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零跑汽车怎么样?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零跑汽车怎么样?

  电动车主,也比较关注电动车行业,个人认为在造车新势力当中,零跑布局远,耐心也足,是个野心不小的长跑型选手。

  从国外的特斯拉到国内的蔚来,造车新势力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高调,而零跑从创立到第一款量产车型S01交付,都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了解一下零跑的背景,这种低调就不难理解了。2022年底零跑在杭州创立,由世界安全巨头之一大华和大华的主要创始人共同投资,前身其实是大华汽车电子新业务部,零跑大部分技术和管理团队的成员都有IT从业背景,包括创始人朱江明也是一位拿过很多荣誉的技术大拿。所以零跑一直自称“IT人造车”是有根据的,浓厚的IT基因可能也是其“沉默寡言”的重要原因。

  其实我个人也是从S01推出,才发现:“卧槽”,原来还有个叫零跑汽车的公司,而且这公司竟然已经有量产车型了。汽车行业能作为一个地区工业水平的衡量标准,可见造车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从成立到交车,四年多的时间能造出一辆性能合格、有独特卖点的车,可见零跑下了很大功夫练内功。而且从媒体报道来看,零跑选择的是一条相比拼凑部件更难的自研道路,除了规划搭建S平台之外,还成立了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要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实力,虽然在前期需要大量的时间经济成本,但掌握了核心技术,自然会在后期获得更大的技术、成本优势。当然这也可能是造成零跑动静比较小的另一个原因,搞自研太烧钱了,朱江明还得意于零跑的资金利用率高,可见宣传成本被削成啥样子了。

  当然,说搞研发创新,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都能给你甩出一堆PPT,还是要看真正做了什么。四年积累出一辆世界上第一台纯电动智能轿跑,不管怎么黑,零跑已经超越了不少友商,迈出了非常踏实的一步。作为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是零跑对未来的规划和思考令人感到安心。除了造出S01的S平台之外,零跑自建的金华工厂已经投入使用,T平台和C平台也会推出更多产品。其中基于T平台打造的A00级车型T03,已经曝出了大量图片,要在今年4月份左右上市。

  所以综合来看一下,憋四年技术搞一辆可实现 L2.5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投入大量资金搞三电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自建高科技密集的智能制造基地,零跑不是一个煲概念挣快钱的企业,他有传承于大华的安全驾驶的技术优势,有自研的电动车核心技术。虽然相比传统车厂,新势力们还需要时间建立市场信心,但作为一个一开始就看得很远的长跑选手,零跑显然并不缺乏耐心。

  共享篮球、共享衣橱、共享雨伞已经退出了公众视野,共享单车们也陷入退押金危局。与此同时,汽车共享出行平台途歌也正在经历讨债潮。至此,资本催生的共享概念“全线溃败”。

  转眼2022年即将过去,除了已经“血债血还”的共享经济,要在年底交卷的还有造车新势力们。经历了外界最初PPT造车的怀疑以及行业自身的洗牌,造车新势力的进度条决定着能否摘掉“忽悠”的帽子。

  关于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问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和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经立下一个关于新势力能否在2022年交付一万台的“赌约”,赌注为一辆小鹏G3和一辆蔚来ES8。这个赌局曾引发大规模的讨论:造车,要快还是要慢?要时间窗口还是要产品可靠性?

  而就在年关将近之时,一家企业突然对外宣称,自己顺利实现了2022年的承诺。在这份承诺的解读中,或许也回答了上文提及的“赌约之问”的答案。

  从创始人的一封信说起

  “诗画新开卷,西湖初上雪,今年杭州冬季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正是零跑汽车自成立以来的第三个年头。想起2022年初给各位同仁写的信,给予零跑发展的诸多建议,无一不在各位实干家的努力一一实现。”这是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于12月24日给全体零跑人的一封信的开头。

  企业文化必定源于企业家的性格。这位一直以慢热、技术宅著称的创始人,在这封意味深长的年终信中,首先就给零跑和零跑人定了调——实干家。

  不是特别喜欢炫概念的零跑,一直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

  2022 年12 月,\"零跑\"作为一个汽车品牌正式在浙江金华诞生;三年以后,2022年10月30日,零跑汽车金华智能制造基地焊装车间生产线全部组装调试完毕,首批量产车——零跑S01白车身也正式下线。据悉,零跑金华工厂目标年产能25万辆。

  虽然在量产计划上落后于蔚来、威马、小鹏这些对手,但比之大部分还在纸上谈兵的车企而言,零跑汽车已有了明确的新车生产规划:2022年实现新车量产交付,而S01白车身下线正是零跑量产化迈出的第一步。

  正像被资本市场催生又抛弃的共享经济一样,造车新势力们如雨后春笋般冒尖,也将整个环境衬托得异常浮躁。

  从2022年至今,国内上马的新能源车项目多达200余项,从概念到量产,2022年已成为新创车企的产品集中落地年,相比精美的PPT,消费者对于何时能接触到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显然更关注。

  零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技术本位,持续迭代。

  如果说蔚来、小鹏是营销排头兵,那么零跑一定是默默钻研技术的“理工男”,因为其背后的大华股份正是安防科技领域的“中流砥柱”,专攻HDCVI、底层嵌入式、算法、视频图像处理等技术。

