河镇(原名黑城镇),我家里最小,我二姐比我大三岁,出生时妈妈重病女(危机生命没钱看病),刚出生的妹妹没有母乳,也没钱买奶粉,爸爸给妹妹喂的白开水泡饼干,你想想,刚出生的孩子就吃这个,现在父母常常说起,说能把二姐当时能养活都是奇迹。

  我是05年在银川上的大学,我的同班同学,来自于西吉,小时候发高烧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小儿麻痹,一条腿残疾了,上了大学走出山沟,也还是拄个棍子,不舍得用水洗澡,大学时去平罗县农村,虽然经济条件好多了,但是依然住土房子,对于来自辽宁的我,真的觉得太吃惊了!直到我读研究生重新回到红寺堡调研,才看到了宁夏在国家的扶持扶贫中的巨大变化,感叹变化巨大,感谢国家!宁夏的羊肉特别美味……想念母校想念银川

  这么说没去过陕甘宁农村的没有深刻的体会,现实要比电视剧里的场景更加困难。

  比电视上还苦

  我是2007去了西吉火石寨,我们一行5人,在火石寨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一直跟着我们,给我们介绍景点,只为了我们手里的塑料瓶子。孩子告诉我们一个暑假买瓶子的钱开学才能买点本子、铅笔。他们上学很远,周一上学周五才回家,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所有他们都是带干粮上学的,条件好的带一周的馒头,他家只能带一周的土豆去学校。临走我们每人给了孩子10元钱。那时我就很震惊,宁夏居然有这么穷的地方。我结婚后告诉老公这事,他都不相信。

  2022年妹妹结婚,全家反对无效,傻妹妹非要结,我们第一次去了隆德。妹夫家把家里最值钱的牛买了办的婚礼,县城一桌饭500左右,参加婚礼的人一来一家5、6口人,出礼5-20元。妹夫亲戚家的一个小孩拿着我5岁儿子给的香蕉、酸奶、袋装食品都不会吃,看着可怜,我把儿子带的零食都给了那个孩子。我老妈走时买了米面油、方便面、饼干,我妹老婆婆一月只有60元的收入,她过年去过一次就在没去过,说家里只有一颗莲花菜都要留着人到齐了吃,我妹天天说不饿是因为不愿意顿顿吃土豆白菜,每天悄悄打车去县城吃饭。老公所见所听才相信宁夏有这么穷的地方。妹妹后来要离婚,全家都同意,不想她陪着过苦日子了。毕竟在银川市长大的没受过苦,西海固太苦了。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到贫困地区见识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要恐怕比电视剧还严重。

  山海情里面演的是90年代的宁夏的故事,政府引导南部山区村民移民到北边永宁县西边靠近贺兰山的区域去生活。之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处一国,感觉和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差别很大,我觉得有2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大家看到的前几集在固原的时候,固原地区处于宁夏南部,气候几个县却各有不同,比如西吉、海原大部分都很干旱,泾源和隆德比较湿润,所以在农业经营这一块来说有一部分地方因常年干旱,收入非常微薄,但大家在剧中看到的似乎还行,这是因为再有多穷也守了很多年了,有一定的基础,最起码有房子住,家里的一些设施也不用添置,而且还有政府救济粮,日子也还能过得去!但是相比起已经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开放的其他地方就有点差了,所以政府鼓励移民!中间给大家科普一下部分背景,宁夏虽处西北,但却是黄河流经最平缓的一段,而且在北部冲击出一个巨大的平原,虽干旱少雨却不缺水(中北部)在永宁这个地方,人口相对广阔的平原可耕种地来说还是很少,而且大部分居住在靠近黄河这一侧,所以靠近贺兰山的一侧,有大片的可耕种地,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种飞沙走石的区域,在水利上稍加修整就可变成耕种地!背景说完了讲一下起的另一个观点,二、移民!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之所以说沉重并不是说国家政策不好,大家可能会说这在现在社会是很时尚的事啊,那不假,但你没发现现在移民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人,简单说就是“有钱”,有钱人为了体验更好的生活,可以选择到更好的地方买房子居住,这中间经济实力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体验当然是好的,可剧中的移民确是因为在原先的老家快过不下去了,搬到另一个一无所有只有黄土黄沙的地方,这中间的困难可想而知!要先挣点钱盖房子,然后经营耕地再经营家庭!房子这东西不管在什么朝代、什么地方对于家庭来说都是巨大开支,哪怕是自己盖也一样,所以在房子搬不走又没钱买的情况下,移民简直比登天都难!而且是拖家带口的搬迁,能带走的东西太有限了,带不走的全得重新置办。所以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移民以后的开始阶段,村民的生活感觉更苦难,这也是第一波其家人悉数跑回来的真正原因(剧中李大有开玩笑说让蚊子叮的[捂脸],还有吃沙子)但所有的苦难不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更好吗?所以这部剧的意义就在这了。30年过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现在的闽宁镇看看,那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南部山区农民自发的想要移民,这就说明党的决策领导多么英明,多么伟大,将万千劳苦大众解救与苦难之中!

  现实只会比电视剧更苦,电视剧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像再看另一本《平凡的世界》一样,太苦了!

  

绝对比剧里穷 那个时候的扣子肯定没那么全、还有衬衫真的不是随处可见、凉鞋肯定是塑料的并且断过之后用烫红的铁片链接过、腋窝和裤裆开线的到处都是、没有裤腰带都是用绳子系的、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