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李世民逼宫成功之后,李渊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李渊太“冤”了,明明是一代雄主,开国皇帝,没承想,到了后人眼中,却成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老好人,完全被掩盖在了李世民的光辉形象之下。

  他的整个人生被高度浓缩成了两点。

  第一,公元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第二,公元626元,让位给李世民,自己甘当太上皇。

  除此之外,我们对李渊没有任何其他印象。

  有人说,这都是李世民的错,玄武门之变,他当上大唐皇帝后就篡改了史书,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贬低李渊的成就。

  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李渊下错了一步棋!

  当年,李渊在晋阳起兵,长子李建成27岁,二子李世民20岁,都已成年,而且都是李渊身边的得力助手,

  不同的是,李建成偏“文”,主要在后方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李世民偏“武”,带兵打仗冲锋在第一线。

  李渊称帝后,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嫡长子继承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个做法没有任何毛病,就是李世民也得一口气憋回去。

  但是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渊也心疼二小子呀,跟着自己征战疆场这么多年,立下无数军功,但是奈何太子只能授予一人,怎么补偿一下二小子呢?

  李渊就叫来了李世民说:“老二呀,太子之位已经给你哥建成了,他是嫡长子,这是传统,咱不能破,你也别委屈,你不是能打仗吗?你去干掉王世充和窦建德,我给你封赏,而且是大大滴封赏”。

  李世民也明白,这就是自己的命,必须得拼死沙场好多年,才有资格和哥哥李建成坐在一起喝咖啡。

  于是,他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带领着兄弟们就出征了。

  公元622年,李世民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并将二人擒获到长安,一时间风头无二。

  李渊非常高兴,但是他也没忘记当初对李世民的承诺,他决定给李世民一个大大的封赏。

  赏点什么呢?

  论爵位,李世民已经是秦王;论官位,李世民已经是太尉,主管全国军事,是尚书令,主管全国行政,皇帝一下的军政一把手,已经没有必这个再大的官了;论金银,李世民早就视他为粪土了,以他那个地位,已经不是缺钱的主了。

  李渊就开创性的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这个天策上将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第一,地位无限高,名义上仅次于文官之首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但实际上唐初没有人担任这三个职位,所以,李世民的实际地位就是三把手,仅次于皇帝和太子。

  第二,天策府可以自行招募属官,这个才是天策府最厉害的大杀器。

  有了这个权利,李世民广纳英才,招降纳叛,很快天策便人才济济,俨然是一个小朝廷,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秦叔宝,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眼瞅着李世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足以对抗朝廷的小集团,尾大不掉了,李渊才慌了神。

  你以为李渊真的是一个有爱心的老父亲吗?错了。

  能开创一代伟业的开国皇帝,怎么会是一个超级奶爸,他的真正目的是利用李世民来牵制太子李建成,防止李建成着急继位,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

  于是,李渊就又倒向太子李建成,开始联合太子打压李世民。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李渊的背景。

  李渊可不是刘强东,草根创业,那是妥妥的王思聪,拿一个亿随便创业玩的人。

  李渊的先祖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开国君主李嵩,爷爷是西魏时期的八柱国之一李虎,和独孤信,宇文泰喝酒论兄弟的人。李渊的小姨夫是隋文帝杨广,李渊的的表弟是隋炀帝杨广。

  总结一句话,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集团就是上流社会,普通人根本没有逆袭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能够用1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大唐,而朱元璋要吭哧吭哧的干15年。

  所以说,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就是关陇集团贵族的新代理人,他们代表的是旧贵族的利益。

  反观李世民,他在各种战争中收纳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新”。他们不属于旧贵族集团,他们甚至就是隋朝的起义军,因此,天策府,就是一个新贵族的利益集团。

  太子与李世民之争,其实也就是旧贵族与新贵族之间的战斗。

  随着李世民权力的不断膨胀,新贵族集团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上市变现”,也就是推李世民登上帝位。

  这一点,已经是李世民所不能掌控的了,或者说,是李世民必须要做的,无论他愿意不愿意,那么多“风险投资人”已经把全部身家都投给了他,他就必须让这些“投资人”获得丰厚的回报。

