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佳能200d应该配什么样的镜头?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在无忌君看来,佳能EOS 200D的优势是小巧便携,且颜值很高,因此对于这款相机的镜头搭配,无忌君偏向小巧轻便的产品

  先说定焦

  首先,作为佳能镜头中轻便且画质优秀的代表,40mm饼干一定是当仁不让的。这支镜头在200D上的等效焦距约为64mm,虽然这个焦距比标准镜头的50mm要稍长一些,但依然可以作为标准定焦镜头使用。而且这支镜头的售价也就在千元左右,性价比非常高。

  其次就是著名的铁痰盂,50mm f1.8 stf。这支镜头是这个系列的第三代产品,卡口从塑料升级为金属,对焦速度也较上代有了提升,镜头镀膜也较前代有所提高,抗炫光能力也随之提升了一些。这支镜头在200D上的等效焦距约为80mm,又有F1.8的大光圈,可用作人像头使用。价格在7-8百左右,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以上两支均为全画幅镜头,除了可以用于佳能APS-C机型外,还可用于全画幅机型。下面这支定焦镜头为APS-C专用镜头。

  EF-S 24mm f2.8,这支镜头同样是一支饼干型镜头,等效焦距约为38.5mm可以作为人文纪实的小广角镜头使用,价格同样在千元左右。

  最后这支定焦镜头是微距镜头,推荐给喜欢近摄的朋友。

  EF-S 35mm f2.8 STM,该镜头最大的亮点在于镜头前端的环形LED照明灯,可以在近摄时提供一定的照明效果。最近对焦距了达到了0.13m,放大倍率近1倍。该镜头的售价在3000元左右。

  再说变焦

  先说标准变焦镜头,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200D的套机镜头18-55mm,这个镜头其实已经可以应对大多数场景了,如果没有特出要求,这个镜头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EF-S 18-135 STM,这支镜头推荐给需要有一定长焦需求的用户,这支镜头可以涵盖标准到长焦,是一支用途非常广泛的镜头,非常适合旅行,且重量体积都还控制得让人满意。

  最后就是一支广角变焦EF-S 10-18,等效焦距16-29mm,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这支镜头除了卡口是塑料以外,其他性能都还好,尤其是成像要比10-22镜头好但价格更便宜。

  总之,200D的镜头搭配,无忌君的建议就是小巧便携,不然就失去了200D小机身的优势,试想一个小机身配上一支大镜头,虽然镜头素质很好,但是首先头重脚轻握持感并不舒适,而且,本可以放进随身小书包中的相机如今只能弄一个大号相机包才行,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佳能200地这一款相机是一款非常小巧精致的半幅单反相机。用他来拍视频也可以。毕竟佳能开创了用单反相机拍电影的先河。我们拍视频,主要要注意的几个要素。第一就是对焦不用太快,但是要顺畅。佳能这几年开发的STM镜头,也就是步进电机驱动对焦这种镜头就比较适应拍视频。他的对焦平稳流畅。再一个要注意一下,找一些焦点变换过程中,镜头呼吸相对小一些的镜头比较好一些。但是,现在佳能相机在半幅的单反镜头,开发力度不大。大部分都是一些比时间比较久的老款镜头。比如,18- 55.18 - 135.18 - 200。这些镜头都可以使用。如果想更讲究一点。可以选择一些定焦镜头,比如适马的art系列的定焦镜头和腾龙的一些定焦镜头。这些副厂的镜头都是品质优秀,价格合理的选择。特别是像适马和腾龙这些副厂新开发的高素质性镜头,很多对视频进行了一些优化,所以用来拍视频将是十分理想的。

  总结。选择原厂的可以选择18- 55和18- 135和18- 200这三款镜头选择一个。也可以选择副厂的定焦的镜头,这些定焦镜头的素质更高,效果更好。原厂的定焦镜头,因为价格和镜头的解析力问题,我就不在这里推荐了。

  谢谢关注我的今日头条。

  佳能200d是一款小型的入门级单反,主要就是体积小巧,重量轻,仅有406克,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单反,所以,配镜头时既要考虑镜头数量不要多,重量又不要太高,且又能适合绝大多数场景的拍摄需求,所以综合考虑下来,我个人认为配18-135镜头最适合了。

  我是头条号摄影匠洪辰,欢迎点赞和关注,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佳能200D属于入门机型,由于机型小巧便携,非常适合女生使用,对于入门机型的配套镜头,一方面是看题主的拍摄题材主要是什么,一方面是看采购预算是多少。因为题主没有在问题中给出拍摄需求,我就替你分析一下吧,入门机型大都是新手使用,那么拍摄题材一般就是日常生活,那么配一只标准变焦镜头完全没有问题,适合拍摄范围很广,因为200D是aps-c画幅机身,所以镜头焦段放在200D上是要经过1.6倍的换算,

  那么我们最好是选择EF 16-35mm f/4L IS USM或者是EF 17-40mm f/4L USM,也可以选择18-135mm或者是18-200mm。

  EF 16-35mm f/4L IS USM和EF 17-40mm f/4L USM都是佳能的高端红圈镜头,相比18-135mm之类的镜头虽然在焦段范围上不够大,但是成像质量色彩上要强很多。价格也要贵很多,至少贵一倍。

  EF 16-35mm f/4L IS USM和EF 17-40mm f/4L USM售价在4000-6000元,18-135mm售价为2000元,所以如果题主采购预算充足,那肯定是推荐选择EF 16-35mm f/4L IS USM镜头,价格是6000元,如果预算有限,那咱就选择18-200mm或者18-135mm镜头吧。

  用佳能200d单反相机“摄像”,我理解为是用200d进行视频拍摄,这样的用途应该怎样搭配镜头呢?

