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按照银保监会和央行的最新规定,所有由第三方平台代销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全部下架。虽然早有预兆,同时有多个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也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自己代销的银行存款,但是当规定出来之后,还是形成了极大的后续反应。在此过程中确实有人哭,有人笑。

  有着直销银行牌照的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笑了,有着金融科技力量的银行笑了,六大行笑了。第三方金融平台哭了,其他的银行哭了。当然在证券投资中的一些大银行的投资者小。唯一对于存款市场中的主角之一,普通储户来说,也是有人笑有人哭啊。

  其实整体存款市场的大趋势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整个存款市场的利率还是在下行通道之中,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也没发生改变,监管部门对于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扶持也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过去同中小银行合作的那些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允许进场了,他们想在存款市场中渔利是不可能的。没有金融牌照,没有存款经营资格,那么他们在无法掌握储户的信息,也无法参与。

  过去有很多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抓住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没有存量客户的弱点,要求进行合作营销,他们帮助银行进行导流,但是要求银行将存款产品放在其平台上进行售卖。他们同银行收取代销费用,或者以此去提高客户在平台的用户粘性。看上去双方都得利了,但实际最终中小银行没有得到客户的终极数据,也无法掌控客户的风险,同样也违反了反洗钱的相关规定。银行承担了金融风险,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客户。

  此次监管发现了这些风险,将所有平台代销的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但是可以让银行自主利用金融科技,售卖互联网存款。也就是说银行可以自己建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PP等等互联网用途的软件,自己的存款产品放上去,同时向全国进行吸收新增存款。互联网存款变成了银行牌照的专利方向。

  之前如果有过金融科技基础的银行,其实目前都在加快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建设,争取快速补充这些市场空白,抢得互联网存款的先机。所以储户也要随之而变,盯住这些开展了网上银行的中小银行,追踪他们的新存款产品,直接进行购买。有可能会买到更高利率的存款产品。

  会动脑子的聪明存款人笑了,因为现在是银行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存款,那么很有可能将过去给第三方平台的收益都贴到了存款利率上,从而让存款利率变得更高。那么挑挑拣拣有可能会碰到很大的惊喜。

  其实六大银行肯定是比较高兴的,因为很多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了,那么这些储户又得回归传统银行存款渠道,四大行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觉得好,请点赞、评论和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笑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网络银行哭了。

  实际上金融行业和市场的乱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互联网存款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这几年互联网存款风生水起,活跃了金融市场,也为一些小银行开辟了融资的新途径,小银行的优势在于整体的运行成本低,可以用高利率吸引民间存款,事实上小银行也是互联网存款的受益者,普通老百姓投资也需要高回报,所以互联网存款小银行和普通老百姓实现了共赢。随着互联网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大银行的吸储能力直线下降,这时金融行业的管理者以互联网存款非法为由,打压了互联网存款的新模式,受害者当然是小银行和普通的老百姓,这也是所谓的宏观经济调控。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近期,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互联网存款业务尘埃落地,又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创新业务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本次发布的存款新规要求,银行除了在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之外,不得在任何一家第三方平台销售自己的存款业务。

  新规一经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谁在哭?谁又在笑呢?

  首先无辜躺枪的是消费者。当时冲着高息去支付宝或者京东金融这些互联网平台买的存款 ,现在一下子要按活期计算了,利息受到了损失。不愿意提前退出的,每天还得提心吊胆,害怕那天起来一睁眼,平台也没了,到哪去找自己的存款呢?

  存款当然是不会丢的,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存款新规的落地实施,又断了一条求财的路,肯定不是一个好事情。但这些互联网平台毕竟财大气粗,虽然少赚了一点钱,但不会伤其筋骨。

  对于银行来说,确实有人哭,有人笑。对国有银行以及全国股份制银行,及一些大的城商行来说,他们会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做无谓的竞争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对一些小银行以及一些农商行,还有一些民营银行,他们会哭得很伤心。因为他们失去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之后,又会重新回到过去无人问津的局面了,资金来源就成了问题。这也是近期银行股分化的原因。

  受到影响的还有股市的投资者,存管新规由于利好于头部银行,一些资金开始抱团这些银行,使得这些银行出现了超大的涨幅,那些先知先觉的资金获得了较大的利润。

  而对于一些小银行股则是不好的消息, 上涨趋势被迫中断出现了调整,也让一些中小银行投资者受到了损失。

  总之,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老用户笑了,因为老用户仍可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了小行的存款产品,只是利率更高了。比如九十天产品,目前存入则可享受4.4%的无风险利率……

  最近,不少投资人发现支付宝上找不到银行存款的路口了,原来,根据监管部门新规,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滴滴金融、携程金融、陆金所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先后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

  一个政策出台,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互联网存款消失的背后,大家的反映又是如何呢?