  据悉,大华股份每年以近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而大华自身拥有的先进技术,如图像识别技术,也能为零跑的研发工作,特别是自动驾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在大华股份的支持下,零跑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硬件平台和算法技术,实现了对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执行层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全覆盖。

  零跑官方公布的自研成果显示,其搭载的动力系统为一体式电驱总成,实现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及减速器三合一,整体质量仅为91kg,性能和宝马i3电驱总成大体相当,而动力电池最低版本的系统能量密度超越同容量的特斯拉Model S P85。

  而在自动驾驶层面,零跑搭载的系统能够提供包括“车辆召唤”、“自动跟随”、“自动泊车”在内的11项智能驾驶功能,达到L2.5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后续可升级到L3级别。

  朱江明在信中特别自豪地提到,在今年亚洲消费电子展期间,自动驾驶技术在CES电子消费展上成功演示,零跑的自研实力,三电技术等技术成果被人们所熟知。

  凌驾于技术之上的价值观——长期主义

  在信中,朱江明说到以上成绩时表示“令人鼓舞”。但他紧接着指出:“更令我自豪的是,这些成绩的达成并非建立在大规模融资烧钱的基础之上,我们将核心人才、技术、资源用于关键技术突破,小步快跑不断迭代,完成了今天的初步成就。我可以很自豪地说,零跑可能是国内资本效率最高的新造车团队。”

  我们常见新造车势力们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超跑又刷了多少速度,介绍自己受到资本的青睐,但我们很少见一家新造车势力的创始人,异常理性地谈到“资本效率”。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曾说:“没有一家真正成功的企业最后的成功原因,完完全全只是因为资本。所以资本助推你的,最后你都得还回去。”还是那句话,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借资本之强势而又能强势驾驭资本,这可能是当今时代的企业家最宝贵的品质之一。而这个品质表现在朱江明身上,则是一种凌驾于资本、凌驾于技术之上的价值观——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一种长远哲学,因为只有放眼长远,持续成功,才能保证用户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在这一点上,不管是朱江明还是李书福还是任正非,好的企业家总是一致的。

  任正非说:公司的发展,不只上市一条路。

  李书福在被问到吉利发展之路的关键点时说:尊重市场需求、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且将目光投向未来。

  朱江明在信的结尾说:从“零”开始,真真正正去打造一台智能的电动车,需要怀揣对造车的敬畏之情,以及拥有洞悉消费者需求的敏锐嗅觉,我们更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初心,坚持自研与智造,持续迭代并完善,不断正向选择,从而才有了今天的零跑S01。

  很有意思的是,零跑汽车研发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大华、IT产业和整车制造业,而管理团队主要人员则来自IT行业和传统造车企业。

  因此,我们也就看懂了零跑的逻辑,也就明白了零跑的底气。

  至此,我们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造车,要快还是要慢?要时间窗口还是要产品可靠性?

  朱江明给出的答案是,要快,更要慢;要时间窗口,更要产品可靠性。

  目前的状况是,市场已知的造车新势力大概有100家,而打算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已超过300家,随着众多造车新势力混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表示,新造车企业的窗口期只有2-3年。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沉淀,其中相当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会随着潮水退去。

  2022年1月3日零跑S01的上市,意味着赶上了最重要的时间窗口,错过这一波新能源爆发上市后,今后的新能源品牌竞争将愈发严峻。

  有人说,全球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黑天鹅”乱窜的时代,这个时候各种的挑战从传统认知边界一再向我们袭来,商业模式的变化、技术的更迭、政策的调整,比过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的频繁。在科技、经济、政策、环境、社会的综合影响之下,灰犀牛和黑天鹅也开始双夹击。品牌的存活之道是,只有技术创新产品、才能够破解未来。

  就像零跑汽车,没有小鹏、威马、蔚来大张旗鼓的打赌,不动声色地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踏着自研的技术,在2022年底,2022年初迈出了上市的一步,稳稳地站到了新能源市场第一梯队。

  一个做摄像头的厂商做电动车。你想想是为啥?

  零跑汽车的口碑还是相当不错的,驾驶过的人都说好。零跑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是国内极少数拥有只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并掌握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因此大家可以完全放心零跑汽车的质量和技术。

  好车不贵,零跑车还是很好的

  新能源技术不成熟,不靠谱

  前面已经有答主说零跑很有野心,其实这个野心就是从年轻人出发,指向国民车企的野心。从目前的产品来看,S01的轿跑造型、红黑撞色的内饰设计还是向智能手机靠近的智能化配置,都是从产品造型到使用体验,向年轻一代的看齐;4月份要上的T03我也看了,相比市场上的同类竞品更智能一些,高智能小型车的受众主体还是会以年轻人为主的。年轻化的战略肯定是对的,一方面是汽车消费群体在年轻化,另一方面绕开主流车企的锋芒,去开发轿跑和小型车更好地出成绩。

  回看零跑S01 L2.5级别的自动驾驶、独有的生物钥匙系统等高端配置,和十万出头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国民售价,这种高配低价的模式,是不是很熟悉,很像当年那个为发烧而生的手机品牌?如今零跑的第二辆车也快要上了,车主群体会越来大,成为一家国民车企未必没有可能。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