  玄武门之变,已经不可避免,不是初一,就是十五。

  玄武门之变,我们一般认为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兄弟反目,但其实,他是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较量,李建成,只是一个马前卒而已。

  公元626年,李建成花重金收买了李渊的一堆小老婆,让他们吹枕边风,给李世民上眼药,李世民收到内线消息,立马展开反击,亲自到李渊面前打小报告:“父亲,哥哥李建成和我的小妈们搞暧昧,玩咏鹅”。

  戴绿帽这件事,是个男人都不能忍受,更何况是堂堂大唐皇帝,李渊说:“知道了,明天开会我就削他”。

  当时正好李渊有个妃子张婕妤在场,她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李建成。李建成本来想避避风头,第二天不去上早朝了,但是一想,怕个卵,我的手下也都不是怂包。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刚走到临湖殿,突然感到一阵杀气,还是怂了,准备返回,这个时候,李世民在后面喊了一嗓子:“大哥,别走啊,来聊会儿”。

  李元吉先沉不住气,拿起箭就射出了三发,但是都没有射中,李世民这边张弓搭箭,一把射中了李建成,李元吉迎上去,用弓弦勒住了李世民,尉迟恭赶来,一刀结果了李元吉。

  随后,尉迟恭奉命赶到李渊所在的太极宫,因为他还有一个重大的任务,也是玄武门之变中最核心的任务,控制李渊。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李渊当然早就收到了消息,他召来了自己的手下大臣裴寂等人,看着尉迟恭鲜血淋漓的闯进来,李渊问:“你要干什么?”

  尉迟恭嘿嘿一笑:“皇上你别慌,太子叛乱了,不过被我们秦王李世民带兵给了,我奉命前来保护你”。

  李渊明白,这哪里是保护,分明就是软禁了。

  尉迟恭接着说:“现在请皇上干两件事,第一,下旨赦免这次参与平叛的人,第二,让京城各军统一接受秦王的领导”。

  李渊问裴寂:“老伙计,这件事,你怎么看”。裴寂说:“秦王文治武功,人心所向,我看可以立为太子,您老人家也可以早点退休抱孙子了”。

  听到裴寂这样说,李渊明白,自己已经彻底输了,原本想玩一把平衡,没想到被李世民给玩坏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实,以李渊的实力,放手一搏宣布李世民叛乱,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那样的话,刚刚建立的大唐就会再次分裂,战乱不可避免。

  李渊毕竟是60岁的人了,也想过几天舒服日子了。于是,他选择了顺从。

  3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所有军国大事均由太子处理,2个月后,李渊正式交班,李世民登基为帝。

  天策府的新贵族集团们终于把“李世民”成功运作上市了,封侯拜相不在话下。当年的风险投资,获得了百倍,千倍,万倍的回报。

  李渊退休了,60岁,正好是今天普通老百姓退休的年龄,不过,说李渊退休,有点不太准确,应该算退居二线吧,毕竟还顶着“太上皇”的头衔。

  李世民也算给李渊面子,自己当了皇帝也没有把老爹撵出皇宫,还让他住在太极宫,长安皇宫里最大,最奢华的一个宫殿。

  一住三年,李世民开始对太极宫大幅裁员,把宫女们都撵出宫了,李渊明白,李世民这是逼自己搬家啊,可是天下之大,能搬到哪里呢。既然我和儿子的身份对调了,那房子也对调一下,我就搬到原来的秦王府吧。

  李渊就对李世民说:“秦王府风景不错,很适合养老,我就搬到那里去住吧”。

  在秦王府,李渊就彻底成了一个退休老头,李世民每天忙的起飞,不是打突厥,就是打高句丽,早就忘了老爹的存在了。

  李渊闲来无事,就研究造人,毕竟,别的不让他干,女人还是管够的,就是在这期间,李渊生下了滕王李元婴。

  就是这个李元婴在江西南昌盖了一座“滕王阁”,后来有人请诗人王勃在这里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有人让王勃即兴赋诗一首,王勃就写下了那首非常著名的《滕王阁序》。

