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成都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关闭、跑路,老师们该怎么办?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我朋友就是教培机构的老师,19年毕业入职成都某教培机构担任线下小班课老师,教初中科学,收入一年15W左右。今年1月份,教培行业的负面新闻突出的比较明显,三月份很多机构被罚款。

  今年7月份,朋友告诉我公司要大面积裁员,老师至少裁80%,有的校区直接关闭。

  因为,在大城市里,工作无非是销售,运营,客服,行政,人事,技术。这里面能赚钱的也就销售和技术。老师基本上不会技术,销售也不想做(虽然辅导班老师有续报要求,但99%的家长对老师还是毕恭毕敬的),所以大部分做老师的都会排斥做销售。其他行政人事岗的工资跟教师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教培机构的老师想在私企里转行很难。

  大家想到的可能会是去考编,其实教培机构的老师99%都是非师范专业(99%考编都有专业限制)或考编失败。我本人就是金融专业,在本市根本就没办法考编(100%要师范专业)。所以辅导机构老师考编去学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老师连机会都没有。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喊了多少年了,一直屡禁不止,越减越重。

  国家教育部一直提倡在给学生减负,先后发过十多个文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护学生视力,减轻家长经济压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教育局所辖的单位,都严格执行了,废除了星期天补课、停止了早晚自习。

  家长的愿望是还孩子一片清静,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休息睡眠,能够愉快的玩耍,也不用再花冤枉钱了。

  没成想事与愿违,学校停止了补课,由于有个别家长就去校外培训 补课,又影响到少数学生也上培训班去补课,最后带动大多数学生都去培训补课。

  因为你不补不行啊!别人的孩子在补,你的孩子不补就要落后,你的孩子就进不了重点中学,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大家都逼迫参加培训补课。

  前不久,央视媒体批评某线上学校的广告语,“别人的孩子都在补,他们在进步,难道你要孩子自甘落后吗?”道理的确是这样,央视批评广告不能这样宣传,穷人的孩子补不起怎么办?所以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培训上。

  现在学生更累了,双休天大街小巷都看见家长带着孩子去培训中心,有的晚上也要补两节课。

  家长压力更大了,时间紧工作忙,好不容易有个双休天,想好好的静下来休息一下,结果要孩子送到培训班去,还要给孩子交高额的培训费。

  这次懂真格的了,“双减”政策来了,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对学生进行学科类补课,9月1号以后实施。培训机构要严格整顿,学科内培训即将面临关闭暂停局面。

  那么培训机构的这些老师何去何从?

  自从教育部发布禁止中小学校集中补课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来,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 ,遍布了城市大街小巷,好多以前的旅店饭店都改成了培训中心。培训广告霓虹灯闪烁,广场、商店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都有人员在发传单做推广,见到小朋友或学生就免费发送小礼品,前提是必须扫他们机构的二维码,还有在广场热闹的地方摆张小桌子,就做起了推广 ,直接招收学生,学校内勤外勤人员也非常多,他们已经有了营销方面的经验,所以转行的他们来说问题不大,也是有出路的。

  做培训老师的,学业水平还是不错的,教学能力也具备了,如果是一个全职的培训老师,他们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我有一个学生就在做培训,他说,他在培训机构能力一般,月工资在万元左右,高的有达到2万。

  如果这些年轻人想继续走教育之路,可以去报考学校教师岗位编制,目前城郊和农村学校严重缺编,需要大量的老师,例如我们一个小县每年都招聘老师百人以上,经常招聘名额不足,岗位人员没有招满,有些是宜昌山区来的大学毕业生。

  培训老师凭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考教师编制应该更简单一些。

  对于教学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老师,可以去私立学校应聘。私立学校教师流动性大,也经常招聘老师老师,特别是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私立学校很多,有些打工家长都把孩子带到身边去读书,我在2012年去东莞的时候,发现每个乡镇都有四五所私立学校,有些贵族学校,当年的教师工资就在万元左右,现在过了十年,经济又翻番了,相信现在的工资更高。

  双减政策限制了培训机构利用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学科培训机构倒闭,教师走出培训机构成了自由人。

  如果像90年代大学毕业是那样,在街头挂个“家教”牌子摆摊,有需要补课的家长,会与你联系,你直接上门去给他孩子补课,减少了家长接送的过程,相信这种形式会更受欢迎。

  我在做自媒体写写文章发表问答,也有一些收入。当中也有教师朋友,开直播发视频,做得非常好,他主要做初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英语每天讲一两个知识点,数学主要讲解以名校的中考题,深入浅出,重点难点找出,应用应当的解题技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流量相当不错。

