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快手前三季巨亏718.72亿,每年都亏几百亿,为什么没有倒闭?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这就让我想到小米创始人说过小米1卖一台亏一台,到现在小米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销量第二的手机品牌。

  发现很多企业都申报自己亏损了多少多少亿,其实真实性很难查证,就像打疫苗一样,我们中国免费接种疫苗,但是疫苗公司却挣了几百亿,主要是股票上升了,再加上国家有补贴。

  大部分的短视频商业模式都是积累客户,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快手也是这样的,快手主要是通过旗下的主播打赏、电商和广告实现变现。

  现在的短视频内卷太严重,尤其是抖音和其他短视频的崛起,抢占了快手的市场。快手每年的广告投入非常巨大,去年请来了周杰伦入驻快手,但是点赞留言活跃度相比抖音差了一大截。抖音之后请来了刘德华入驻,点赞留言高的吓人,很多明星也都自己主动加入抖音。前不久快手又请成龙入驻,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点赞跟留言热度都非常高。

  虽然快手每年都在亏损,但是亏的不是快手老板的钱,基本都是股民和投资的买单,老板还在变现当中,肯定不会倒闭的。

  每年亏几百亿的快手,为什么没倒闭?原因是你不明白资本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大家看到快手前三季度亏损高达718亿元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是快手一个月要亏损高达近80亿元。其实快手前三季度的亏损并不是这样的。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快手一季度亏损577.5亿元,二季度亏损72.3亿元,三季度亏损74.2亿元。

  之所以一季度会出现亏损高达577.5亿元的这个数据,与这家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有一定关系,而这577.5亿元并不是实际经营亏损。

  按常人的思维,一直亏损的快手为什么没有倒闭呢?其实这与资本密不可分。

  在快手成立的这些年,先后引进了投资商的多轮投资,累积容易额度高达330亿元人民币;今年在港股上市的快手,又成功融到了近340亿元的资金(仅420亿元港币)。

  从这个数据上来看,这些年快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投资。虽然他一直亏损,但这些年它的营业收入在不断地上涨。

  今年的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了209亿元,同比增长36%。很多人看到这个36%的增长率应该感觉非常不错了吧,但这是他近五个季度中最低的增长率。二季度的增长率为48.5%,去年同期的三季度达到了50.7%。

  再看快手的几个关键数字,日活跃用户为3.2亿,增长18%;用户时长从88.2分钟增长到119.1分钟,增长率为35%;三季度电商为17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86%。

  这些数据也让人看到了快手正在不断地向好,扭亏为盈几乎是指日可待。

  有着资本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有着营业收入的不断提高,有着用户群体的增加,以及销售额的增长。

  所以,快手暂时不会倒闭,因为他们根本不差钱。

  为什么没有倒闭,是因为背后的资本看好它未来的发展,账面上亏损,可以不断注资,只要资本认为快手未来可以赚钱,短期的亏损不算什么。拿种地打个比方,初期要考虑租地,请专业人士指导,进树苗,施肥打农药……在果子成熟之前的时间段,全是投入没有产出,不就是亏损了,但我们知道果子成熟,上市,可以卖好价钱,除去之前的投入还会有不错的收益,所以会继续投钱维护。其实是一个道理。

  资本家在衡量一桩买卖,不会只考虑短期账面的盈亏。同样是亏损,是因为扩展业务增加投资造成的账面亏损,还是这个买卖已经日薄西山,营收下降入不敷出,是有本质去别的。举京东的例子,之前也是连年亏损,是因为京东在全国扩建物流仓储,下一盘大棋,因为扩建业务造成的短期账面亏损,是战略性亏损,只要布局完成,收益增幅是非常可观的,可以理解为“憋大招”。快手现在就类似于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举几个例子吧:

  1,阿里巴巴、淘宝、京东、拼多多、共享单车等,开始的时候都是疯狂烧钱,只要你撑住了,把别人熬死,或者你让消费者离不开你,你就赢了。共享单车开始时候疯狂补贴免费骑车,现在怎么样?死去了几家,活下来的就霸占了市场,老百姓也习惯了,他就默默涨价了,然后消费者习惯了就只能掏钱。

  2,还有滴滴打车!开始也是烧钱补贴,打车几乎不花钱,等到大家都开始用了,他已经涨价到暴利了。

  3,支付宝当初为了赢取用户,不是疯狂发支付红包吗?甚至有人赚了上百万,现在看呢,支付宝是大赢家。

  推荐你去看一部电影,叫《大腕》,葛优和关之琳主演的。主要内容讲的是葛优承办一个世界著名导演的葬礼,不花一分钱,还大赚的套路。这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模式,广告,有流量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影片的最后一幕,在精神病院里,一帮精神病的聊天对话,就说到了房地产和互联网。做房地产就是“不求最好单数最贵”!做互联网就是砸钱砸钱砸钱,然后加个零转手下家了!这里面说的烧钱的套路是对的,转手卖给下家不太对。现在做网站的模式是:别人活不下去死了,只要你能活下来,你就有无限的财富。

  其实互联网经济的本质就是这样,害怕烧钱,就做不了这行!

  现在还不会倒,目前快手账户上还有差不多600亿的现金趴着账户上,而且电商和直播都有大量的余额沉积在账户上,虽然最终是要付出去的,但支付有账期,这些钱可以被用做他用。

  1、快手的颓势看似被逆转。

  目前看,虽然继续保持巨亏,但第三季度最大的特征是,快手已经遏制住了日活和月活用户的大幅度下滑,而且出现了明显的用户数净增。

  之前快手陷入了明显的砸巨款买流量,但用户并没有增加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导致了快手股价的暴跌,市值增发万亿港币,惊吓到了众多的港股投资者。不过在本季度,快手的营销费用并没有出现增长,营销费用110.2亿,还比今年第一季度的112.7亿和第二季度的116.6亿略低一点。

  付费买用户,用户回涨,费用降低,这代表着快手“还有未来”,所以昨天快手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2、不赚钱,拓新乏力,众多问题还未解决

  只不过,快手的这种逆转,也包含了很大的短期因素,那就是东京奥运会,快手是本届奥运会中国短视频的战略合作公司,奥运相关的播放量高达730亿,这种短期热点效应带来的活跃和拉新效应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快手逆转背后的隐忧,第四季度能否找到类似奥运的热点事件来带动整体的用户数据,这个还存很大的不确定性。

  公司会不会倒闭,比用户数更加相关的是变现能力。快手主要的变现途径是电商、直播和广告。本季度,广告的收入109亿,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增长已经乏力。直播77亿的收入,环比只增长了7.4%。不过包含电商的其他收入为19亿,增长了53%,说明快手营收主要的推动力还是电商。

  电商全年GMV的目标在今年10月被下调了,从7500亿-8000亿调整到了6500亿,下调幅度达到18%左右,这还是说明管理层对这个方向的保守态度。不过第三季度的实际GMV为1758亿,要好于预期。而且背靠GMV的货币化率,快手也明显要低于将同行,快手第三季度的电商货币化率只有1.08%,远低于京东的9%和阿里的6%,那么低的货币化率,铁定了快手的电商业务是巨亏的,货卖的越多越亏损。第三季度快手亏损了74亿,很大一部分亏损来自对电商商家的补贴。

  

快手前三季巨亏718.72亿,每年都亏几百亿,为什么没有倒闭?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