  李渊在这里住了6年,6年的时间里,李世民来看望老爹的次数屈指可数。

  有一次,李世民打败了西突厥,来老爹这里庆祝,顺便让老爹看看,你当年起兵还要仰仗突厥人,我现在已经把他们踩在脚下了。

  也许是酒喝到位了,李世民又回想起以前父子情深的往事,居然要亲自给李渊抬轿子,吓的李渊赶紧下来,毕竟,他没有喝醉,头脑还是清醒的。

  回去后,李世民决定要在皇宫里给父亲造一座宫殿,把父亲还接回宫里住,就是后来的“大明宫”,可惜,大明宫还没造好,李渊就去世了。

  你说李渊真的就心甘情愿的窝在秦王府里,研究“造人”吗?未必,毕竟曾经是一代枭雄,但是,奈何时代的列车无情的从他身上碾压过去,他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帝王的滋味,就被抛下了列车。

  英雄暮年,宝刀已老。虽心有不甘,但事实证明,李渊的最后一步棋,是下对了。

  李渊确实是因为被逼下台而心情郁闷,所以两耳不闻窗外事,纵情声色,拼命造子,让李世民多了几个弟弟。

  李渊之所以会丢失皇位,其实他本人有很大的责任。

  不可否认,李渊具有很高的才能,他能在隋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之中得以保存,并最终建立唐朝,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但在李渊崛起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些人的极力帮助,就比如说他的二儿子李世民,他就居功至伟,是唐朝的开国最大功臣之一。

  不过,当初在晋阳起兵的时候,李渊曾许诺李世民,说事成之后就封他为太子。但等到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却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因此十分郁闷,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李世民作为大将军南征北战,替李渊平定天下,立下不世功勋,却遭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嫉妒和猜忌。

  为了稳固太子之位,李建成和李元吉达成结盟,开始与李世民针锋相对,他们结交李渊后宫的妃子,给她们送去了大量财宝,让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李渊因此开始对李世民有些意见。

  不仅如此,李建成也经常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把李世民说成是一个手握兵权且有叛逆之心的人。

  李世民最后没办法,为了自证清白,他只能选择避难,于是向李渊提出离开京城去洛阳生活,以此来避免跟李建成发生正面冲突。

  如果李渊同意李世民这个做法,或许会避免很多麻烦,但李建成却对他说,李世民去洛阳是为了拥兵自重,不能放他走,李渊竟然同意了。

  实际上,李渊强行将李建成和李世民放在一起,只能让两人之间的斗争变得更激烈,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觉得,他认为有了自己从中调解,李建成和李世民可以重归于好。

  626年的一天,李渊安排了一个饭局,让李建成在宫中宴请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将误会都给化解了就没事了。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建成居然在李世民喝的酒中下了毒,好在李世民底子不错,只是吐了很多血,但并没有死。

  这件事的性质是很恶劣的,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以前还只是明争暗斗,但现在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李渊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亲自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李世民,李世民将事情经过全部告诉李渊,希望他秉公处理。

  但李渊显然更加偏袒李建成,他竟然只是斥责李建成说,秦王李世民向来不善饮酒,你们以后不要在晚上喝酒了。

  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李渊这个做法显然极大伤害了李世民,因为他觉得自己差点连命都没了,看来父子之情也算是到头了,也因此开始有了发动政变的念头。

  李建成也猜到李世民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就以反击防厥进攻为由,让秦王府的一些文臣武将跟着李元吉去前线打仗。

  不仅如此,李建成还让心腹太史令傅奕对李渊说,太白金星出现在正南方位的秦王府上空,这预示着秦王将拥有天下!

  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李建成不可谓不歹毒,一方面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一方面又诬告李世民谋反,这是要置李世民于死地啊。

  事实上,那时候李世民确实已经开始跟亲信们在密谋了,因为李建成有所察觉,所以才先下手为强的。

  古代人是很相信天文星象的,李渊也不例外,他也认为李世民要谋反。但李渊并没有把李世民怎么样,而是将其召入宫中,将傅奕说的话讲给他听,还问他有何感想。

  李渊的这一做法,不是逼着李世民去造反吗?因为星象都说他要造反,他要是不造反,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不过在面对李渊询问的时候,可不能表现出反意,所以他顾左右而言他,将李建成和张婕妤勾勾搭搭的故事讲给李渊听,闭口不提什么太白金星之事。