  大家应该知道北京某中学的李老师,本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做一名中学老师,他视频中讲解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知识,把理论与现实生活中联系起来,粉丝达到几千万,流量相当高,当然收入也不少。

  所以,在自媒体方面有能力,会做视频的老师也可以去试一试。

  学科类培训制止了,但非学科类培训可以继续进行,家长肯定也有需求,希望孩子多学一些本领。

  我走在大街上,门口的招牌林立,都是以培训类的显眼醒目,什么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舞蹈,钢琴,书法绘画,金话筒小主持人,滑板……培训那个项目五花八门。

  在广场上,经常见到培训中心开展活动,搭建小舞台,小朋友表演,都有家长陪伴,小朋友表演得有声有色,还真是那么回事。一是家长见了开心,二是为自己做了无形的宣传,达到很好的广告效应。

  所以,限制了学科类的培训,为孩子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艺术类培训,今后非学科类的培训就会火爆,市场会更加宽广。

  非常不幸,我就是一名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者。

  我是国内著名师范大学毕业的,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当时还以为这是个越老越吃香,能干到退休的工作。这些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口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公立学校老师没有办法拿到的收入。2021年夏,国家拿整个教培行业祭天,1000多万从业者无所适从。对此,我觉得国家应该拿出促进这些人群再就业的政策。除此之外,我觉得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出路:

  1.考公考编。其实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素质都挺不错的,不排除有在其中浑水摸鱼的,这是那个行业都避免不了的。所以有经验有教师资格证又符合年龄的,抓紧时间去考编。毕竟国家要建立大学校,让学校承担起更多责任,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老师,还是有挺大的师资缺口的。

  2.做自媒体,打造个人IP。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输出,只要有播放量就会有收益。

  3.转行。实在不行,就抓紧转行,越快越好,不要徘徊浪费时间。这个社会,只要不懒,生存总是不成问题的。

  全国一千多万教育培训从业者,这个问题政府肯定会有考虑,今天有新闻说,有的地方已经采取了保再就业措施,针对性比较强,机会更多一点。

  而且很多教育机构也是合法存在的,只是课程转到周中了,因为都是晚班了,有的要管孩子的老师没办法继续工作,这个也会有一些人员流动,密切关注转型后的大机构的招聘信息。

  转型是必须的。有经验有资质且年龄合适的老师赶紧关注各地中小学招聘考试。营销类岗位可以考虑艺术类培训,这个需求依然会很大,只是科目不同,工作内容大同小异。

  反正很不容易!

  老师行业的多样化,使老师的概念变得模糊,师德的真正要求和体现才是衡量是不是老师,而不是老师成为代名词!教育机构、培训机构里的老师,应该有规范的要求,也应该被行业肃清和同化。

  减负的时代缩影下,一种行业的产生,各种机构老师时代诞生的过程,教育机构需要更正规,也需要更有性价比,更需要正能量的出发点,而不是因为某些利益,而让更多家庭对于教育基金闻而生畏!

  培训机构的从业老师,在人数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兴行业,在整顿和管制下,行业会去适应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剩下的是含金量和实用性最好的老师。检验后生存下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不论是自己吸收转业,还是自己进修研习,时代的变革,是适者生存!

  跑路的培训机构,让很多注重课外教育培训的家庭,真正有了正视教育培训合理性的认知!政府在弥补和赔偿上,做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的英语培训要求报班都是用年去计算,这样的机构跑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种诛心行为,但政府能够妥善的进行培训机构接纳和接管,这就让更多的人相信,政府作用下的培训机构更加的安全和有效。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不太好过。自2021年发生疫情以来,线下培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教育培训机构最终都只能关门歇业。

  进入2021年之后,受到“双减”的进一步影响,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扛不住,只能关门甚至跑路。

  在这些培训机构倒闭之后,众多老师、培训人员的出路就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至于这些老师以及培训员后续会做什么,之前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段子,说某天在一个美甲店里面看到一个美甲师,她说不定就是以前某个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

  从这个段子其实可以看出,在教育培训行业不好过的背景下,各大培训机构的老师都只能纷纷寻找出路,但他们能做什么呢?其实离开了教育培训行业,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只能找到一些零工,暂时维持一下家用。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倒闭之后,至于老师会怎么办,无非就是几种可能。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其实都是兼职,这些老师大多都是大学或者中学小学里面的老师,这些老师一边在学校里面上课领着工资,另一方面平时又到这些培训机构里面兼职赚外快。

  这种奇葩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老师都没有心思在学校好好上课,而是留一手,到课外参加培训机构多赚一点外快。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推出双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双节减推出之后,让教育回归到学校当中,让老师安安心心地在学校上课,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到正轨当中。

