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陶渊明为何选择隐居山水间?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

  陶元亮性逸志猛,清高耿介,質樸率真,善良淳厚,處晉宋易代之際,天下交伐混亂,士族譏小,惡吏霸政,欺民而朽貪。故: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陶潛安貧樂道,性喜丘山以自娛,厭案牘之勞,憎吏行醜惡。志向躬耕而求野,決明歸隱,張懁東籬,心滌霄靄。醇飲意歡,無世情之擾,不屈膝而饞。菊志以同合,讀經每會意,忘食知索然。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

  从小接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是没有人剥削人的,所以,他的诗文中多写的人间美好。

  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官名),后又在荆州刺史桓玄手下任职,此后还做过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和彭泽令。在做彭泽令时,上司安排他穿戴整齐去拜见都邮,陶渊明说,我哪能为了挣你这五斗米去给乡里的小儿鞠躬参拜呢,于是再一次辞官而去,因此留下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这一切都说明了陶渊明是一个正直,刚啊的人,看不惯世间不平。

  陶渊明受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激发起他“大济于苍生”的社会热情,在他的心中是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但儒家文化也促使他在碰壁时安贫乐道,而他的随顺自然,委运任化是使他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反映,也是这种思想促使陶渊明最终归隐田园山水之间。

  隐居田园后,陶渊明写出了他理想中的社会生活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

  公元405年,陶渊明高唱着“归去来兮”归隐山林,从此,他那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隐士形象为后人所景仰。

  而古往今来,人们在为其高大形象而倾倒的同时,又不免会思考陶渊明在当时为何会选择归隐?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从《晋书.隐逸传》一书来谈一谈陶渊明隐逸的原因。

  根据《晋书.隐逸传》中对隐士的记载,我们能归纳出隐士归隐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天性淡泊,其二是厌仕求安,其三则是不事新朝。

  而在以上三个原因中,陶渊明隐逸的原因就占两种,分别是天性淡泊以及厌仕求安。

  接下来,就让我们仔细聊一聊这两点原因。

  俗话说,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喜好,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自幼修习儒家经典,他曾经自述其“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也曾经自述过自己“结发念善事 ” 。

  因而,从本性上来说,陶渊明自幼便天性淡泊,不受羁绊。

  后来,近三十余岁的陶渊明走出了自己的书斋,开始了第一次为官生活,之后,五次为官,五次又辞官。

  在这里,我们先不聊他为官时的生活,而先谈一谈他辞官后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离官后选择的是美好的山林田野,每日种豆南山,采菊东篱,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没有去哀怨,也没有去愤恨。

  而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离开官场,归隐山林后,一直都充满着一种郁闷乃至愤懑之情。

  

陶渊明为何选择隐居山水间?

  那么,为什么陶渊明与其他的文人不一样呢?按照陶渊明自己的答案就是,

  

陶渊明为何选择隐居山水间?

  正是因为陶渊明天性热爱田园,喜爱宁静,这才导致了他在辞官归隐后没有郁闷不满的情绪,而是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田园生活,这也恰恰说明了陶渊明的归隐与其天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上文中,我们讲到陶渊明一生四次为官(任职镇军、建威参军合算一次),又四次辞官,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讲一讲他每次辞官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陶渊明为什么要做官?

  虽说陶渊明天性淡泊,但是依旧是有一颗立志求仕之心。在诗中,陶渊明便从说道:“猛志逸四海,赛翻思远翁” 。

  而立志为官的主要原因是与其家族有关。

  首先,陶渊明的家庭也是一个贵族官僚地主家庭,其家风的传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陶渊明8岁时,其父去世,家族也开始没落,陶渊明不得不承担起家族的重担。