  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后宫。

  李世民这招够狠,直接戳到了李渊的痛处。李渊也不再管什么太白金星了,而是问李世民该怎么办,李世民趁机说不如叫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天早上到宫中对峙,得到了李渊的同意。

  世民密奏建成、元吉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的计划浮现在李世民的脑海中,那就是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在第二天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的时候将他们杀死,然后逼迫李渊退位。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最终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所以说,如果李渊自己不作,做事不优柔寡断,玄武门之变也不至于发生,他就不会失去两个儿子和自己的皇位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之后,尉迟恭带着人去控制李渊。

  李渊见事已至此,便开始极力甩锅给李建成和李元吉,说是因为他们蛊惑自己,才导致跟李世民关系不睦,还说早就应该立李世民为太子了。

  不仅如此,李渊保全自己,还写了一道手谕,让李世民代替自己处理善后事宜。李世民很是受用,于是命人将李渊妥善安置,然后开始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眷进行处理。

  在一切安稳之后,李世民去见李渊,两人抱头痛哭,在上演了一出父子情深之后就重归于好了。

  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当然了,李渊和李世民这是在演戏,李渊是演给李世民看的,是为了自保,而李世民则是演给大臣们和天下人看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个孝子。

  就在这种看似和谐实则凶险的情况下,李渊跟李世民完成了权力交接,六十岁的李渊功成身退,开始过起了退休生活;而二十七岁的李世民则政变成功,开始了皇帝生涯。

  那么,李渊退休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渊退位之后,心有不甘,所以一直住在正宫太极宫不走,李世民因此只能住在东宫处理朝政。

  李世民当然是有意见的,毕竟他才是皇帝,老是住在太子才住的东宫,就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629年,在李世民的安排下,李渊搬到弘义宫居住,也就是以前的秦王府。秦王府跟皇宫可没法比,面积小,绿化少,不是个养老的好去处,但是李渊没办法,他毕竟已经不是皇帝了,也得听李世民的。

  李世民对李渊其实非常不放心,为了让他不参与朝政,李世民先是以仗着太上皇的名义为非作歹的罪名,将李渊的心腹重臣裴寂贬黜到外地,然后趁机将其他依然支持李渊的臣子都给一一剪除,将李渊参与朝政的可能性全部杜绝了。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李渊培植新的势力,李世民还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据历史记载,李渊是个十分好动的人,喜欢游山玩水和打猎,但李世民却以太上皇年老体衰为由,每次出去打猎或者去避暑的时候,都不带着李渊一起,李渊因此没有借口走出弘义宫一步,只能整日闷在家。

  李世民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孝道的,但他竟然试图掩耳盗铃。

  就比如说,在贞观八年的时候,李世民一反常态,亲自邀请李渊去九成宫避暑,结果李渊还是没有去成,因为他那会儿已经中风在床,无法下地走路了,而李世民其实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所以说,李世民其实对李渊并不是很好,虽然他也曾邀请李渊一起参加宫廷宴会,但那都是虚情假意,做给别人看的。

  有些正直的大臣觉得李世民这么做不对,所以就上书劝谏他,要他对太上皇好一点,但他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就是将大臣们贬官处理。

  因此,李渊的晚年生活只能是在弘义宫自娱自乐,那么他究竟都干了点啥呢?

  李渊也感觉到儿子李世民不待见他,所以他就再也不过问外面的事情了,开始尽情地享受人生。

  在李渊的退休生活福利保障这件事上,李世民倒是没有亏待他,给的待遇很高,时常送吃送喝,还送了很多美女。

  据记载,李渊在弘义宫居住期间,经常举办宴会,饮酒作乐,欣赏舞蹈,十分快活。

  除此之外,李渊还宝刀不老,特别热衷于美色和造人,每次看到让他动心的的舞女就会将其临幸,这些人也因此变成他的妃子,也为他生下不少孩子。

  李渊一生有二十二个儿子和十九个女儿,这其中大多都是在他当五十二岁当皇帝之后所生的,但也有一些是在他六十岁退休之后才出世的。

  据记载,李元晓,李元祥和李元婴三人就是在李渊退休后出生的,另外还有几个女儿也是如此,总数加起来也有七八个,算是不少了。

  所以说,李渊确实是十分热衷于造人的,也说明他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且体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比唐朝许多皇帝都强。

