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快过年了,怎么没觉得一点年味,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没有变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快过年了,怎么没觉得一点年味,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年味没有变

  

快过年了,怎么没觉得一点年味,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年味没有变

  

快过年了,怎么没觉得一点年味,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年味没有变

  中国人一年中最期盼的一个日子就是春节,可以回家一家人团聚。可当今大家觉得没一点年味,是自己老了,还是年味变了,我个人认为这两方面?原因?都有。

  因为小时候,盼望过年是因为父母会带我们去购买要招待亲戚用的瓜子,花生,饼干糖果,也会买过年自己喜欢放的烟花。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热热闹闹?,有过年?气息?。

  那时候?比较童真,就觉着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才能有新衣服穿,才能收到属于自己的压岁钱等等,又?因为可以跟小伙伴放烟花,有期待,所以总是很兴奋年的到来。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

  年味变了,你也老了,思想、口味都变了。

  您没老。是生活节奏快了,物资丰富了,再不像以前提前很久储备粮食,准备过年好的物资了。是社会发展的变化,使年味变得简单简约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我出生于1968年,我描述的是一段70年代初我所经历过的春节,儿时的春节真是个让我盼望且心神向往的日子。

  我童年的家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是一个以木材采伐为主的政企合一的国有企业。我们那个企业是处级单位,当时大约有国企员工和家属共计5万多人。

  我们的企业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模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大机关单位,附属企业,学校,医院,商店,理发店,浴池,影院等等都有,可以基本保证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

  那时我们企业的木材资源极其丰富,每年大约为全国各地输送约50万立方米的木材。不过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并没有因为我们林业职工的大干苦干并且为支援全国各地的生产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而另眼相看,我们也和同期的全国人民一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我小的时候,只有爸爸一个人是企业员工。妈妈没有工作,妈妈生了我们兄妹4人,基本上就是在家里操持家务,那时候国家不鼓励市场经济,人们很少能在国企或集体企业之外的地方找到工作赚到钱。

  我们一家6口人就靠爸爸当时大约每月50多元的工资生活,所以生活过得很艰难.尽管吃的不好,穿的不好,但也能保证吃饱穿暖,但当时我因为年幼,并没有体会到父母操持一家生活的不易。

  我当时也并没有感觉到我家的生活有多苦,因为我们企业的员工和家属,还有左邻右舍和我们家的生活都差不家多少。那时我家因为人口多,国家定量的供应粮不够吃,父母就带着我的两个哥哥,有时也会带上我,到附近的自留地种些蔬菜粮食,以补充供应粮的不足,就是瓜菜代饭,把肚子糊弄饱。那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从家里到自留地往来基本靠步行,赶上春种秋收季节,运输的量比较大时,还得借用邻居家的手推车,我因为当时年纪小,有时走不动了,妈妈就把我放在手推车上推着我走。

  那时家里基本上每年都会养一头猪,春天爸爸会去外地买回来一头小猪仔儿,我们全家人一起采野菜,还有自留地里多出来的瓜菜,再加上买点麦麸豆粕之类的,辛苦一年,就会把猪养的白白胖胖的,我家的猪圈收拾得特别干净,猪也侍弄得特别干净,因为我经常喂猪,猪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我经常会靠在猪的旁边和猪睡在一起。进入腊月的时候就会杀年猪了,这头猪保证了我们全家大半年的蛋白质和油脂的需要。

  后来我家还养了一只山羊,我每天都要去野外放羊,在羊吃草的同时,我还要采嫩草和树叶,用于回家时给羊吃,这只羊每天大约可以挤出一小盆羊奶,放在煤油炉上熬开后,倒到饭碗里分给全家人享用。这只羊和我家人的感情也特别好,我记得我上学后,因为没有时间放羊了,就把羊卖给了一户距我家大约有2公里的人家,大约几个月后的一条傍晚,羊自己又回到了我家,让我真是激动心酸又无奈,小山羊都这么恋旧,我却因为上学了,没时间放羊就把羊卖掉了,