  因而,29岁的陶渊明开始走上仕途之路。

  根据《晋书.隐逸传》的记载,陶渊明此次为官,是因为家庭贫,而此次辞官,则是因为江州祭酒这个职位的事务较为复杂,陶渊明不堪重负,所以辞官。

  而我的观点是,陶渊明此次辞官主要是因为“不习惯”,首先就是刚刚做官不习惯,其次就是自己的性格与官场难以苟合。

  辞官后的陶渊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继续过着悠闲的生活,而此时,东晋社会动荡不安,外忧内患,陶渊明看准机会再次入仕,加入桓玄幕中。然而很快,便再辞官归乡。

  在此期间,陶渊明写下了《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抒发了自己羁旅已久,怀念家乡田园以及想念亲人朋友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愿再劳苦奔波的情绪。

  可见,由以上两次为官,两次辞官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彼时的陶渊明之所以辞官主要是因为其对家庭的不舍以及对官场的不适应。

  但是之后的为官生活,使得陶渊明对官场逐渐产生了厌恶之情。

  公元405年,陶渊明再次踏上了任职的道路。

  在陶渊明隐居的这几年,天下大势风雨变幻,先是恒玄废帝,自立为帝,后是刘裕讨伐,整顿朝政。天下一片大乱,而陶渊明在经过自己的一番权衡之后,决定再次为官,担任刘裕军府中作镇军参军,而原因,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聊且凭化迁 , 终返班生庐” ,通俗的讲就是顺从自然,顺从本心,自己既然有为官之心,那便做官就是。

  可惜的是,陶渊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陶渊明又转向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任参军,而在此期间,陶渊明见到了官场的权势之争,也见到了官场的黑暗。

  于是乎,陶渊明写下以下两句诗:

  陶渊明在此诗中表明官场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羁绊,一种桎梏,自己想要重回田野当中。

  此时的陶渊明,心理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见到了官场的黑暗,不想再为恒玄、刘裕这一类人效力,同时,他建功立业的念头并没有消失。

  但最终,陶渊明还是选择了辞去官职,再度回到家乡。而数月之后,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令,仅仅数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便离开了官场,从此对浑浊的官场绝望,开始了真正的隐逸生活。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四次辞官,前两次是因为“不习惯”,而后两次则是因为其真真正正见到了官场的黑暗,对官场产生厌恶之情,才选择退隐的。而这其中,还掺杂着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陶渊明天性淡泊,

  陶渊明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9岁之前,闲适在家,29岁至40岁,游离在官场与田园之间,而40岁至63岁,则是陶渊明真正的隐逸生活期。

  其实,40岁之前的陶渊明一直处在一个矛盾期,那就是天性与责任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最后,前者战胜了后者。

  因而,我认为,陶渊明选择归隐的主要原因就是两点:天性淡泊,热爱田园以及厌恶官场,高洁傲岸。

  1.少有壮志,无处施展。

  在封建社会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最为宏大的抱负。陶渊明年轻时,也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他生于东晋后期晋宋交替之际,其家势日渐衰落,又并非氏族出身,因而很难在当时东晋严酷的氏族门阀制度下通过做官来施展志向,实现报负。

  2.天性率真,热爱自然。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是一个真诚率真的人。他不会逢迎世俗,周旋应酬,专营取巧。又本性热爱自然,喜欢安静。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

  3.心被出仕归隐纠缠

  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对忤。”(《与子俨等疏远》),他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时官时隐十三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

  4.最终选择山水间

  陶渊明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吏,但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看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岁,毅然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归隐后,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宁谧,在田园中追求自己平静的心境,但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原日涉已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内心深处仍然表现出一种茫然和困惑。“聊乘化已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则反映了他难以排遣的有志难申的痛苦和矛盾。此后20多年,他虽然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享年63岁。

  陶渊明淡泊名利,向往田园,蔑视权贵,质性自然,千百年来成为炎黄子孙精神脊梁的象征。他站在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俯视芸芸众生,一身桀骜不驯的傲骨让所有的势力小人汗颜。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品格仍然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从字面看,隐,即归隐,隐藏!逸,即安逸,超脱!