  但从侧面来看,也说明李渊没什么其他事情干了,只能用纵情享乐来打发时光。

  或许是因为饮酒过多,纵欲过度,再加上心情也很烦闷,所以李渊人生的最后几年时常生病,贞观八年的时候还中风在床。

  李世民倒是请了医生为他进行治疗,但很少亲自去探望。

  或许是内心有所不安,所以李世民下令为李渊建造一所豪华的宫殿明宫,当做是避暑之地。只不过可惜的是,大明宫还没建成,李渊就去世了,他最终也没有享受到这一份难得的孝心。

  据说,李渊在病重期间,身边除了几个妃子之外,没有成年的儿子和大臣在一旁伺候,他最终在落寞中去世,死时69岁,距离他退位已过去9年,被安葬在献陵。

  李渊去世后一年,长孙皇后也去世了,被安葬在昭陵。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跟长孙皇后的感情很好,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李世民在宫中建造了一座瞭望台,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昭陵。

  有一次,李世民带着魏征一起去瞭望台,魏征站在瞭望台上东看西看,却说自己啥也没看见。

  李世民便指着昭陵的方向对魏征说,就在那里,你仔细看看。魏征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您说的是昭陵啊,我还以为您说的是献陵呢!

  魏征其实是借此事来讽刺李世民不孝顺,竟然只顾着老婆而忘记了父亲。而李世民又何尝听不出来,所以他后来就拆掉了瞭望台,还时常去献陵祭拜李渊。

  总结一下:

  李世民对李渊是有怨恨的,主要原因是李渊言而无信,厚此薄彼,让李世民受了不少委屈也遭了不少罪,还差点丧命。这就导致李世民在李渊退位之后,对他不那么孝顺了,让李渊没有过一个更好的晚年。

  李渊晚年虽然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遭到了李世民的严格限制,但他还算是个明白人,没有反抗,也没有指责李世明,而是很识时务地待在宫中吃喝玩乐,拼命造人,以此来打发时间。

  总体而言,李渊的晚年生活还是十分不错的,富贵依旧,子孙绵长,该知足了!

  李渊二十二子,大多应该是李渊当皇帝时所生,生在在退位后的不过五、六个,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一、李渊退位后先还是住在太极宫,后搬到大安宫,心情绝对是郁闷的,谈不上逍遥自在,但比起后来的唐玄宗被完全限制了自由,李渊还是要好些

  李渊被李世民所逼,退位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要说他对丢掉皇位有什么遗憾,以李渊重亲情的性格倒是不至于。但李渊最心痛的事儿恐怕是他的儿子们骨肉相残,而且是他正妻窦氏所生的几个年龄最大的儿子。光是李建成、李元吉的死已经对李渊打击很大,李渊曾求李世民放过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但李世民一个都没留下,全部杀掉了。此事,恐怕成为了李渊心底更深的痛。想当初,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儿子宠爱有加,甚至赋予了他们几乎与自己一样的权威和权力,然而,到最后,李渊只剩下李世民这一个对他充满怨恨的儿子。

  李渊晚年还是有一定自由的,然而要很大程度的影响国事已经不可能,更何况他也没这个心情和意愿了。做为唐朝开国宏伟事业的象征,当一些重要的礼仪活动举行时,李渊会被请出来露一露脸,向外人展现他和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二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而实质上父子二人已经产生了很大隔阂。私下里,李世民不愿意去参拜太上皇李渊,而李渊也无意和皇帝李世民一起出游。

  二、退位的李渊是不是躲在后宫里生孩子?其实,李渊二十二个儿子里,最多只有六个是在他退位后出生的

  从他儿子们出生的时间可以推断,早年的李渊其实是个比较专情的人,也印证了他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母亲窦氏关系很好的说法。李渊早年,除了第五子李智云,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个儿子都是窦氏所生。太原起兵后,李建成丢下李智云逃跑,结果李智云被隋朝官吏所杀(这应该是李世民钦定的说法),李玄霸(李元霸原型)早死。于是,李渊在起兵初期,只有建成、世民、元吉三个儿子,他对这三个儿子一视同仁,都十分宠爱,为他们以后的剧烈争斗埋下隐患。