  过年时,无论家里无论多么贫穷,妈妈总会给我里外换上一套新的行头。新衣裤,新鞋子。换一套新衣服可是不容易,一是家里的钱比较紧张,即使挤出钱来,还是不容易得到,因为那时候国营商店里没有成衣可卖,需要新衣服,除了要准备好钱,还要有布票才可以买到布,有了布再找到好的裁缝,再耐心等待几日就能拿到新衣服了,拿到新衣服了后是绝对不舍得马上穿的,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舍得穿。过年除了小孩子要穿新衣这个仪式外,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准备:

  1,把一年到头弄脏熏黑的房子重新用白灰粉刷一遍,让家里面到处都雪白雪白的,亮亮堂堂的,而且要把室内各处都彻底打扰干净,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2,把房门外的院子包括公共通道也都打扰干净,设施摆放整齐,以显示我们一家人的勤劳;

  3,提前好多天就要劈好多烧柴,并且码放整齐,保证过年期间有足够的烧柴用;

  4;去新华书店买大约7~8张年画贴在雪白的墙上,一般都买吉庆类的,比如年年有余,或山水花鸟,或历史人物,这些年画不但装饰了房间,每天看着也能长点知识;

  5,那时家家户户过年都要挂灯笼,灯笼是那种用铁丝焊的西瓜灯,每年大年三十前重新用红纸糊上,里面点上蜡烛,挂在外面,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的感觉,当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时,那真是一片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6;立灯笼杆儿,灯笼一般是要挂在灯笼杆上的,灯笼杆儿一定要用笔直均匀的松木杆儿,一般要5-6米高,有些人家甚至更高,顶上再绑上松树?头,树头上再贴上五颜六色的彩旗,看着就喜庆;

  7,对联也要提前请人写好或买好,大年三十吃过早饭以后就要贴上;

  8,提前好久就要把年夜饭的食材准备起来,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眼巴巴地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就不再吃粗茶淡饭了,每天早饭都吃饺子,晚饭吃炒菜和细粮。

  9,烟花爆竹也是要买点的,大年三十晚上要放烟花,过年期间每次饭前都要一放些的,鞭炮每年只买一点点,是不舍得成挂放的,一定要拆散了零星的放;

  10,那时由于人口出生率比较高,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也比较多,吃过饭后,穿上新衣服,兜里装满花生、瓜子、糖果还有鞭炮就跑出去玩了,

  11,玩过一会儿以后就回家包饺子,包好了饺子全家人就围坐在暖暖的炕上,吃着瓜子糖果,打着扑克,那真是一年中少有的快乐时光,那时没有电视,我家连收音机也没有,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也很快乐;

  12,临近夜里12点时,就会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炸响,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天空,放过鞭炮就开始吃饺子了,吃过饺子小伙伴们还会相约着出去玩儿一会儿,然后才各自回家,或者困了就不知道睡在谁家了。

  13,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有秧歌表演了,那时由于娱乐活动极少,领导也极其重视这一项大众娱乐活动,下属的7~8家规模大一点的单位,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秧歌表演队,扎着彩车,配有锣鼓唢呐,基本上都是踩着高跷,各秧歌队先各自巡回表演,巡回到哪里,哪里就会鞭炮齐鸣欢迎,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表演的人相比着使出浑身解数,观看的人如痴如醉。当时的场景用万人空巷也毫不夸张。

  我永远都忘不了童年时的春节,那时虽然贫穷,但却年味十足。

  如果现在过年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这么多的企盼,你还会觉得过年很无聊吗?

  昨晚上,有个闺蜜要我借一万元给她春节用,我立刻拒绝她,我坦诚对她说,你可以借花呗或刷信用卡啊,我借了钱给你,如果你有钱还给我是好好的没事,但拖着不还,虽然是小钱,我心怎么都是有个心结。本人六十岁了,不想因金钱来往添堵。希望闺密理解万岁吧!