  陶渊明为何归隐,不外乎以下几点:

  1.仕途不顺,前途渺茫!

  2.看破世俗,心无杂念!

  3.宁静致远,一心向学!

  4.追求雅静,静享天伦!

  5.回归自然,重拾纯朴!

  6.远离尘世,修身养性!

  7.田园觅趣,安得其所!

  与大家分享!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桃花源记》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文学思想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陶诗文共一百四十几篇,引用《列子》、《庄子》典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对老庄思想接受甚深。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 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

  艺术特色

  语言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传山绘《历代名臣像赞》之《陶渊明》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手法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颜延之《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孑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缠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置?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

  沈约《宋书·隐逸传》: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杨休之《陶集序录》: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也。”

  《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赏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王维 《偶然作》: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与魏居士书》: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曰“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后之累也。

  李白《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韩愈《送王秀才序》: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邪?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林逋《省心录》: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何耶?盖颜子以退为进,宁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欤。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苏轼: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陈师道《后山诗话》: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右丞、苏州,皆学于陶,正得其自在。

  王安石(陈正敏《遯斋闲览》载):(王安石)言其(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杨时《龟山先生语录》: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

  晁说之《晁氏客语》:渊明如:“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穷节”,不与物竞,不强所不能,自然守节。

  蔡启《蔡宽夫诗话》:观其(渊明)《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

  曾纮(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载):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蔡绦《西清诗话》:渊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之视伯夷也。

  陶渊明像

  许顗《彦周诗话》: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附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诚斋诗话》: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

  朱熹《朱子语类》: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敖器之: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17]

  辛弃疾《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饮酒》末章有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渊明之智及此,是岂玄虚之士所可望耶?虽其遗宠辱,一得丧,其有旷达之风,细玩其词,时亦悲凉感慨,非无意世事者,或者徒知义熙以后不著年号,为耻事二姓之验,而不知其眷眷王室,盖有乃祖长沙公之心,独以力不得为,故肥遯以自绝,食薇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顾读者弗之察耳。渊明之志若是,又岂毁彝伦、外名教者可同日语乎!

  严羽《沧浪诗话》: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刘克庄《后村诗话》:陶公如天地间之有醴泉庆云,是惟无出,出则为祥瑞,且饶坡公一人和陶可也。

  《水龙吟》:平生酷爱渊明,偶然一出归来早。题诗信意,也书甲子,也书年号。陶侃孙儿,孟嘉甥子,疑狂疑傲。与柴桑樵牧,斜川鱼鸟,同盟后、归于好。除了登临吟啸。事如天、莫相咨报。田园闲静,市朝翻覆,回头堪笑。节序催人,东篱把菊,西风吹帽。做先生处士,一生一世,不论资考。

  汤汉《陶靖节诗集注自序》:陶公诗精深高妙,测之愈远,不可漫观也。不事异代之节,与子房五世相韩之义同。

  黄震《张史院诗跋》:陶渊明无志于世,其寄于世也,悠然而澹。

  陈模《怀古录》:陶渊明穷而至于乞食,其视乐天富贵声色之乐,岂可同年而语?然渊明陶然自得,未尝数数留意于外物,盖真实有得于心者,与徒事虚言者不同。

  文天祥《海上》: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

  赵秉文《东篱采菊图》:渊明初亦仕,迹留心已远。雅志怀林渊,高情邈云汉。妖狐同昼昏,独鹤警夜半。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不见白衣来,目送南山雁。淡然忘言说,聊付一笑粲。

  元好问《论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刘因《归去来图》: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吴澄《詹若麟渊明集补序》:予尝谓楚之屈大夫,韩之张司徒,汉之诸葛丞相,晋之陶征士,是四君子者,其制行也不同,其遭时也不同,而其心一也。一者何?明君臣之义而已。……陶子之诗,悟者尤鲜。其泊然冲淡而甘无为者,安命分也;其慨然感发而欲有为者,表志愿也。呜呼!陶子无昭烈之可辅以图存,无高皇之可倚以复仇,无可以伸其志愿,而寓于诗,使后之观者,又昧昧焉,岂不重可悲也哉!屈子不忍见楚之亡而先死,陶子不幸见晋之亡而后死,死之先后异尔,异地则皆然,其亦重可哀已夫!