  现在越来越多朋友使用单反、微单进行视频创作,特别是短视频、视频自媒体、vlog等用途,都需要一台既能记录视频,又能拍出点效果的设备,价格便宜且拥有大型cmos感光元件的单反、微单相机就成为了首选。

  佳能200d作为一台小型单反相机,具有两套对焦系统,拍照可以用光学相位对焦系统,摄像可以用全像素双核对焦系统,具有高清1080p的拍摄能力,对于短视频拍摄用途还是比较合适的。

  针对200d的特点,我们匹配镜头应该与机身相吻合。那么我个人认为给它配镜头应该考虑这么几方面:

  1、静音对焦。200d的全像素双核自动对焦系统,在拍摄视频的时候支持度最高的就属佳能的stm马达镜头了,可以实现平稳、迅速、安静、准确的自动对焦和追焦。

  2、大变焦。摄像与摄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像对于焦距转换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一般摄像机都是配备的大变焦镜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这台单反上,也至少需要配备一支大变焦镜头,拍摄视频可以方便实现不同景别的构图。

  3、镜头防抖。虽然拍摄视频一般情况下需要把机器固定在三脚架、独脚架、稳定器、摇臂等装置上拍摄,因为画面需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但小成本视频制作并非所有题材都有上辅助设备的必要,所以手持拍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200d本身没有机身防抖,所以带is镜头防抖的镜头还是有必要的。

  4、大光圈。拍摄视频对于画面景深也有一定要求,但绝对没有拍照需要的那么“浅”,但一些特写镜头、写意镜头、突出主体的镜头还是得有浅景深效果,因此至少得有一支光圈f1.8及以上的镜头来拍摄这样的画面。同时,暗光或室内场景,如果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拍出画面相对纯净的效果,大光圈也会起到作用。

  5、广角宽视野。有些拍摄vlog的朋友经常需要边手持相机边自拍,而这时候想要把自己的脸部拍得更小一点,就要求镜头焦距更短一点,广角镜头就成为了刚需,否则拍出来头太大,画面感并不好。因此拍摄视频对广角焦段的需求其实要比长焦焦段更多一点。

  根据上面这些匹配镜头的原则,可以针对自己所要拍摄的视频题材的不同而选择镜头,不一定所有这些特点都要囊括,有针对性地选择是前提。

  一般拍摄室外视频,光线通常都比较充足,拍摄视频时快门速度又基本控制在1/50秒或者1/100秒,所以镜头并不需要太大光圈,反而有时候还需要上nd滤镜来减光,18-135mm不算大的浮动光圈设计也是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而户外拍摄对于景别控制的需求比较多,从远景到近景别有可能都会用到,一支兼具广角和长焦焦段的变焦镜头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配备。在佳能apsc画幅的ef-s镜头系列里,最适合视频摄像的一支就是18-135mm stm,虽然它经常以套机镜头的身份出现,但连厂家都推荐用它进行低成本视频拍摄,甚至还给它专门匹配了一个电动变焦底座,可以用这个底座实现类似摄像机那样的均匀变焦效果。这支镜头具有等效全画幅28-216mm的焦距,虽然没有业务级摄像机那样的大变焦比,但是用于日常短视频拍摄是够用的焦段。

  佳能18-135mm镜头具有stm步进对焦马达,对焦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同时可以实现静音,这对于拍摄视频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可以降低将镜头对焦的声音录制进视频的几率。在200d上拍视频,18-135mm可以满足大部分拍摄需要,是一支值得选择的变焦镜头。

  上文提到了很多视频创作者习惯手持自拍,边走边拍,边走边说,这样的拍摄形式近几年是非常流行的,那这样的拍摄形式决定了镜头需要一支广角镜头,最好带防抖。为什么呢?手持自拍,手臂的长度是有限的,就算加一个自拍杆,也不能离头部距离太远,要想把视频博主的头、肩都呈现在画面中,而不是那么突出一个大头,镜头焦距必须要广一些,10-18mm这支镜头最广角端正好等效全画幅16mm,是不折不扣的超广视角,拍摄这类视频是非常合适的。最难得的是它居然还是带防抖的,大广角加光学防抖,手持拍摄也没有什么晃动感了,拍这类视频非常合适。