  所以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倒闭之后,那些在外兼职的老师肯定会纷纷回归到课堂当中,老老实实在学校里面教课。

  对于这些兼职的老师来说,顶多他们少了一份外快,但是正常的工资该领的还是领,该拿的奖金还是拿。

  在教育培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对一些全职老师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一旦失去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工作,那就只能自寻出路。

  只不过对于这些培训行业老师来说,他们有口才,有知识,即便教育行业培训干不下去了,他们仍然可以转行干“个体户”。

  比如有些老师就转型做自媒体,这些自媒体自己并不收学员的学费,只是通过拍视频或者发文章来传播知识,然后收获粉丝,再通过平台的补贴或者其他方式获取收入。

  现在倒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大多都是跟学生挂钩的,甚至有很多都以学科培训为主,而双减政策出来之后,受影响的大部分也是这些学科培训。

  但是对于职业培训目前我国并没有限制,所以在一些学科教育培训倒下之后,不排除一些培训机构会转行做职业培训。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职业培训也不好做,特别是自2021年发生疫情以来,很多线下培训机构都被叫停,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培训机构倒下的重要原因。

  但我相信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线下的培训机构会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到时即便他们做不了学科教育,仍然可以转型做职业培训,这样做虽然收入可能会减少,至少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有能力,即便不在教育培训行业工作,到其他行业也可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特别是对于这些教育机构培训老师来说,他们本身的口才就比较好,知识储备也比较多,到一些企业里面找一份培训或者人力资源或者销售的工作,我认为应该不是难事。

  曾几何时,我非常坚定的认为,教育培训行业是多铁饭碗,也一直存有踏足教育培训行业的想法,所有的家庭都舍得在娃娃的教育上花钱,望子成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态。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在培训机构的老师,多少都有点真材实料,应聘新的工作不会说难如登天,只是要接受收入的跳水罢了。

  给小孩减负,救家长的命,现在的丁克和不婚主义者,晚婚晚育太多了,也是救未来社会的命。

  这个必须整顿,教育、医疗、房子!不然国家就会是灾难,就没有未来!

  教育改革是必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确实太乱了,严重的影响了民生,让更多的家庭承受了太多的负担。

  国家在这个时候出来整治校外的培训机构是最有效的,现在收入比较低,而孩子的培训费用等等非常的高,这又是一般家庭没有办法承受的。

  培训机构需要改革,需要重整,但是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不补课了,也许成绩上不来,学校就应该要狠抓教学,这一系列的都应该要进行改革,普及高中更是迫在眉睫。

  当然,我们不要把主题忘了,既然培训机构改革了,老师怎么办?培训机构的老师现在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资质,想办法到学校去任教才是唯一的出路。既然国家花这么大的力气要整治培训机构,肯定是不可能死灰复燃的。

  但是这里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国家竟然把培训机构取缔了,将来可能更多一对一的家教将会产生,而且费用会更高,让家庭更不能够承受这样的经济负担。

  所以建议对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一定要严格的控制,不要一棍子打死,将所有的培训机构都给取缔了,既然存在,他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转发。

  培训机构关闭、跑路,老师该怎么办?

  成都的教育培训机构,从简介上看,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而且又有从业经验,相信再就业并非难事。在培训行业火爆的时候,许多培训机构的老师都赚到盆满钵满,现在政策的改变,让老师们措手不及。所幸,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是年轻人为主,前面的路不通,稍微转过弯,或许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尽管以后的工作收入会比以前差一些,但是事在人为,只要不放弃,收拾心情,依然可以在前面的生活中活出精彩的人生。

  现在的年轻的培训老师,基本上都是颜值与实力兼备的,这从他们的简历可以看出。在现代网络发达的年代,只要你有实力,很容易就能够得到你所希望的。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实力高强的人,轻轻松松就能够得到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在头条里的李永乐老师,凭借自身的学识,以简单轻松的方式为广大青少年带来无穷的知识,自己也获得丰厚的回报。培训机构的老师在这方面有过人之处,相信也能从中突围而出。

  除了自媒体以外,培训机构老师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帮助他们获得丰厚的回报。现代社会,很多时候都要有出色的口才才能够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在许多公司,都会招聘一些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帮助他们业务提升。在自由贸易市场,能说会道容易带来滚滚财源。培训机构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比如我们这里的一个培训机构,转型为婚庆公司,那些年轻人又好看又会玩有会说,把每一个婚礼现场都弄得新潮有趣,充满欢声笑语。我怀疑,这比他们搞培训还要挣钱。

  有困难不要怕,只要不放弃,一定有转机。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