  估计这种感觉确实与年龄相关,就像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过年有没有年味,也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过去,小孩子过年穿新衣新鞋,吃大鱼大肉,串亲戚朋友,拿惊喜红包,一路轻松相陪,怎不盼过年?长大后,过年要被拿来比较,上学的,比成绩,上班后,比收入,结婚后,比小孩……,不幸的,还会被催婚 。而对过年没感觉的,其实我觉得吧,也是年龄的问题,年龄大了,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自己也该把健康舒服放到第一位了,这个时候,感觉不要把自己搞得好像要打仗一样,顺其自然,怎么舒服,怎么健康,怎么开心怎么来,以前那种过年的感觉确确实实烟消云散了,如果有人认为这就是年味,那么自己感觉年味随着年龄逐年递减。所以感觉不到年味,应该说明自己已经进入到老年模式了。

  谢谢邀请:

  快过年了,怎么没觉得一点年味,看了这个问题,我仔细想了想,是不是真的没有一点年味了,或许是自己真的老了的原因,得出来的结论:并不是你老了,真的是年味变的和原来不一样了,其实年味儿还是挺浓的。

  想一想原来在春节来临之前,要提前两三个月省钱准备过年,也就是说在春节前两三个月,家家户户就为过年而准备了,那个年代的年味是一种什么感觉?

  小孩盼着过年能吃上一口肉,30晚上能吃上一顿饺子开心…,而老人确是一种心酸,流露着一种无奈的笑容。

  而现在过年用不着提前两三个月准备钱过年,想用钱随时可以从银行提取,去超市转一转,天下美食尽收囊中。还可以脚不出户,手机点一点,只要你能想的到,手机里面齐全,现在才是真正的幸福年。

  大家都说现在的年味变淡了,我认为不是年味儿变淡了,而是现在的年味变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年味,回忆过去只是停留在回忆中,如真让你回到过去的年代过春节,不知道你有何感想?是不是愿意?

  我想愿意回到那个时候过年的人不多!

  原来过年是穷开心,现在过年不满足,人也老了,观念也再变,只要年轻的孩子想过年就行了。

  过年了,没觉得一点年味,到底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呢?我认为是都变了。

  首先说,小时候吃喝都不太富裕,就盼着过年可以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我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是每天都过年就好了。

  现在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我们的原望也变了。对年味要求也就更高了,大家也都有了新的愿望,如儿子说休假要是能去外边玩几天就好了……。

  所以说不只是年味变了,环境变了,愿望也变了。

  转眼就过年了,可我没觉得一点年味,是我老了,还是年味变了?

  我是六零后的农村妇女,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可我们对年的期盼是那么强烈,每年腊月一到,我们就一天天地数着过,因为每过了一天,年就离我们近了一天。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提高了,可是,反而对过年感觉平淡了,即便走亲戚拜年,也好像是应付,大人哪怕在叙话也时不时地看下手机,孩子们拿着百元大钞转眼就去花掉,无论对人,还是对?,好像都没有了敬畏之心。

  近几年来,由于不能燃放烟花爆竹,过年时只象征性地贴张春联,更少了年的味道。

  另外,现在过年,人们攀比的现象特别严重,比车比房,比职位高低,比孩子成绩,很少去比哪个对老人孝顺,哪个对社会贡献大。

  可能是自己真的老了,无论悲喜,都看得云淡风轻了,虽然快过年了,感觉心里异常平静,竟有点希望年快快过去的念头。

  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是年味变了。主要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见长,吃的,喝的,不缺,而且想吃啥就吃啥,想喝啥就喝啥。想穿啥有啥。无论何时何地这些愿望都能达到。吃啥有啥,喝啥有啥,穿啥有啥,只要你能吃能喝能穿。没有满足不了你的。每天过着不愁吃不愁喝的日子。所以对过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像那些年,缺衣少食。唯一盼望过年时可以吃到好吃,穿上好穿的。如今生活很丰富,每天都满足,所以就没有什么太迫切的盼望欲。所以年在人们的意识中淡化了好多。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