  从第六子李元景开始,一直到第十六子李元庆,都可以肯定,那都是在李渊在位时所生,李渊的儿子们,以他在位时出生得最多,这当然和他当了皇帝后,后宫人数增多有很大关系。

  从第十七子李元裕开始,才有可能是他退位后所生(这都不能完全肯定),他退位后所生的儿子最多也就六个。

  对于李渊这些小儿子的出生,李世民倒是抱着很开放的态度,甚至向这些小弟们展示出一派友爱大哥的形象(此时的他还真是实际上的老大了,无论从帝国还是从皇家排行来说)。

  三、说李渊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有问题的!李渊只是不在处理国事了,李世民也不可能让他插手,但但凡需要李渊出席的场合,李渊都表现得极为得体

  最典型的事例大概就是李渊归天前一两年,出席打败突厥可汗的庆功宴了。长期不去看李渊的李世民向李渊敬酒上寿,李渊欢笑大乐。他让被擒的突厥可汗当众起舞助兴,对李世民赞叹道:从古至今,能以中原扫清漠北的,让北方胡人和南方越人合为一家的,只有你做到了。李世民当着众人的面,也捧李渊的面子:儿子自幼听您老人家的慈训,做什么事儿都是听太上皇您的成算,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于是,父子二人相对起舞,其乐融融。

  这就是李渊,一个活得非常清楚的人,没有这份头脑的清楚,他不可能夺得隋朝的天下。虽然他建立唐朝的功绩被李世民刻意弱化,然而深入历史你才知道,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个个出色,那都是李渊一手教导出来的,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李渊最无奈的,只怕是把这几个大儿子都教导得太出色了,以至于人人如虎如狼,非要吃了对方才罢休。

  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渊后来生的小儿子们,他大多只负责生,而不亲手调教了,因为这样,反倒让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去展现一番好哥哥的风采。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60多岁的李渊老爷子,在不懈努力下,又给李世民生出了一堆“弟弟妹妹”。纵情声色、夜夜笙歌,是“太上皇”的每日必修课。但这样的“美事”,李渊却并不享受。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这些事,他啥也干不了......

  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双双被斩杀于玄武门前,史称“玄武门之变”。

  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同太子的矛盾已趋向白热化。尤其是,李世民连年征战,立功无数,手中还掌握着军权,这让李建成寝食难安。双方都深知,此时距离皇位仅是一步之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最终,还是李世民棋胜一招。他觉察到暗藏于周边的危险,选择先下手为强,成为这场政变的胜利者。玄武门之变当日,李世民的心腹尉迟恭,迅速接手了宫内禁军,把皇宫防务紧紧攥在了手里。同时,他向李渊上奏了李建成、李元吉已双双殒命的消息。

  李渊惊闻此讯,却也无可奈何。李世民已经大权在握,没有军队的李渊,根本没有问罪的底气。他只好询问群臣该怎么办?殊不知,大臣们早就看清了形势。如今尘埃落定,自然全都支持李世民当太子。

  李渊见状,只好写下手敕,轻轻揭过李世民弑兄杀弟之事。之后,李世民又演了一出好戏,他痛哭流涕地对李渊解释。解释什么呢?无非是“人在朝廷,身不由己”之类的废话,李渊也欣然接受了。这下,父子双方都有了台阶,又是一片父慈子孝的美满情景......

  三天后,李世民被册封为太子,诏书上写明:“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可见,此时的李世民,已成为大唐真正的掌权人。

  十二天后,李渊第一次退位,李世民再三不受以示谦卑;

  又过了两个月,朝廷大员已经尽数换成了,李世民的心腹。李渊第二次退位,李世民不受的戏也演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满含悲痛地接过大宝,登基为帝,并改号贞观,奉李渊为太上皇。

  登基之后,李世民半点不含糊,立马就废除了父亲颁布的许多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又着手清理前朝的遗老,首当其冲的就是前朝宰相裴寂。将李渊的心腹裴寂贬黜后,李世民成功完成了,官员体系的大换血,拔除了李渊在朝中最后的势力。

  但有一件事,还是让李世民感到“不爽”。什么事呢?李渊住在正宫太极宫,李世民却仍在太子所住的东宫处理政务,这样的布置始终有些不伦不类。哪有皇上,还在太子居所办公的?