  赵梦頫《题归去来图》: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后人多慕之,效颦惑蚩妍。终然不能去,俛仰尘埃间。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耳,忍穷北窗眠。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

  《五柳先生传论》: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何则?纡青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与徼幸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乎轩冕,违己之痛,甚于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矣!

  虞集《跋子昂所画渊明像》:田园归来,凉风吹衣。窈窕崎岖,遐踪远微。帝乡莫期,乘化以归。哲人之思,千载不违。

  宋濂《题张泐和陶诗》:陶靖节诗,如展禽仕鲁,三仕三止,处之冲然,出言制行,不求甚异于俗,而动合于道,盖和而节,质而文,风雅之亚也。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陶诗质厚近古,愈读而愈见其妙。

  陶渊明把酒南山

  李梦阳《刻陶渊明集序》:渊明,高才豪逸人也,而复善知几,厥遭靡时,潜龙勿用。然予读其诗,有俯仰悲慨、玩世肆志之心焉,呜呼惜哉!

  朱奠培《松石轩诗评》:陶潜之作,如清澜白鸟,长林麋鹿,虽弗婴笼络,可与其洁,而隐显未齐,厌欣犹滞,直视乎此而不能忘隘乎彼者耶!

  谢榛《四溟诗话》:渊明最有性情,使加藻饰,无异鲍、谢,何以发真趣于偶尔,寄至味于淡然?

  归有光《悠然亭记》: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焦竑《陶靖节先生集序》:靖节先生人品最高,平生任真推发其而似易,譬之岭玉渊珠,光彩自露,先生不知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后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谓为自然,谬以千里。

  何孟春《陶靖节集跋》:陶公自三代而下为第一风流人物,其诗文自两汉以还为第一等作家。惟其胸次高,故其言语妙,而后世慕彼风流。

  王文禄《文脉》:魏、晋以来,诗多矣,独称陶诗。陶辞过淡,不及曹、刘之雄,谢、江之丽,然多寓怀之作,故诵者慨然有尘外之思。

  安磐《颐山诗话》:予谓汉、魏以来,知遵孔子而有志圣贤之学者,渊明也,故表而出之。

  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古今尊陶,统归平淡;以平淡概陶,陶不得见也。析之以炼字炼章,字字奇奥,分合隐现,险峭多端,斯陶之手眼出矣。钟嵘品陶,徒曰隐逸之宗;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析之以忧时念乱,思扶晋衰,思抗晋禅,经济热肠,语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剑飞,斯陶之心胆出矣。

  六朝无大才,所以偏安江左。这六朝就是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说孙权和刘裕是英雄,实际也只是扛住了北方的进攻而已。

  西晋本来泱泱中华,可是司马氏自己内斗,国家被削弱,少数民族乘机作乱。北方,汉人遭到屠杀,要不是冉有,汉族就灭绝了。

  西晋皇帝在北方被少数民族俘虏杀害,皇室南逃。王导帮着司马睿在南方一步一步树立威望,这才有了东晋。到了陶渊明的时代,晋的气数将尽,政治昏暗。这时,国家需要的是雄才大略之主,和一班经世致用之才。显然,这时并没有。

  陶渊明的治学和品德在这时没有太大用处。就算不是家道中落,也一样无济于事。

  陶渊明要辉煌,必须社会稳定发达。因为这时人们才有条件去追求那些高层次的东西。

  在政治昏暗的情况下,陶渊明这样的人。穷苦而喜欢田园,那就去当隐士。

  孔子周游列国,也无人欣赏。但他视田园为下贱,于是去治学了。

  一叹。

  陶渊明选择归隐说白了就是因为当时官场黑暗,自己一身才华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厌倦了那种阿谀奉承的地方,所以陶渊明选择归隐,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他喜欢安静,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在山间田野里作诗等,这些都是影响陶渊明选择归隐的因数,下面我们就来客观的分析一下陶渊明为什么会厌倦官场而最终选择归隐呢?