  中小银行名气弱,揽储压力大,而互联网金融平台虽然用户广,自己却不能发放贷款、吸收存款,二者一拍即合,互联网存款应运而生。

  此次产品被监管层叫停,主要还是由于系统性风险。互联网存款的存在,让那些犄角格拉的小银行也能拿走全国各地的存款,并且由于银行自身的规模限制,他们远不需要匹配对应的资金监管要求,各中风险可见一斑。

  产品叫停,中小银行立刻失去了吸收存款的“优质渠道”,而支付宝等金融平台也失去了赚取渠道费用的机会,双方肯定都会受到冲击。

  “互联网存款”有着传统四大行大额存款的高息优势,并且还具备活期存款这种灵活性,而最关键的是,因为这些产品最终明面去向是银行,所以还具备50w以下保本保息的优势。这样的产品当然让投资人喜欢。

  现在这款产品被叫停,不少投资人也很懊恼,觉得失去了一款安全稳健的好产品。

  当然,刚刚也说了,互联网存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在他“金装”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大量的风险,此次监管层叫停产品,事实上也维护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当然,中小银行的自建渠道还不完善,使用体验不一定好,并且很多民营银行线下网点少,银行存款不方便。除此之外,统一平台消失,咱们还得下载不同的软件去买存款,很麻烦。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

  自从中国银行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后,互联网存款陆续遭全面下架,第三平台、小银行哭了,四大行笑了,此时也意味着互联网创新业务已经成为历史。

  这些年第三方平台有不少,比如腾讯的财付宝、阿里的支付宝、京东的京东金融、百度的度小满,这些都是比较大的第三方平台。

  第三方平台最近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利用自己平台的流量给中、小银行引入了巨大的流量,让小银行得到了发展壮大,这些中小银行过去揽储业务非常困难,有了第三方平台,他们如鱼得水,混得风生水起,活跃了资本金融市场,存款业务日益攀升,使这些中小银行尝到了甜头。

  这几个发展特别好的小银行有重庆的富民银行、亿联银行、三湘银行等,他们第三方平台上混得风风火火,线下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像一个人的人生开了挂。

  这样的情况下,四行大的业务逐渐减少,一日不如一日,本来四大行要收取小额帐户管理费、转帐费、汇款要收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也取消了这些费用,居民存款利率特别低只有1%-3%左右,活期利率更低。

  现在国内的P2P全部已经清零,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也全部下架,就证明国家要扶持国有四大行,广大的群众现在所有的存款全部都移入银行,无论是大银行或者是小银行、或者股市、基金,买房子,投资渠道会日益集中。

  这些钱也会全部由国家来掌控它的风险,老百姓就不用担那么多风险了。

  风险全部由国家在把控,金融乱象得到了控制。不能再随意以马云为代表的资本家来操控国家的金融体系,以免人民财产遭受损失,把风险控制到了最低,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最后笑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四大行以及劳动人民。

  哭的是: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资本家,还有中小银行的日子不会再像以前二两年那么风光了。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必删。

  人民群众哭了也笑了,这些互联网公司利用手上客户资源干起了金融银行的业务,或者是给一些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拉起了存款业务,我们普通老百姓不懂这么多金融知识,但是发生挤兑又会发生什么效果呢?或者这些互联网公司突然跑路,你的存款还有多少保障呢?正所谓你就看着这点利息,人家看的是你的本金。我现在都不相信那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是你越理财就越亏,买股票买基金买啥都亏本金。

  取消了互联网存款入口,这正是因为发现了存在制度性风险,就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出台政策限制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得进行金融业务,这也是保护百姓钱袋子的好政策。

  那么存款以后会不会难?我想应该不难,只要有钱你去存没有问题就是费点时间但是取大额的钱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谁苦谁笑我们也管不着啊,这些互联网公司利用手上的科技不好好服务于实业,相反的干起金融,就是不对的。金融业务那时国家层面要管控的,不是你们互联网公司干的,你们想着掌控大数据就能坐地起价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干起打法律边缘的事情,这就是不对

  什么是互联网存款?

  互联网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在网络平台宣传、推荐、销售的存款产品。一般以3年期和5年期定期或定活两便的个人存款为主。提供互联网存款产品的网络平台既有银行的自营渠道,如手机银行、官方网站等;也有非自营的渠道,如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等互联网巨头的平台。

  最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中小银行如部分城商行、农商行,还有新成立的民营银行,由于网点机构非常少,获客渠道很狭窄,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开展合作,通过他们的平台推出存款业务,这成为吸收存款和客户的重要手段。由于网络平台流量较大,面向全国,而且互联网存款产品利率高,因此相关业务发展速度很快。

  2021年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应该说,这个《通知》是非常严厉的,超过了市场预期。

  第一,将互联网存款业务严格限定于银行自家的网络平台,叫停了在非自营平台开展存款业务。所以,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最近全部下架了银行的存款产品。

  第二,地方性银行在自家互联网平台上吸收存款,只能面向本地的客户,不能跨区域经营。互联网平台是开放的,这一点对银行互联网存款业务的杀伤力也是很大的。

  而且,这个《通知》将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行为,统统定义成互联网存款业务。以后,就是银行想在支付宝上打个存款的广告,也都不行了。

  所以,那些较多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的城商行、农商行及民营银行,这次有点苦恼了。为互联网存款业务提供平台的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等,要哭了,因为产品全部下架了。

  而那些机构网点多、客户群体大、品牌效应好的大型商业银行,是这次互联存款整治的最大赢家。

  其实对于民众的存款,政府现在还是重点监管,不会把民众的血汗钱放到马云这样的人手里。我们以前高估了一些资本家的品德,低估了他们在商言商的“资本獠牙”。由政府主导民众的金融安全,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必要的。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