  还是李渊认清了形势,这大唐早已不是他的天下,一山哪能容二虎?在贞观三年,他主动提出想移居弘义宫,理由是“有山林胜景,雅好之”。可实际原因,世人都心知肚明。弘义宫原本是秦王府,迁居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君臣关系”的转变。

  这下好了,李世民的心病解除了,李渊也可以安心当他的太上皇了。李渊迁入弘义宫不久,将其改名为大安宫。离开了权力中心的他,只能以丝竹管弦,美酒美人取乐。

  古人都以孝治天下,李世民不想留下不孝的话柄于后世。而且,他已牢牢掌握了权柄,李渊对他没有任何威胁。因此,他给李渊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还经常在大安宫内饮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则在一旁侍候。

  此时,天家似乎已经忘了,多年前的血腥,如今又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一次宴会后,醉酒的李世民,甚至还提出要为太上皇抬步辇,李渊当然没有同意。最后,还是由太孙也是当时的太子李承乾代劳。

  离开了权力中心,李渊彻底放飞了自我。尽管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还是为李世民,添了三个弟弟和一堆妹妹,为大唐的生育指标,尽了一份力。

  贞观八年,李渊病逝。他还没来得及住到,为他新建的大明宫中,也没来得及看,子女长大成人。李渊的时代,彻底宣告结束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的李渊,心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闷。沉沦酒色,或许能让他暂时忘记现实,因为清醒,往往让人更痛苦——(全文完)

  李渊退位之后的生活,的确比较逍遥自在,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他就是一个衣食无忧,有众多美女相伴的宅男。

  但是,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还不至于,至少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会随时关注大唐朝廷动向的。而且,身为太上皇的李渊,也会出现在很多宴会、庆典之类的重要场合。至于其他空余时间么,自然是宠姬美妾,外加逗娃娃玩了。

  李渊能够成为大唐的开国皇帝,跟他的三个儿子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功劳最大的自然非二儿子李世民莫属,而太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也手握兵权,颇有功绩。

  据史料记载,李渊晋阳起兵,就是李世民的谋划,因此,李渊曾答应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当李渊做了皇帝,又担心李世民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他的皇位,改立了李建成为太子。李渊希望用李建成、李元吉来牵制李世民,他自己则可高枕无忧了。

  只是,李渊太小看了李世民及其幕僚的强大。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三日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大小国事交由李世民处理。到了九月,李渊退位成了太上皇。

  据两唐书的记载,李渊做了太上皇之后,前三年都住在太极宫内。所谓的太极宫,就是唐朝的宫城,俗称大内。宫城的北入口就是玄武门。这里是皇帝及其后宫居住的地方。可见,此时太宗李世民对太上皇还是心存戒心,将李渊放在自己的严密监控之下,共住宫廷内院。

  到了贞观三年(629年)四月,李渊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弘义宫,后改名大安宫,居住。大安宫,是以前李世民居住的地方,即之前的秦王府,位于西内苑西部。父子两人彻底换了个位置,不过李渊却自由多了,毕竟距离太宗李世民远了点。

  因为大安宫比较狭小,到了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为了让太上皇李渊居住的舒适一些,开始在宫城东北方建造大明宫。可是,还未建成之时,李渊就在贞观九年(635年),因病去世了。

  李渊从626年退位,到635年去世,做了9年太上皇,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此时的李渊,倒是心宽,非常低调内敛,很少出宫城,成了标准的宅男。

  按照史料记载,李渊成了太上皇之后,彻底放手,不再过问朝政,毕竟李世民是逼宫,不放手也不行。这也让李渊少了很多烦恼,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

  李世民对李渊也还不错,经常邀请太上皇出席各种盛宴,甚至会亲自与长孙皇后轮流服侍李渊用餐。而皇亲贵戚、公卿大臣们,也常常说些让李渊开心的话。李渊一高兴,还会抱起乐器,献上一曲,众人也会随之起舞,的确继承了胡人豪爽,大家其乐融融。

  李世民还将自己比较年幼的弟弟们,送入了大安宫,陪伴父亲李渊。太上皇在一堆未成年的儿子陪伴下,倒也有了很多天伦之乐。

  当然了,除了上面的这些,还有重头戏呢。李渊自从当了做了太上皇之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疼爱美姬宠妾了,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呀。