  佳能小痰盂标准镜头50mm f1.8 stm是一支廉价大光圈标头,虽然材质做工一般,但真的性价比超高,特别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它具有stm马达,对焦相对静音(没有18-135mm对焦静音效果好,略有轻微声音),50mm焦距在200d机身上等效80mm,拍摄中景别、近景别、特写画面外加虚化背景效果还是相当实用的,最主要的是它很便宜,多买一个50mm f1.8备在摄像包里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总有用得到它的时候。这支镜头还是一支全画幅镜头,以后用全画幅相机也可以继续使用。

  适马现在针对apsc画幅的相机推出了两支恒定大光圈f1.8的变焦镜头,分别是18-35mm和50-100mm。

  这两支镜头体积都比较硕大,安装在200d机身上简直不成比例,但是画质真的不错,视频拍摄出来锐度比较高,颜色也不错,焦外比50mm小痰盂要更好看,并且是一套可以变焦的恒定f1.8大光圈镜头,这样的配置实在很难得,又可以变焦又有大光圈,拍摄视频很方便,而且适马的自动对焦也是静音的,并且与佳能全像素双核对焦系统配合很完美。但也有一定不足,那就是没有防抖,手持拍视频貌似不太现实了,所以需要在有三脚架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归根结底,无论用200d还是别的单反,拍摄视频选镜头,并不一定这些镜头你都需要,。

  佳能200D,并不是一款专业摄像机,也不是很适合自媒体用户拍摄短视频,而且机身价格便宜,所以,不建议下很大的本钱。

  佳能50mmF1.8镜头,可以闭着眼睛买,但是,最好搭配稳定器或者三脚架使用

  对于美食视频,手工艺视频来说,佳能35mm微距镜头还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说实话,佳能200D的摄像性能或者功能,是非常简陋的,很不好用。

  因此,真心不建议用200D主打摄像和短视频。

  关于你的镜头选择的问题,我具体推荐一下:

  一、佳能的18-55mm套头

  这个镜头,作为佳能200D的日常记录的摄像镜头,还是很实用的了,而且也很小巧,焦段也很实用。

  二、佳能50mmF1.8镜头

  这个镜头,优点就是背景虚化好。

  缺点,就是最好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

  说实话,手持使用这个镜头,不容易!

  三、佳能10-18mm镜头,现在贵了,以前便宜,建议买个二手的

  以前最便宜只要不到1500块钱。

  现在是真的贵了。

  对于摄像来说,其实广角镜头比中长焦镜头要常用和实用很多的了。

  只是这个镜头比18-55,贵太多了。

  价格贵了,不然,其实可以用这个镜头作为挂机镜头来摄像的了。

  四、55-250mm镜头,这个,必须要配合三脚架使用

  在长焦端的时候,稳定器也不好用的了。

  这个必须要搭配三脚架一起使用。

  五、佳能35mm微距镜头,这个镜头,对于制作实用短视频的,还是很不错的

  比如说,美食啊,手工艺啊!

  事实上,从使用的难度来说,这个35mm的镜头,使用难度比50mmF1.8要低很多。

  甚至,你稍加训练,可以手持35mm镜头拍摄视频。

  但是,50mm视频,很难稳定手持的了。

  35mm镜头的缺点,就是价格较贵了,是这几款镜头中最贵的了。

  不过,还是物有所值的了,值得推荐。

  就看你是否愿意花这个钱了。

  其实,200D机身真的不适合拍摄视频的了,所以,不建议给200D配什么过于昂贵的好镜头。其实,如果你主要拍摄视频,那么,可以考虑佳能M50,或者考虑佳能80D

  终结一下:尽量不要购买焦距太长的镜头,尽量购买STM型号的镜头。

  18-55mm,50mmF1.8,因为足够便宜,可以闭着眼睛买回来。

  10-18和35mm微距,价格稍贵,因此,可以暂缓,但是肯定是非常实用的了。

  至于说55-250mm,这个其实并非刚需和常用,没有也没啥的了。而且这个镜头,必须要搭配三脚架使用的。

  最后,200二代具备电子防抖功能,实用性比200D一代要好。

  然后,其实,对于佳能用户来说,佳能M50微单套机,搭配11-22mm超广角镜头,搭配23mmF2.0,或者搭配一个微距镜头,其实比佳能200D二代更适合摄像。

  佳能200D属于佳能入门机型,所以买这样机身的多数是家庭使用或者轻度爱好者。他们的拍摄需求一般都是日常拍拍照片,出去旅游带着单反拍拍照,拍拍小孩什么的,没有太多具体的要求。

  所以我推荐给这样的机身配18-55镜头,这个镜头最便宜,携带最方便。其次推荐,配备18-135镜头,配了这个镜头基本可以一镜走天下啦,18-200当然更好一点,我觉得18-135就够啦!

  如果考虑还偶尔拍点人像的话,可以再买50-1.8的定焦镜头,3代,可玩性还是有的,出片质量也不错,这镜头几百块也便宜。

  佳能200d作为一款入门级单反 如果你就是没事玩玩 并不钻研的话 你购买套机其实就可以

  18-135 501.8应该能够满足你的日常了吧

  套头 加50 1.8

  

佳能200d应该配什么样的镜头?

  

佳能200d应该配什么样的镜头?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