  陶渊明又叫陶潜,陶潜是他后来改的名字,也许是想让别人不知道自己吧,不是有一句话叫“树大招风”吗,但陶渊明当时在官场也不是很出名啊,但具体是什么原因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他祖上世代为官,曾祖父是陶侃,在东晋期立过大功,曾掌管过八个州的军事,也就是当时那个每天搬运100块砖以锻炼意志的人,不过到了陶渊明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了,陶渊明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对书中的知识很感兴趣,他又仰慕曾祖父陶侃,也是想干一番大事业。

  直到陶渊明快30岁的时候,才在别人的推荐之下,陆陆续续的做了几任小官,他初到官场很看不惯那些拍马屁的人,所以陶渊明在官场辗转了13年之后,一腔热血便逐渐心灰意冷了下来,这时,他决定弃官隐居了。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一次,上级派人到陶渊明那里检查工作,县衙内的一个小吏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深知这件事情马虎不得,就劝陶渊明准备一下,穿戴整齐,要恭恭敬敬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薪酬,就这样低声下气的向那号人献殷勤。”他当即脱下官服,交出官印,走出衙门,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里我们得知陶渊明并不是不喜欢做官,而是他不喜欢官场逢迎拍马那一套,说白了就是不想阿谀奉承别人,殊不知官场就喜欢那一套,这也许是陶渊明性格所致吧,他从小饱读诗书,能懂大道理,胸怀开阔,见不得小人装腔作势,所以他决定辞官隐居。

  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乡以后,他每天下地干活,也比较辛苦,经常从清晨下地,直到天黑才扛着锄头踏着月光回家。

  做了农民的陶渊明依旧看不惯那些达官贵人,当地有很多有权势的人想去巴结陶渊明,结果都是碰了一鼻子灰,他喜欢和当地百姓在一起,和他们畅所欲言,一起讨论农作物还有季节的事情。

  陶渊明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现存诗歌共有126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这也许是他辞官过后最大的收获吧。

  由于陶渊明在这首诗里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和人格象征,古人爱酒的不少,但是能够像陶渊明这样识得酒中真意并且从中领悟人生真谛的人却不多,他写菊的诗也并不多,但就是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出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也成为了所有诗歌里孤傲高洁的象征。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用在陶渊明的身上在恰当不过了,在他生活的时代,他仅仅是作为一位高雅的隐士被人称道,但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华丽高尚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朴素清淡,并不适合当时人的口味,所以在他死后的两百年里,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到了唐代,李白、杜甫也并没有对陶渊明的表现做出积极评价,但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明显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

  600多年后的赵宋王朝,终于出现了一位陶渊明的知音,他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应该在李白,杜甫之上。

  由于苏轼的极力推荐,人们终于发现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价值,从此陶渊明走出了寂寞的田园,开始了辉煌而又灿烂的艺术人生。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见解,如有不同之处,请大家留言评论。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看不惯社会现实2、施展不了自己报复3、现实社会让其伤心4、逃避社会。从陶渊明的诗可以看出,他清高自负看不管官场黑暗,寻找桃花乐园!

  准确地说隐居于田园之中。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正是门阀贵族与寒门氏族矛盾冲突激烈的时期。门阀把持政权,腐化堕落,好清谈,喜玄学,迷修道,练丹药。寒门氏族,上升通道被压制,无法参与国家决策,同时摄于被统治和之势,所以以不合作的姿态对抗。陶渊明祖父乃陶侃,可惜陶渊明一支乃庶出。其实县令并不小,可以算的统治阶层一员,但他看透士宦,以辞官对抗。选择归隐,得一身轻松自在。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