  据史料记载,李渊在太极宫的三年中,至少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生于628年的第21子李元晓,以及同年出生的第22子李元婴。

  因为古代女子地位相对较低,所以,李渊女儿的生卒年,多数没有详细的记载。李渊在太上皇期间,到底生了多少个女儿并没有确切的数字,我们只能来推测了。李渊的第12女淮南公主,出生于622年,而李渊之后又生了7个女儿。

  所以,李渊在做太上皇的9年中,可能最多生了9个子女,平均一年生一个。这对于已经60余岁高龄的李渊来说,的确不容易呀。如此看来,说李渊只顾在后宫逍遥自在的生孩子,还是很有道理的。

  而李世民呢,对于自己新出生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也是照顾有嘉,弟弟全部封王,妹妹全部加封公主,包括婚丧嫁娶,全包了。李渊、李世民这对父子也算是上演了一场人生的“亲情”大戏。

  谢谢邀请。

  李渊也算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无奈的一个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知道,李渊乃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早已将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给立为了太子,本以为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可是自己的二儿子也就是李世民功劳实在是太大,李建成和李渊都是非常的忌惮的,总是趁其不备的削弱李世民的权力。

  终于李世民实在是忍无可忍的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最后还让尉迟恭前去李渊的皇宫中逼李渊退位,当时的李渊还不算年纪特别大,这一下弄得自己得皇位都丢了。当时得李渊其实是这么想的,自己的儿子只剩下了李世民,这个皇位是只可以传给他也只能传给他,如果不退位可能自己的性命也就丢了。退位之后的李渊便成了太上皇。

  却是李渊在退位之后迷恋上了生孩子,不过这也是幸苦了李世民,毕竟是长兄如父,父亲生下来的孩子已然是没有能力在管,所以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派人在照顾着,但是李世民唯一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对他的这些弟弟妹妹都是非常好的,女的都给找了一个好的归宿,而男的都是加官进爵,当然李渊之后不仅仅是只顾生孩子。

  其实李渊并不是被逼宫后救不能再接触外面的世界,而是李渊依然的再日常的制度方面,李世民并没有亏待自己。李渊经常也是可以见到朝中的大臣一起的讨论一些国事。当然最著名的就是李渊还建造了一个滕王阁,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出自于此,成就了一篇伟大的著作。

  李渊内心虽强大,但不至于悠闲自在,毕竟两天之内死了两个儿子,十个孙子,更别说无数为权力丧命的冤魂,整个大唐都弥漫着呕人的血腥味儿 。这种灭绝人伦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又活了九年,但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他在这九年中究竟生了几个孩子,推测最多不超过五个,幼子就是建造滕王阁的李元婴。因此可以看出,李渊并没有那么逍遥自在,否则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人,又那么的专注投入,怎么可能就这点儿产量。

  多数人认为李渊是一个没心没肺、且很窝囊的皇帝,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李渊的一生看似水波不兴,实则波澜壮阔。

  少年的李渊就是翻版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智战诸国王子,成功抱得大唐公主归,李渊雀屏中选,摘得窦氏芳心;中年的李渊胸怀大志,深藏不露,在隋末群雄并起的乱世脱颖而出,并最终夺取天下,颇有舍我其谁、傲视群雄的豪迈;晚年的李渊睿智自信,顾全大局,玄武门之变后主动让位李世民,给儿子一片施展拳脚的空间。

  古代是封建集权制的社会,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时也意味他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利,生杀予夺、畅快淋漓。因此,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将皇位拱手让人,这也决定了皇权背后始终是一场血腥残酷争夺的现实。而皇帝一但失去皇权,虽与寻常百姓无异,但还处处受人监视,如同身陷囹圄,从天上猛然跌落凡间。所以任何一个太上皇非但不会过的潇洒自在,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李渊所面临的不仅是大权旁落后的孤寂与失落,而且还有儿子自相残杀,十个幼孙又被诛尽的惨痛折磨与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回忆。所以,李渊是一个伤痛累累的太上皇,他心口上的创伤一辈子都无法愈合,又怎么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呢!

  失去权力,不等于也失去了痛苦。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李世民逼宫成功之后,李渊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